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160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所述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环,支撑环的底部固定于底座的顶部;安装台,安装台设置于支撑环的顶部;辅助转动装置,辅助转动装置设置于安装台的与支撑环的相对的一侧之间;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支撑环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具有通过对称分布的固定装置方便对待焊接的工件与焊接完成后的工件进行位置的调节和交换,当固定装置上的带焊接工件调节至加工方向时,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刚好转动至安装与拆卸的一侧,方便对焊接后的工件进行安装与拆卸,同时节约工件上下料的时间,增加工件焊接的效率,节约批量工件焊接加工的时间。

A welding robot for easy lo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工件的焊接在现有的生产加工设备中比较常见,焊接机器人的设计为工件的焊接提供了方便,而在对工件焊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工件进行安装与拆卸。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焊接机器人多为单向焊接的设备,在单向焊接的过程中,工件的加工完成后需要将焊接机器人关闭,再将焊接加工完成后的工件从加工台上拆卸下来,尤其时在进行批量加工时,需要将新的工件固定在加工台上后才能启动焊接机器人继续进行焊接加工,降低工件连续焊接加工的效率,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解决了焊接机器人在进行连续焊接时,焊接加工工件的更换消耗大量的焊接时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设置于所述支撑环的顶部;辅助转动装置,所述辅助转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台的与所述支撑环的相对的一侧之间;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环的外侧;焊接机器人本体,所述焊接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所述支撑环的内部;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所述安装台的外侧;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限位板的远离所述安装台的一侧;辅助限位装置,所述辅助限位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定位装置的一侧;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台的顶部。优选的,所述辅助转动装置包括多个转动槽,多个所述转动槽均匀开设于所述支撑环的顶部,并且多个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滚轴,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环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滑槽,所述转动滚轴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滑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与所述支撑环的外侧固定连接,并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的表面啮合有内齿环,所述内齿环的顶部与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贯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限位板的靠近所述安装台的一侧,并且限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表面与所述限位板的表面相适配。优选的,所述辅助限位装置包括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滑槽开设于所述安装台的侧面。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延伸至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安装台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滑槽相适配,并且限位杆上开设有多个镶嵌槽,多个所述镶嵌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滚珠。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通过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上的安装台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装置,通过对称分布的固定装置方便对待焊接的工件与焊接完成后的工件进行位置的调节和交换,当固定装置上的带焊接工件调节至加工方向时,加工完成后的工件刚好转动至安装与拆卸的一侧,方便对焊接后的工件进行安装与拆卸,同时节约工件上下料的时间,增加工件焊接的效率,节约批量工件焊接加工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环,3、安装台,4、辅助转动装置,41、转动槽,42、转动滚轴,43、第一限位滑槽,5、驱动装置,51、驱动电机,52、外齿轮,53、内齿环,6、焊接机器人本体,7、限位板,8、定位装置,81、限位杆,82、定位块,83、定位螺栓,9、辅助限位装置,91、第二限位滑槽,92、镶嵌槽,93、滚珠,10、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一种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环2,所述支撑环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台3,所述安装台3设置于所述支撑环2的顶部;辅助转动装置4,所述辅助转动装置4设置于所述安装台3的与所述支撑环2的相对的一侧之间;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环2的外侧;焊接机器人本体6,所述焊接机器人本体6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位于所述支撑环2的内部;两个限位板7,两个所述限位板7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位于所述安装台3的外侧;定位装置8,所述定位装置8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限位板7的远离所述安装台3的一侧;辅助限位装置9,所述辅助限位装置9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定位装置8的一侧;固定装置10,所述固定装置1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台3的顶部,安装台3为环形的结构,安装台3的一侧为工件焊接加工的一侧,另一侧为工件安装与拆卸的一侧,并且安装台3的内径小于支撑环2的内径,安装台3的外径大于支撑环2的外径,焊接机器人本体6设置于支撑环2的中心位置,并且焊接机器人本体6的表面与所述安装台3的内表面不接触,安装台3的转动杆不影响焊接机器人本体6的运行。所述辅助转动装置4包括多个转动槽41,多个所述转动槽41均匀开设于所述支撑环2的顶部,并且多个转动槽4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滚轴42,所述安装台3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环2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滑槽43,所述转动滚轴4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滑槽43相适配,在安装台3进行转动时,通过转动滚轴42与安装台3上的第一限位滑槽43之间的传动结构,保障安装台3在调节时的稳定性,方便安装台3的转动调节,同时支撑环2与第一限位滑槽43之间起到限位的作用,保障安装台3在支撑环2的顶部平稳的转动调节。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所述驱动电机51的一侧与所述支撑环2的外侧固定连接,并且驱动装置5的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齿轮52,所述外齿轮52的表面啮合有内齿环53,所述内齿环53的顶部与所述安装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51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并且驱动电机51为异步电机,驱动电机51启动后,驱动电机51带动外齿轮52同步转动,外齿轮52带动内齿环53同步转动,由于驱动电机51与支撑环2的外侧固定连接,内齿环53带动顶部的安装台3同步转动,安装台3在支撑环2的顶部进行旋转,安装台3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装置10,两个固定装置10在安装台3上对称分布,通过两个固定装置10可以对两个工件进行夹持和固定,并且当一侧的工件焊接完成后,调节安装台3,使得安装台3转动180°,未加工的工件刚好转动至方便焊接加工的一侧,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n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设置于所述支撑环的顶部;/n辅助转动装置,所述辅助转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台的与所述支撑环的相对的一侧之间;/n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环的外侧;/n焊接机器人本体,所述焊接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所述支撑环的内部;/n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所述安装台的外侧;/n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限位板的远离所述安装台的一侧;/n辅助限位装置,所述辅助限位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定位装置的一侧;/n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台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
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设置于所述支撑环的顶部;
辅助转动装置,所述辅助转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台的与所述支撑环的相对的一侧之间;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环的外侧;
焊接机器人本体,所述焊接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所述支撑环的内部;
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所述安装台的外侧;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限位板的远离所述安装台的一侧;
辅助限位装置,所述辅助限位装置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定位装置的一侧;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安装台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上料的焊接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转动装置包括多个转动槽,多个所述转动槽均匀开设于所述支撑环的顶部,并且多个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滚轴,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环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滑槽,所述转动滚轴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滑槽相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王芝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