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外卖取餐自动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2042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式外卖取餐自动传送装置,主体轨道结构是由模块化的轨道零件以及舵机模块整合拼接而成,整体形成内外双层轨道结构,并且能够通过舵机实现弯道直道转化的功能。轨道式外卖取餐自动传送装置按性质分分为外卖制作端及外卖收取端,对其进行识别分类整合,按照程序计划将外卖运输至外卖取送端,由用户与系统中进行相应选择,待外卖移动至系统出口,收取外卖并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外卖配送;按硬件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其主体轨道结构以及挂钩机器人部分。挂钩机器人部分则是由四爪挂钩、主控板箱体、连杆机构、锥齿轮传动机构组成;轨道式外卖取餐自动传送装置的控制系统,极大提高效率,减少外卖因外界原因被破坏其品质。

An automatic delivery device for taking out f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式外卖取餐自动传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于外卖始端运用的一种轨道式外卖取餐自动传送装置,是连接外卖制作后台和外卖分拣即配送起点前台,整合外卖信息的工具,是辅助配送员(用户)取用外卖的外卖取餐自动传送装置,属于智能机器的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外卖这一颠覆性的餐饮运营体系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日常,成为很多工作者和很多不方便行动的人们的最常用的便捷就餐方式,然而外卖整个的运行流程中却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餐厅同时接下多单的时候或者是在快餐餐厅中,经常会出现外卖取错,或因为外卖过多而耽误了很多时间进行分拣,亦或是在外卖制作后台与外卖配送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人为意外,使外卖发生变形露洒等问题,导致客户投诉的现象的出现,这成为了很多商家和外卖平台所必须要面临的问题,而现有的外卖分拣系统存在着体积大,功耗大,效率低等的缺点。为此一种轨道式外卖取餐自动传送装置被强烈需要并应运而生,该种装置体积小、易于安装、能耗小,并且能够准确快速的区分并分拣出客户所需要取用的外卖,减少人工成本,以及降低客户的投诉率,减少整个外卖运营流程中的时间消耗以及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式外卖取餐自动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装置主要由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主体部分为轨道结构,主体部分由主道弯道外道模块(13)、主道直道模块(14)、舵机(15)、变向舵机弯道连接模块(16)、变向弯道外道模块(17)、变向直道外道模块(18)、固定螺丝(19)、主道弯道内道模块(20)、变向舵机直道连接模块(21)、变向直道内道模块(22)、TFT屏幕控制中枢模块(23)、变向弯道内道模块(24)组成;/n主道弯道外道模块(13)和主道弯道内道模块(20)通过圆形插孔和两个主道直道模块(14)进行连接,主道弯道外道模块(13)和主道弯道内道模块(20)通过圆形插孔与另一侧的主道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外卖取餐自动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装置主要由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主体部分为轨道结构,主体部分由主道弯道外道模块(13)、主道直道模块(14)、舵机(15)、变向舵机弯道连接模块(16)、变向弯道外道模块(17)、变向直道外道模块(18)、固定螺丝(19)、主道弯道内道模块(20)、变向舵机直道连接模块(21)、变向直道内道模块(22)、TFT屏幕控制中枢模块(23)、变向弯道内道模块(24)组成;
主道弯道外道模块(13)和主道弯道内道模块(20)通过圆形插孔和两个主道直道模块(14)进行连接,主道弯道外道模块(13)和主道弯道内道模块(20)通过圆形插孔与另一侧的主道弯道外道模块(13)和主道弯道内道模块(20)进行连接,之后两侧的主道弯道外道模块(13)和主道弯道内道模块(20)再通过圆形插孔分别连接两个主道直道模块(14),之后两侧的两对主道直道模块(14)分别和两对变向舵机直道连接模块(21)通过圆形插孔进行连接;两侧两对变向舵机直道连接模块(21)再分别用M5螺钉和四个舵机(15)相连,之后两侧的变向弯道外道模块(17)和变向弯道内道模块(24)与舵机上齿纹的配合进行连接,四个舵机(15)为两侧的变向弯道外道模块(17)和变向弯道内道模块(24)提供转动的动力,变向弯道外道模块(17)和变向弯道内道模块(24)通过M5螺钉固定在天花板上,之后舵机(15)再与四个舵机弯道连接模块(16)通过八个M5螺钉进行连接,之后变向直道外道模块(18)和变向直道内道模块(22)通过与舵机(15)上齿纹的配合进行连接,之后同样将此部件通过M5螺钉与天花板进行固定,依次类推完成如图3的连接,在主道直道模块(14)上安装超声波感应模块,判断此区域内时候有挂钩机器人停靠;若有挂钩机器人停靠,通过舵机(15)转动两侧两对变向弯道外道模块(17)、变向弯道内道模块(24),变向直道内道模块(22),变向直道外道模块(18),使轨道变成直道模式,让挂钩机器人到达下一区域进行判断;若无挂钩机器人停靠,则保持弯道模式,使运行挂钩机器人停进储物区域;
辅助部分为挂钩机器人部分,由车箱主体部分、前轮箱体部分、后轮箱体部分和后轮连杆(10)组成;所需标准件有M3螺钉、M4螺钉、M3螺母、M4螺母、M2轴承;后轮箱体通过M3螺钉、M3螺母、后轮连杆(10)与车箱主体部分相连,前轮箱体通过M3螺钉插入车箱主体的孔中并与M3螺母配合,与车箱主体相连接,后轮箱体与前轮箱体均通过M2轴承与车轮整体轴相配合并通过紧固轴套轴向定位,车箱主体通过车轮与主轨道系统互相配合;主轨道系统通过M4螺钉、M4螺母与固定结构相连接;后轮轮箱体部分由后轮上盖(12)、后轮底盒(11)、后轮连杆(10)、轴(5)、轮毂(1)、防滑胎皮(2)组成;轮毂(1)与防滑胎皮(2)紧密连接在一起起到防滑传动的目的,轮毂(1)与轴(5)过盈配合,通过M2轴承与后轮底盖(11)连接,以达到使轴自由旋转的目的;后轮上盖(12)通过自身的结构与后轮下盖定位,使后轮箱体更加利于装配,通过M2螺钉穿入后轮下盖的螺纹孔中,与后轮下盖(13)连接在一起,并且将轴承固定在后轮箱体两端;后轮箱体部分通过后轮连杆(10)与车箱主体部分相连接,并且相互之间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上自由移动,起到辅助转向的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文季源隆蒋浩然李溥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