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昌楷专利>正文

一种煤气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4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炉上加热所使用的一种煤气烧嘴。它包括一个带有空气入口的风套外壳,该风套外壳的两端分别连有煤气后座和烧嘴喷嘴,所述风套外壳内设有混合筒,该混合筒的敞开端与烧嘴喷嘴的内径相连,封闭端插有煤气导管并与煤气后座上的供气口相通,所述混合筒上的封闭端和后端部的圆周壁上以及敞开端的外壁间均布设有风射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空气和燃气进行逐步、分散、均匀地混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烧嘴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装置,特别是工业炉上加热所使用的一种高热值煤气烧嘴。目前,工业炉上所使用的高热值煤气烧嘴,一般包括一个带有空气入口和燃气入口的供气室,该空气和燃气在供气室内同时混合燃烧,然后通过供气室上的与烧嘴喷嘴相套接的烧嘴砖喷口的形状来实现对炉内的部件直焰或平焰加热。此种煤气烧嘴的缺点是:进入供气室中的空气和燃气不能全部很好地混合,燃烧不完全,又由于集中在一处混合燃烧,则使燃烧时产生的噪声大,燃烧的火焰也集中,在火焰高温区内O2、N2含量高,NQx生成量相当高,故以往的煤气烧嘴不仅燃烧效率低,火焰不稳定,烧嘴能力调节比小,而且燃烧噪声大和NQx产生多,有害于公共环境。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火焰稳定、减少公害的一种煤气烧嘴。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气烧嘴,包括一个带有空气入口的风套外壳,所述风套外壳的两端分别连有一个带有供气口的煤气后座和烧嘴喷嘴,其特征在于:风套外壳内设有一个混合筒,该混合筒的敞开端与烧嘴喷嘴的内径相连,封闭端插有煤气导管,并与煤气后座上的供气口相通,所述煤气导管上的煤气喷头的前端面呈圆锥形,该圆锥面上和侧壁上均布有燃气喷孔,所述混合筒上的封闭端和靠近敞开端的圆周壁上均布有一次风射流孔和二次风射流孔,所述烧嘴喷嘴内壁与混合筒上的定位撑爪相连的外周壁上设有环缝形三次风射流孔。所述的一次风射流孔、二次风射流孔、三次风射流孔的面积比是3∶4∶4或3∶5∶3。所述的一次风射流孔和三次风射流孔是直孔或螺旋形。所述的二次风射流孔是直孔或切线形。-->本技术主要是在风套外壳内增加了一个混合筒,混合筒内设有一个煤气喷头,该煤气喷头由连为一体的煤气导管与煤气后座上的供气口相通,所述混合筒上的封闭端和靠近敝开端圆周壁上设有一次风射流孔和二次风射流孔,当燃气从煤气后座上的供气口流进时,通过煤气导管上的煤气喷头分两次不同方向多组流股喷入到混合筒内,此时空气通过混合筒封闭端上开设的一次风射流孔和靠近混合筒敝开端部上开设的二次风射流孔向混合筒内喷射燃烧,当燃烧的混合流喷出混合筒进入烧嘴喷嘴时,空气又从混合筒与烧嘴喷嘴之间的外间壁环缝供入三次风射流与混合筒喷出带有未燃尽的燃气混合流边混合边燃烧,这样可根据火焰喷出形状的需要,在烧嘴喷嘴上接上直线扩张形、收缩形或喇叭口形的烧嘴砖即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进入到煤气烧嘴内的空气可对燃气进行逐步分散、均匀地混合和实现完全高效燃烧反应,本技术能根据炉型与加热工艺的要求使之形成合适的火焰形状:直焰、平焰、高速焰,且火焰稳定、噪声小、氧化氮生成少、减少公害。图面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例2的混合筒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叙述。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一个带有空气入口4的风套外壳3,该风套外壳3的两端靠螺纹、紧固件与密封垫分别连有一个带有供气口5、看火孔7的煤气后座6和烧嘴喷嘴2,该烧嘴喷嘴2上可套接不同形状的烧嘴砖1。