【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角形微结构强化凹槽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效果的芯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可用于循环肿瘤细胞分选实验的微通道结构装置。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技术研究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癌症诊治正向精准化、个性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循环肿瘤细胞(CTCs,CirculatingTumorCells)是因自发或诊疗操作从实体肿瘤病灶(原发灶、转移灶)脱落,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通过“液体活检”技术进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是肿瘤早期诊断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是利用微米级通道操控或处理微小流体(纳升到皮升)的新型科学技术,因其具有精准化、微型化、可集成等突出优势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循环肿瘤细胞诊断领域。目前通过惯性微流控技术通过微凹槽芯片实现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成为继流式细胞分选、免疫磁珠分选后新一代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技术,其凭借特定微结构产生诱捕涡胞,利用细胞自身尺寸效应将目标细胞从非均一细胞溶液中分选出来,具有高通量、高效率、低成本等技术优势,已在肿瘤疾病检测领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角形微结构强化凹槽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效果的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道包括主体固体结构(1)、入口(2)、溶液主通道结构(3)、对称捕获凹槽结构(4)、三角形微结构(5)、出口(6)、和下底板(7);/n入口(2)、溶液主通道结构(3)、对称捕获凹槽结构(4)、三角形微结构(5)和出口(6)为主体固体结构(1)上凹槽或孔洞结构,且各结构为芯片装置工作时流体流动区域;入口(2)和出口(6)处于溶液主通道(3)的两端位置,对称捕获凹槽结构4位于溶液主通道(3)上靠近出口(6)的位置,三角形微结构(5)位于溶液主通道(3)和对称捕获凹槽结构(4)的交界区域,位置约位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角形微结构强化凹槽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效果的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道包括主体固体结构(1)、入口(2)、溶液主通道结构(3)、对称捕获凹槽结构(4)、三角形微结构(5)、出口(6)、和下底板(7);
入口(2)、溶液主通道结构(3)、对称捕获凹槽结构(4)、三角形微结构(5)和出口(6)为主体固体结构(1)上凹槽或孔洞结构,且各结构为芯片装置工作时流体流动区域;入口(2)和出口(6)处于溶液主通道(3)的两端位置,对称捕获凹槽结构4位于溶液主通道(3)上靠近出口(6)的位置,三角形微结构(5)位于溶液主通道(3)和对称捕获凹槽结构(4)的交界区域,位置约位于靠近出口(6)方向上对称捕获凹槽(4)内部1/4处;三角形微结构(5)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底边正对于出口(6)方向,且宽于溶液主通道(3)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一种基于微结构凹槽的循环肿瘤细胞分选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放置在下底板(7)上,主体固体结构(1)和下底板(7)由聚二甲基硅烷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一种基于微结构凹槽的循环肿瘤细胞分选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峰,李宗鹤,刘赵淼,逄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