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永浩专利>正文

一种钝体煤粉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02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钝体煤粉燃烧器,以T形钝体取代燃烧器喷口腔体内的单一钝体,该燃烧器与高效煤粉浓缩装置相结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更好的实现煤粉燃烧的高效、稳定,降低NO↓[x]排放,防止炉内结渣和高温烟气腐蚀的目标;一次风煤粉气流经过煤粉浓缩装置后,通过T形钝体燃烧器进入炉膛,形成水平浓淡燃烧,能够加强钝体后的高温烟气回流强度,改善气流结构,增加气流刚性。可以适应不同媒质的变化及低负荷运行的需要,在增强煤粉火焰稳定性、降低飞灰可燃物、提高燃烧效率的同时,又大幅度降低NO↓[x]生成;由于对煤种的适应性强,不仅能适应烟煤、贫煤,特别对于难以燃烧的无烟煤、低挥发份劣质煤将会有更加显著的使用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煤粉燃烧
,为节能、环保型燃烧装置,涉及髙温 烟气回流技术和煤粉浓缩技术合理有效的相互配合,是实现髙稳燃性能、低NO,生成效果的煤粉燃烧器。背棄技术钝体煤粉燃烧器是利用高温烟气回流来加热煤粉气流的.当一次风气流流 过钝体时,在钝体后面就产生了涡流,形成了髙温烟气回流区,来加热、点燃 煤粉气流,以达到煤粉气流着火提前和燃烧稳定的目的.初期的钝体煤粉燃烧 器,是直接将钝体安装在直流喷口的外面,安装了钝体以后则大大的改善了直 流燃烧器的着火和稳燃性能。但是,由于钝体暴露在炉膛的髙温烟气之中,又 受到了从直流喷口射出的 一次风煤粉气流的直接冲刷,钝体容易被烧坏、磨损; 而且一次风气流在喷口处冲过钝体时变得宽粗而后合流,在气流的外側形成外 回流和煤粉飞边现象,使燃烧器两側的炉墙水冷壁极易结渣.之后,为了克服外置钝体的诸多缺点,国内外均出现了将钝体装在直流喷口内部的"内置钝体燃烧器"。美国CE-WR燃烧器就是内置钝体燃烧器,它完全克服了外置钝体燃烧器的缺点,在世界上取得了广泛的推广和良好的应用。虽然CE-WR燃烧器的内置钝体比较考究,但燃烧器的喷口没有摆脱简单直流喷 口的原型。在燃用我国无烟煤和其它低挥发份劣质煤时,效果并不理想.后来 出现稳燃腔燃烧器,以一个前段为渐扩形、后段为等截面的外腔体和内置钝体 相互配合,来获得更强的回流强度、更理想的回流区形状.穗燃腔燃烧晷摆脱了简单直流喷口的原型,并逐步和煤粉浓缩技术结合起来,在燃用无烟煤、低挥发份劣质煤的锅炉上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是CE-WR燃烧器和稳燃腔燃烧器均为内置式单一钝体燃烧器,在工业应 用中又逐步发现有缺点及不足。当钝体横置即水平状态时,回流区形成的开口 在左右两侧,有利于大量巻吸炉膛中的高温烟气,且气流不易向两恻偏转。但 和煤粉浓缩器配合时,如果釆用上下浓淡的方式对稳燃、降低N0x排放帮助不 大;如果釆用水平浓淡的方式,则需要在燃烧器喷口的中间加一个竖板,以形 成左右两个喷口,使一个喷口出浓煤粉气流,另一个喷口出淡煤粉气流,竖板 也将钝体拦腰隔开,效果仍不够理想。当钝体竖置即垂直状态时,便于和煤粉 浓缩器配合而采用水平浓淡燃烧方式,使浓煤粉气流向火、淡煤粉气流背火, 有利于稳燃、降低N0,排放,但燃烧器喷口射流的刚性较差,易水平偏转,一巨.气流贴墙就会产生结渣,严重时会影响锅炉正常运行;而且回流区的开口在射流的上下侧,由于受到上下相邻喷口射流的阻挡,回流区形成的负压不便于吸入炉内的高温烟气,不利于着火;再者,虽然浓气流向火,但浓煤粉气流没 有形成独立的回流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烟气回流技术和煤粉浓缩技术合理有 效的结合,实现高稳燃性能、低NOx生成效果、有利于防止炉膛结渣和髙温烟 气腐蚀的钝体煤粉燃烧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燃烧器喷口腔体、水平钝体、竖直 钝体、隔板、浓缩装置壳体、连接管、长尾楔形阻尼导流体、丘体撞击块,燃 烧器喷口腔体与浓缩装置壳体及连接管依次连接,沿着浓缩装置壳体内璧竖直 固定设置有丘体撞击块,在浓缩装置壳体中间设置有长尾楔形阻尼导流体,在燃烧器喷口腔体内部中问设置了一个竖直钝体,竖直钝体迎流面的冲角固定连接了一个竖直出口隔板,在竖直钝体的一恻又设置了一个水平钝体,两个钝体呈横卧T型、垂直相连并固定在燃烧器喷口腔体内壁上。所述的燃烧器喷口腔体,前部为渐扩形,后部为等截面,燃烧器喷口腔体 渐扩面与轴线交角为10° — 45° 。所述的竖置钝体的两侧分别为浓、淡煤粉气流,水平钝体布置在浓煤粉气流一侧。