所述的风套外壳3内设有混合筒13,混合筒13的封闭端插有煤气导管8并与煤气后座6上的供气口5相通,所述插入混合筒13中的煤气导管8上的煤气喷头11的前端面呈圆锥形,该圆锥面上和导管壁上均布有燃气喷孔12、10,-->所述混合筒13的封闭端和靠近敝开端部的圆周壁上均布有一次风射流孔9和二次风射流孔14。当燃烧的空气和燃气分别通过空气入口4和供气口5进入煤气烧嘴内,燃气便通过煤气喷头11上的径向和圆锥面上的燃气喷孔10、12向混合筒13内喷射,此时空气便从混合筒的端部,也就是说从煤气喷头11周围均布的一次风射流孔9和混合筒后端圆周壁上均布的二次风射流孔14向混合筒13内喷射与燃气相互混合并在混合筒内燃烧。参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混合筒13的敝开端设有向径向延伸的定位撑爪16,该定位撑爪16与烧嘴喷嘴2的内壁形成了间断式环缝形三次风射流孔15,所述的空气从三次风射流孔15喷出与混合筒13喷出的混合流继续混合燃烧。参见图3,图3是本技术的平焰嘴混合筒剖视图。该混合筒13的后端连有一个煤气喷头11,所述的燃烧空气是分三次相同方向旋转的多流股与煤气喷头11喷出的燃气相混合。一次风射流孔9设在混合筒13端部与煤气喷头11上的径向喷出的燃气流股相交混合,然后再与圆锥面上的燃气喷孔12喷出的燃气流股相混合。二次风射流孔14设在混合筒13的后半部向混合筒13内切向喷入并与未燃的燃气及已燃的焰气混合与燃烧。三次风射流孔15设在混合筒13与烧嘴喷嘴的外壁间隙,该三次风旋转流股与未燃的燃气和已燃的焰气继续扩散混合燃烧,一次风射流孔9、二次风射流孔14、三次风射流孔15的面积比是3∶4∶4或3∶5∶3。参见图4,本技术的煤气烧嘴只要改变混合筒13上的一次风射流孔9、二次风射流孔14、三次风射流孔15的形状可实现直焰和平焰加热,直焰和平焰的火焰形成主要靠混合筒13上的一、二、三次风射流孔的形状和方向及烧嘴砖出口的形状结构。当一、二、三次风射流孔全部是轴向和径向直线进风时,烧嘴砖上的喷口为直形扩张或收缩形时,煤气烧嘴均为直焰。当一、二、三次风射流孔均为切向成螺旋方向进风时,所配烧嘴砖出口为喇叭口形时,则煤气烧嘴为平焰。平焰时,一次风射流孔9和三次风射流孔15的旋流方向一致,这样可使煤气喷头喷出的燃气在混合筒内旋转混合,加上二次风射流孔14以切线方向向混合筒13呈旋转式喷射,再配上一个呈喇叭口形烧嘴砖、此时火焰便从喇叭口向四处扩散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气烧嘴,包括一个带有空气入口(4)的风套外壳(3),所述风套外壳(3)的两端分别连有一个带有供气口(5)的煤气后座(6)和烧嘴喷嘴(2),其特征在于:风套外壳(3)内设有一个混合筒(13),该混合筒(13)的敞开端与烧嘴喷嘴(2)的内径相连,封闭端插有煤气导管(8),并与煤气后座(6)上的供气口(5)相通,所述煤气导管(8)上的煤气喷头(11)的前端面呈圆锥形,该圆锥面上和侧壁上均布有燃气喷孔(12、10),所述混合筒(13)上的封闭端和靠近敞开端的圆周壁上均布有一次风射流孔(9)和二次风射流孔(14),所述烧嘴喷嘴(2)内壁与混合筒(13)上的定位撑爪(16)相连的外周壁上设有环缝形三次风射流孔(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烧嘴,包括一个带有空气入口(4)的风套外壳(3),所述风套外壳(3)的两端分别连有一个带有供气口(5)的煤气后座(6)和烧嘴喷嘴(2),其特征在于:风套外壳(3)内设有一个混合筒(13),该混合筒(13)的敞开端与烧嘴喷嘴(2)的内径相连,封闭端插有煤气导管(8),并与煤气后座(6)上的供气口(5)相通,所述煤气导管(8)上的煤气喷头(11)的前端面呈圆锥形,该圆锥面上和侧壁上均布有燃气喷孔(12、10),所述混合筒(13)上的封闭端和靠近敞开端的圆周壁上均布有一次风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荣川
申请(专利权)人:孙昌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