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1494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包括下模座、顶板、转板,所述下模座上方设置有冲击上模,在下模座上设置有冲击槽;所述冲击槽槽底设置有顶板槽,所述顶板配合设置在顶板槽中;所述顶板上开有转板槽,所述转板配合设置在转板槽中;所述顶板槽槽底设置有推杆槽,推杆槽中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转板一侧设置有转轴,转轴固定安装在转板槽槽壁上;所述顶板底部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位置与推杆槽相互对应,插槽尺寸与第一电动推杆尺寸相互配合;所述转轴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第一电动推杆均连接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模座的冲击槽中设置顶板,在不影响冲击加工的同时,便于加工后的模具顶出,方便取出。

A kind of auto parts output device for automobile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模具加工
,具体为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模具从狭义上讲就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的总称,也就是“汽车车身冲压模具”,例如顶盖翻边模、横梁加强板压形模等,汽车模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覆盖件模,这类模具主要是冷冲模;广义上的“汽车模具”是制造汽车上所有零件的模具总称,例如,冲压模具、注塑模具、锻造模具、铸造蜡模、玻璃模具等;在汽车制造领域,模具是汽车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而现有的汽车模具由于结构原因存在冲压后工件不能自动离开模具的问题,因而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包括下模座、顶板、转板,所述下模座上方设置有冲击上模,在下模座上设置有冲击槽;所述冲击槽槽底设置有顶板槽,所述顶板配合设置在顶板槽中;所述顶板上开有转板槽,所述转板配合设置在转板槽中;所述顶板槽槽底设置有推杆槽,推杆槽中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推杆槽设置有多个;所述顶板底部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位置与推杆槽相互对应,插槽尺寸与第一电动推杆尺寸相互配合;所述转板一侧设置有转轴,转轴固定安装在转板槽槽壁上;所述转轴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第一电动推杆均连接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推杆槽设置有三个,三个推杆槽处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排布;在顶板槽槽底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尺寸与顶板槽尺寸相互配合,且在橡胶垫上与推杆槽对齐位置配合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杆头设置为半球形结构,插槽槽底配合设置为半球形槽体。优选的,所述转板槽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一端固定在转板槽上,另一端与转板连接,且第二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板下侧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设置有导杆,在导杆上套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方形块,连接块下表面镶嵌有连接球,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连接球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下模座的冲击槽中设置顶板,在不影响冲击加工的同时,便于加工后的模具顶出,方便取出;同时,装置在顶板上设置转板,能够将顶出的模具转动使其下滑,便于工作人员收集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模具的推出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模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顶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槽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下模座;11、冲击槽;12、顶板槽;13、推杆槽;14、第一电动推杆;15、橡胶垫;2、顶板;21、插槽;22、转板槽;23、第二电动推杆;3、转板;31、转轴;32、活动槽;33、导杆;34、连接块;35、连接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包括下模座1、顶板2、转板3,所述下模座1上方设置有冲击上模,在下模座1上设置有冲击槽11;所述冲击槽11槽底设置有顶板槽12,所述顶板2配合设置在顶板槽12中;所述顶板2上开有转板槽22,所述转板3配合设置在转板槽22中;所述顶板槽12槽底设置有推杆槽13,推杆槽13中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4,推杆槽13设置有多个;所述顶板2底部设置有插槽21,所述插槽21位置与推杆槽13相互对应,插槽21尺寸与第一电动推杆14尺寸相互配合;所述转板3一侧设置有转轴31,转轴31固定安装在转板槽22槽壁上;所述转轴31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第一电动推杆14均连接有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推杆槽13设置有三个,三个推杆槽13处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排布;在顶板槽12槽底设置有橡胶垫15,橡胶垫15尺寸与顶板槽12尺寸相互配合,且在橡胶垫15上与推杆槽13对齐位置配合设置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4杆头设置为半球形结构,插槽21槽底配合设置为半球形槽体。进一步的,所述转板槽22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23,第二电动推杆23一端固定在转板槽22上,另一端与转板3连接,且第二电动推杆23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板3下侧设置有活动槽32,所述活动槽32中设置有导杆33,在导杆33上套有连接块34;所述连接块34为方形块,连接块34下表面镶嵌有连接球35,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3固定连接在连接球35上。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时,下模座1上方的冲击上模在机器带动下与冲击槽11配合,对模具进行冲压,冲压后的模具留在冲击槽11中;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14伸长,第一电动推杆14顶端插入插槽21中,从而带动顶板2上移,顶起落在顶板2上的模具,使其从冲击槽11中移出。待模具完全移出后,通过控制器控制转轴31的电机工作,带动转轴31转动,使转板3转动,从而使模具倾斜,沿着转板3滑落,从而落在下模座1侧面,供工作人员统一进行收集。推杆槽13设置有三个,且呈正三角形顶点分布,保证顶板2下部受力均匀,平稳上升;同时,第一电动推杆14杆头设置为半球形结构,插槽21槽底配合设置为半球形槽体,方便第一电动推杆14插入插槽21中。在转板3下侧与顶板2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23,第二电动推杆23对转板3的转动具有一定支撑作用;第二电动推杆23随着转板3的转动伸长。第二电动推杆23通过连接球35连接在连接块34上,连接块34套在活动槽32的导杆33上;在第二电动推杆23伸缩的过程中,随着转板3的转动,其与转板3的连接点会随之变化;故而第二电动推杆23连接在活动的连接块34上,通过镶嵌的球体结构,能够适应性的转动,从而方便第二电动推杆23随着转板3的转动调整位置,对齐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顶板(2)、转板(3),所述下模座(1)上方设置有冲击上模,在下模座(1)上设置有冲击槽(11);所述冲击槽(11)槽底设置有顶板槽(12),所述顶板(2)配合设置在顶板槽(12)中;所述顶板(2)上开有转板槽(22),所述转板(3)配合设置在转板槽(22)中;所述顶板槽(12)槽底设置有推杆槽(13),推杆槽(13)中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4),推杆槽(13)设置有多个;所述顶板(2)底部设置有插槽(21),所述插槽(21)位置与推杆槽(13)相互对应,插槽(21)尺寸与第一电动推杆(14)尺寸相互配合;所述转板(3)一侧设置有转轴(31),转轴(31)固定安装在转板槽(22)槽壁上;所述转轴(31)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第一电动推杆(14)均连接有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顶板(2)、转板(3),所述下模座(1)上方设置有冲击上模,在下模座(1)上设置有冲击槽(11);所述冲击槽(11)槽底设置有顶板槽(12),所述顶板(2)配合设置在顶板槽(12)中;所述顶板(2)上开有转板槽(22),所述转板(3)配合设置在转板槽(22)中;所述顶板槽(12)槽底设置有推杆槽(13),推杆槽(13)中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4),推杆槽(13)设置有多个;所述顶板(2)底部设置有插槽(21),所述插槽(21)位置与推杆槽(13)相互对应,插槽(21)尺寸与第一电动推杆(14)尺寸相互配合;所述转板(3)一侧设置有转轴(31),转轴(31)固定安装在转板槽(22)槽壁上;所述转轴(31)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第一电动推杆(14)均连接有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自动出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槽(13)设置有三个,三个推杆槽(13)处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排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晶陈瑞刘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兑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