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杀菌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16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声波杀菌发酵罐,属于生物发酵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罐体、内胆和搅拌器;内胆安装于所述罐体内,所述内胆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状结构;内胆的顶端为进液口,底端为排液口;所述搅拌器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内胆内,并可沿所述内胆上下滑动;所述搅拌器具有圆环形的外壳,搅拌器通过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上开设有多个朝向下方的导流通道,每个所述导流通道的两侧还设置有相对应的两个超声波换能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超声波杀菌发酵罐,通过开启搅拌器,并利用搅拌器上的密封板对菌液进行过滤和超声波杀菌,不仅简化了操作,也能够有效的避免杀菌过程中对菌液中营养物质的破坏。

Ultrasonic sterilization fermenta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波杀菌发酵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设备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杀菌发酵罐,属于生物质处理设备制造

技术介绍
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常规饲料或者自配的常规饲料中一般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非淀粉多糖类碳水化合物,而牲畜对这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较低,常规饲料通常是以玉米,豆粕及麦麸之类为原料制成的饲料,其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纳豆,起源于中国古代,自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来开始制作,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纳豆在进行一次发酵以后,需要更换菌种进行二次发酵进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现有技术中目前,纳豆制作过程中,一次发酵后的杀菌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巴氏杀菌和添加防腐剂。巴氏杀菌存在着物料内外部杀菌温度不均一,热敏性营养物质损失等缺点。而添加防腐剂不仅抑菌效果差,而且防腐剂还影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杀菌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内胆和搅拌器;所述内胆安装于所述罐体内,所述内胆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状结构;所述内胆的顶端为进液口,底端为排液口;/n所述搅拌器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内胆内,并可沿所述内胆上下滑动;所述搅拌器具有圆环形的外壳,所述搅拌器通过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多个朝向下方的导流通道,每个所述导流通道的两侧还设置有相对应的两个超声波换能器;/n所述搅拌器上还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密封板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杀菌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内胆和搅拌器;所述内胆安装于所述罐体内,所述内胆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状结构;所述内胆的顶端为进液口,底端为排液口;
所述搅拌器可滑动的套设于所述内胆内,并可沿所述内胆上下滑动;所述搅拌器具有圆环形的外壳,所述搅拌器通过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胆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多个朝向下方的导流通道,每个所述导流通道的两侧还设置有相对应的两个超声波换能器;
所述搅拌器上还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密封板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杀菌发酵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频率不同,且频率的差值在26%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杀菌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忠昌蒋琰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金银卡广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