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吡司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179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托吡司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托吡司特滴丸由托吡司特包合物、基质和稳定剂组成,所述包合物包括托吡司特和包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滴丸圆整度好,药物溶出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生产工艺简单,所得产品质量稳定,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吡司特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西药制剂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托吡司特滴丸,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滴丸的制备方法,属医药

技术介绍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清尿酸值超过7.0mg/dL,是尿酸盐沉积症(痛风性关节炎、肾损伤等)的主要病因,表现为血清尿酸浓度超过体液中的溶解度。痛风是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过饱和状态的尿酸钠微小结晶析出,沉积于关节、滑膜、肌腱、肾及结缔组织等组织或器官,形成痛风结石,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出现关节炎、尿路结石及肾疾病等多系统损害。我国约有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1.2亿人,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目前现正在使用的降尿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点,仍需进行改善。托吡司特是无嘌呤结构的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XOR)抑制剂。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XOR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而其降低尿酸的作用更强大、持久,因此托吡司特可用于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别嘌呤醇相比有两个明显优势:1、别嘌呤醇只对还原型的XOR有抑制作用,而托吡司特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XOR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而其降低尿酸的作用更强大、持久;2、由于别嘌呤醇为嘌呤类似物,不可避免的造成涉及嘌呤及吡啶代谢其他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别嘌呤醇治疗中,需要重复大剂量给药来维持较高的药物水平,由此也带来由于药物蓄积所致的严重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而托吡司特为非嘌呤类XOR抑制剂,因此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滴丸使用设备简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制剂质量稳定,计量准确;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可使液态药物固化;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包合物具有以下优点:掩盖不良臭味,降低药物刺激性,增加药物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并提高药物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托吡司特制剂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研发一种质量稳定的滴丸,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试验对辅料筛选和工艺优化,提供一种托吡司特滴丸。先将托吡司特制备成包合物,然后再制备成滴丸,将包合与滴丸技术合二为一,发挥两方面的优点。该滴丸质量稳定,生物利用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托吡司特滴丸,包括托吡司特、包合材料、基质、稳定剂、冷凝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记,各组分含量为:托吡司特5-15%包合材料10-20%基质70-80%稳定剂1%冷凝液适量。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记,各组分含量为:托吡司特10%包合材料15%基质75%稳定剂1%冷凝液适量其中,所述包合材料为β-环糊精;所述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或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稳定剂为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所述冷凝液为液体石蜡。其中,所述基质优选为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优选地,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的重量比为1:1。本专利技术的托吡司特滴丸可以按下述方法制备:(1)用80%乙醇为介质,按比例溶解托吡司特和包合材料,将所得溶液经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清,从混合物中分离托吡司特包合物,并将托吡司特包合物粉碎过100-200目筛;(2)将基质和稳定剂研磨混合均匀,在水溶上加热熔融,并混匀;(3)将步骤(1)配好的托吡司特包合物加入在步骤(2)制备好的熔融物中,混匀,倾入斜液槽中,保持温度65-75℃10分钟;(4)将上述药液滴入0-20℃的冷凝液中形成滴丸,吸附冷凝液,干燥滴丸,即得。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托吡司特滴丸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质量稳定,增加药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稳定性;(2)所选辅料常见,生产工艺简单,所得产品圆整度好,质量稳定,适合大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一种托吡司特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80%乙醇为介质,按比例溶解托吡司特和包合材料,将所得溶液经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清,从混合物中分离托吡司特包合物,并将托吡司特包合物粉碎过100-200目筛;(2)将基质和稳定剂研磨混合均匀,在水溶上加热熔融,并混匀;(3)将步骤(1)配好的托吡司特包合物加入在步骤(2)制备好的熔融物中,混匀,倾入斜液槽中,保持温度65-75℃10分钟;(4)将上述药液滴入0-20℃的冷凝液中形成滴丸,吸附冷凝液,干燥滴丸,即得。实施例1-6托吡司特滴丸的制备按下述处方中的原辅料,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托吡司特滴丸。其中,“/”代表未使用。试验例1实施例1-6所得托吡司特滴丸的光滑圆整率及溶散时限测定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108规定的方法检测所制备的滴丸的光滑圆整率和溶散时限,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4的托吡司特滴丸光滑圆整率和溶散时限更佳,说明使用聚乙二醇6000和泊洛沙姆作为包衣的基质所制成的托吡司特滴丸效果优异。实施例7-11托吡司特滴丸的制备按下述处方中的原辅料,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得托吡司特滴丸。试验例2实施例7-11所得的托吡司特滴丸光滑圆整率及溶散时限测定测定方法同试验例1,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实施例9的托吡司特滴丸光滑圆整率和溶散时限更佳,说明当基质聚乙二醇6000与泊洛沙姆的重量之比为1:1时,所制得的托吡司特滴丸相对于非此特定比例的滴丸具有更加优异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吡司特滴丸,由托吡司特包合物、基质和稳定剂组成,所述包合物包括托吡司特和包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记,各组分含量为:/n托吡司特 10%/n包合材料 15%/n基质 75%/n稳定剂 1%/n冷凝液 适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吡司特滴丸,由托吡司特包合物、基质和稳定剂组成,所述包合物包括托吡司特和包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记,各组分含量为:
托吡司特10%
包合材料15%
基质75%
稳定剂1%
冷凝液适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吡司特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材料为β-环糊精;所述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泊洛沙姆,且重量比为1:1;所述稳定剂为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所述冷凝液为液体石蜡。


3.制备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航陈阳生王明刚臧云龙刘晓霞孙桂玉杜昌余朱锐
申请(专利权)人: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