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59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桥领域,涉及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包括外侧反作用杆支架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外侧反作用杆支架的C形凹槽与桥壳本体方形轴径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配合,两侧采用C形焊缝焊接;内侧反作用杆支架的C形凹槽与桥壳本体方形轴径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配合,两侧采用C形焊缝焊接;外侧反作用杆支架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的内侧平面相对且平行,两圆孔平齐;在桥壳本体的另一侧对称焊接相同结构的外侧反作用杆支架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支架结构,即每个反作用杆支架上只布置一个角形和圆孔,与反作用杆连接,此种结构相对于原结构,减少了两个角形连接处的材料,从而降低了重量和成本。

A kind of support under reaction bar with separate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
技术介绍
国内汽车车桥中,冲焊桥壳上焊接反作用杆支架,与悬架的反作用杆连接。目前反作用杆支架上采用两个角形结构,两个角上各采用一个圆孔,与反作用杆连接;并采用C形凹槽结构与桥壳总成配合焊接。此种结构,两个角形及圆孔布置在同一个反作用杆支架上,需要采用大量材料将两个角形连接到一起,增加了重量和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汽车车桥中,由于反作用杆支架的两个连接孔布置在同一支架上,导致反作用杆支架的重量增加,材料成本增加等问题,提供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降低重量,降低成本。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包括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的应用部位—桥壳总成,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的C形凹槽与桥壳本体3方形轴径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配合,两侧采用C形焊缝焊接,提升焊接强度;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的C形凹槽与桥壳本体3方形轴径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配合,两侧采用C形焊缝焊接,提升焊接强度;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的内侧平面相对且平行,两圆孔平齐;在桥壳本体3的另一侧对称焊接相同结构的外侧反作用杆支架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采用单个角形结构,角形上采用一个圆孔,圆孔两端平面平行,圆孔的径向一侧采用平面结构,用于与反作用杆连接;采用C形凹槽结构,用于与桥壳本体3配合焊接;C形凹槽向一侧偏移20°,用于躲避桥壳本体3的圆方过渡位置,保证焊接强度。所述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采用单个角形结构,角形上采用一个圆孔,圆孔两端平面平行,圆孔的径向一侧采用平面结构,用于与反作用杆连接;采用C形凹槽结构,用于与桥壳本体3配合焊接;C形凹槽底面带有弧度,用于躲避桥壳本体3的琵琶孔圆角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支架结构,即每个反作用杆支架上只布置一个角形和圆孔,与反作用杆连接,此种结构相对于原结构,减少了两个角形连接处的材料,从而降低了重量和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的应用位置—桥壳总成视图;图2a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的外侧反作用杆支架主视图;图2b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的外侧反作用杆支架A-A向剖视图;图3a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的内侧反作用杆支架主视图;图3b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的内侧反作用杆支架B-B向剖视图;图中:1、外侧反作用杆支架;2、内侧反作用杆支架;3、桥壳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图1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的应用部位—桥壳总成视图,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的C形凹槽与桥壳本体3方形轴径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配合,两侧采用C形焊缝焊接,提升焊接强度;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的C形凹槽与桥壳本体3方形轴径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配合,两侧采用C形焊缝焊接,提升焊接强度;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的内侧平面相对且平行,两圆孔平齐;桥壳本体3的另一侧同样焊接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焊接位置同上所述。参阅图2a、图2b,新型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视图,采用单个角形结构,角形上采用一个圆孔,圆孔两端平面平行,圆孔的径向一侧采用平面结构,用于与反作用杆连接;采用C形凹槽结构,用于与桥壳本体3配合焊接;C形凹槽向一侧偏移20°,用于躲避桥壳本体3的圆方过渡位置,保证焊接强度。参阅图3a、图3b,新型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视图,采用单个角形结构,角形上采用一个圆孔,圆孔两端平面平行,圆孔的径向一侧采用平面结构,用于与反作用杆连接;采用C形凹槽结构,用于与桥壳本体3配合焊接;C形凹槽底面带有弧度,用于躲避桥壳本体3的琵琶孔圆角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所述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的C形凹槽与桥壳本体(3)方形轴径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配合,两侧采用C形焊缝焊接;所述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的C形凹槽与桥壳本体(3)方形轴径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配合,两侧采用C形焊缝焊接;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的内侧平面相对且平行,两圆孔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所述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的C形凹槽与桥壳本体(3)方形轴径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配合,两侧采用C形焊缝焊接;所述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的C形凹槽与桥壳本体(3)方形轴径的下表面和两个侧面配合,两侧采用C形焊缝焊接;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和内侧反作用杆支架(2)的内侧平面相对且平行,两圆孔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结构的反作用杆下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反作用杆支架(1)采用单个角形结构,角形上采用一个圆孔,圆孔两端平面平行,圆孔的径向一侧采用平面结构,用于与反作用杆连接;采用C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涛黄超姜雷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