所述的竖置钝体迎流面的冲角为5° — 40° ,水平钝体迎流面的冲角为 10° — 60° 。在使用时,连接管与一次风管连接,腔体喷口位于炉内朝向炉膛。 一次风 煤粉气流由连接管进入,在经过丘体撞击块时,产生一次分离、浓缩,在丘体 撞击块后部的气流形成了丘体撞击块的对侧为浓煤粉气流,靠近丘体撞击块所 在侧壁的气流为淡煤粉气流;经过一段距离后,流向长尾楔形阻尼导流体,由 于长尾楔形阻尼导流体的锋面作用,气流被二次分离浓缩。出口隔板距长尾楔 形阻尼导流体尾端离开一段距离,形成一个导流窗口。出口隔板将浓、淡气流 分开,成为两个出口,丘体撞击块所在侧为淡粉气流出口,丘体撞击块和长尾 楔形阻尼导流体的尖峰所对侧为浓粉气流出口,浓、淡气流的速度和流量的配 置可达比较合理的状态。浓侧煤粉气流经过水平钝体后形成了完全由浓相煤粉 气流组成的高温烟气回流区,着火更容易、更迅速、更稳定;淡侧气流经过竖 置钝体后,再和浓侧气流合流,淡侧气流向浓侧气流补充氧气,浓煤粉气流点 燃淡煤粉气流,效果更好;组合钝体形成的烟气回流量比较大,呈三股射流形 成的横卧T形烟气回流的三维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着火。在四角布置燃烧器 的炉膛中,使浓侧气流向火,淡侧气流背火,由于向火侧浓煤粉气流受水平钝体的作用,形成的高温烟气回流区的一侧开口正对向高温火焰气流,可方便地将高温火焰气流吸入到回流区中,更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稳燃;同时,被分 离的淡侧气流背火,减少了直接进入高温燃烧区的过量空气,降低了no,生成。 由于浓侧水平钝体是横置状态,具有较大的设计变化空间,对难以燃烧的无烟 煤、低挥发份劣质煤燃烧有更高的适应性,而且流经水平钝体的浓侧煤粉气流 的水平刚性较强,并吸附淡侧气流,增强了整个燃烧器喷口气流的刚性,减少 了气流偏转贴墙的可能,有利于防止炉膛结渣和高温烟气腐蚀。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l、图2、图3可知,本技术包括燃烧器喷口腔体l、水平钝体 2、竖直钝体3、隔板4、浓缩装置壳体5、连接管6、长尾楔形阻尼导流体7、 丘体撞击块8。燃烧器喷口腔体1与浓缩装置壳体5及连接管6依次连接,燃 烧器喷口腔体l前部为渐扩形,燃烧器喷口腔体后部为等截面,燃烧器喷口腔 体l渐扩面与轴线交角为10° — 45° ,喷口朝向炉膛。浓缩装置壳体5为长 方体等截面,沿着浓缩装置壳体5内璧竖直固定设置有丘体撞击块8,在浓缩 装置壳体5中间设置有长尾楔形阻尼导流体7。在燃烧器喷口腔体l内部中间 设置了一个竖直钝体3,竖直钝体3迎流面的冲角固定连接了一个竖直出口隔 板4,在竖直钝体3的一恻又设置了一个水平钝体2,两个钝体呈横卧T型、 垂直相连并固定在燃烧器喷口腔体l内壁上。竖置钝体3的两侧分别为浓、淡煤粉气流,水平钝体2布置在浓煤粉气流一侧。竖置钝体3迎流面的沖角为5° — 40° ,水平钝体2迎流面的冲角为10° — 60° 。燃烧器喷口腔体、水 平钝体、浓缩装置壳体、竖直钝体均采用高温耐磨材料加工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钝体煤粉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喷口腔体(1)、水平钝体(2)、竖直钝体(3)、隔板(4)、浓缩装置壳体(5)、连接管(6)、长尾楔形阻尼导流体(7)、丘体撞击块(8),燃烧器喷口腔体(1)与浓缩装置壳体(5)及连接管(6)依次连接,沿着浓缩装置壳体(5)内璧竖直固定设置有丘体撞击块(8),在浓缩装置壳体(5)中间设置有长尾楔形阻尼导流体(7),在燃烧器喷口腔体(1)内部中间设置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钝体煤粉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喷口腔体(1)、水平钝体(2)、竖直钝体(3)、隔板(4)、浓缩装置壳体(5)、连接管(6)、长尾楔形阻尼导流体(7)、丘体撞击块(8),燃烧器喷口腔体(1)与浓缩装置壳体(5)及连接管(6)依次连接,沿着浓缩装置壳体(5)内璧竖直固定设置有丘体撞击块(8),在浓缩装置壳体(5)中间设置有长尾楔形阻尼导流体(7),在燃烧器喷口腔体(1)内部中间设置了一个竖直钝体(3),竖直钝体(3)迎流面的冲角固定连接了一个竖直出口隔板(4),在竖直钝体(3)的一侧又设置了一个水平钝体(2),两个钝体呈横卧T型、垂直相连并固定在燃烧器喷口腔体(1)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浩郭子毓
申请(专利权)人:郭永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