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平专利>正文

一种一体化厌氧发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216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厌氧发酵系统,其结构包括马达、转轴、厌氧发生腔、壳体、支撑脚,马达与转轴机械连接,转轴与厌氧发生腔相通,厌氧发生腔设于壳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给马达通电,使得转轴驱动内环、外环随之旋转,从而实现拨板随旋转旋转并拨动大量的发酵原料运动,利用在内环、外环构成的同心圆环内设立过度板,使得拨板上大量的发酵原料进入到固定板上矩形框中,在一号延伸板、二号延伸板的阻隔拨动下,从一号延伸板、二号延伸板上之间的空隙穿过,实现发酵原料的进一步更为匀细化的搅拌,从而达到加快原料发酵速度的目的,缩短发酵的时间,并且使得上下的酸浓度一致,避免工作腔内壁局部腐蚀较为严重。

An integrated anaerobic ferment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厌氧发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厌氧发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一体化厌氧发酵系统。
技术介绍
厌氧发酵设备的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液化阶段,第二阶段为产酸阶段,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酸具有腐蚀性,因此对于厌氧发酵设备的抗腐蚀性要求是必要的,目前的一体化厌氧发酵系统具有以下缺陷:现有的一体化厌氧发酵设备通过采用混凝土浇筑半地下设施,降低了造价,并且减少了保温和防腐工作量,但这样的原料发酵到产酸阶段时,从表层向底部逐渐发酵产酸,当底部原料发酵产酸只会,表层的酸浓度越来越高,对工作腔内壁的腐蚀性越强,造成工作腔内壁的不同位置的腐蚀程度不同,并且由上而下的产酸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体化厌氧发酵系统,其结构包括马达、转轴、厌氧发生腔、壳体、支撑脚,所述马达与转轴机械连接,所述转轴与厌氧发生腔相通,所述厌氧发生腔设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有三个并且等距分布,所述支撑脚与壳体机械焊接,所述马达位于厌氧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厌氧发酵系统,其结构包括马达(1)、转轴(2)、厌氧发生腔(3)、壳体(4)、支撑脚(5),其特征在于:/n所述马达(1)与转轴(2)机械连接,所述转轴(2)与厌氧发生腔(3)相通,所述厌氧发生腔(3)设于壳体(4)内,所述壳体(4)底部设有支撑脚(5),所述支撑脚(5)设有三个并且等距分布,所述支撑脚(5)与壳体(4)机械焊接,所述马达(1)位于厌氧发生腔(3)正北方向上并且二者之间通过转轴(2)相连接;/n所述厌氧发生腔(3)由一号外接管(a)、二号外接管(b)、搅拌装置(c)、工作腔(d)构成,所述一号外接管(a)、二号外接管(b)均设于工作腔(d)顶部,所述一号外接管(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厌氧发酵系统,其结构包括马达(1)、转轴(2)、厌氧发生腔(3)、壳体(4)、支撑脚(5),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1)与转轴(2)机械连接,所述转轴(2)与厌氧发生腔(3)相通,所述厌氧发生腔(3)设于壳体(4)内,所述壳体(4)底部设有支撑脚(5),所述支撑脚(5)设有三个并且等距分布,所述支撑脚(5)与壳体(4)机械焊接,所述马达(1)位于厌氧发生腔(3)正北方向上并且二者之间通过转轴(2)相连接;
所述厌氧发生腔(3)由一号外接管(a)、二号外接管(b)、搅拌装置(c)、工作腔(d)构成,所述一号外接管(a)、二号外接管(b)均设于工作腔(d)顶部,所述一号外接管(a)、二号外接管(b)均贯穿工作腔(d)内壁,所述一号外接管(a)、二号外接管(b)与工作腔(d)相通,所述搅拌装置(c)安装在工作腔(d)内,所述搅拌装置(c)与转轴(2)机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体化厌氧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c)由内环(c1)、外环(c2)、固定块(c3)、过度板(c4)构成,所述内环(c1)、外环(c2)均与固定块(c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c3)与转轴(2)机械焊接,所述过度板(c4)设于内环(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