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夹头及具有其的电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852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夹头及具有其的电钻。其中,钻夹头包括钻体、夹爪及套体组件,夹爪设置在钻体上,套体组件套设在钻体外,套体组件包括:前套;后套,设置在前套上且位于前套远离夹爪的一侧;一个或两个连接套,当连接套为一个时,一个连接套套设在前套或后套外且可沿前套或后套的轴向运动;当连接套为两个时,一个连接套套设在前套外且可沿前套的轴向运动,另一个连接套套设在后套外且可沿后套的轴向运动;用于对连接套进行限位止挡的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对钻夹头握持不方便,影响钻夹头与钻头装配的问题。

Drill chuck and electric drill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夹头及具有其的电钻
本技术涉及电钻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钻夹头及具有其的电钻。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钻夹头的不断小型化,钻夹头的外壳随之缩短。然而,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在钻夹头与钻头装配过程中,外壳的缩短易导致工作人员握持钻夹头的握持面积减小,握持不方便,影响钻夹头与钻头的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夹头及具有其的电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对钻夹头握持不方便,影响钻夹头与钻头装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钻夹头,钻夹头包括钻体、夹爪及套体组件,夹爪设置在钻体上,套体组件套设在钻体外,套体组件包括:前套;后套,设置在前套上且位于前套远离夹爪的一侧;一个或两个连接套,当连接套为一个时,一个连接套套设在前套或后套外且可沿前套或后套的轴向运动;当连接套为两个时,一个连接套套设在前套外且可沿前套的轴向运动,另一个连接套套设在后套外且可沿后套的轴向运动;用于对连接套进行限位止挡的限位结构。进一步地,当连接套套设在前套上时,限位结构设置在前套与连接套之间,以使连接套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运动。进一步地,前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配合部,连接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配合部,多个第一配合部与多个第二配合部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各第一配合部与其相对应的第二配合部配合,以使连接套沿前套的轴向滑动;其中,各第一配合部沿前套的轴向延伸。进一步地,当连接套套设在后套上时,限位结构设置在后套与连接套之间,以使连接套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运动。r>进一步地,后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配合部,连接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配合部,多个第三配合部与多个第二配合部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各第三配合部与其相对应的第二配合部配合,以使连接套沿后套的轴向滑动;其中,各第三配合部沿后套的轴向延伸。进一步地,沿连接套的轴向,连接套的内表面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卡设部和第二卡设部,套体组件具有限位结构卡接在第一卡设部内的第一极限位置和限位结构卡接在第二卡设部内的第二极限位置。进一步地,连接套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凸筋和多个第二凸筋,沿连接套的轴向,多个第一凸筋和多个第二凸筋分别位于多个第二配合部的两侧,多个第一凸筋与多个第二配合部之间形成第一卡设部,多个第二凸筋与多个第二配合部之间形成第二卡设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钻,包括电钻主体和设置在电钻主体上的钻夹头,电钻主体与钻夹头的钻体连接;其中,钻夹头为上述的钻夹头。进一步地,电钻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钻夹头的后套或连接套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限位止挡,以防止电钻主体与钻夹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地,电钻主体包括电钻轴和套设在电钻轴上的电钻轴套,钻夹头的钻体与电钻轴连接,电钻轴套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对钻夹头和钻头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操作连接套,以使连接套沿前套和/或后套的轴向运动,进而使得套体组件的整体长度增加,进而增大了工作人员握持套体组件的握持面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对钻夹头握持不方便,影响钻夹头与钻头装配的问题,使得工作人员对钻夹头的握持更加容易、方便。待工作人员将钻夹头与钻头装配完成后,工作人员再操作连接套,以使连接套沿前套和/或后套的轴向运动,以减小套体组件的整体长度,实现钻夹头的小型化。在上述过程中,限位结构对连接套进行限位止挡,以防止连接套从前套和/或后套上脱出而影响钻夹头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钻夹头的实施例一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钻夹头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钻夹头处于伸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钻夹头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图1中的钻夹头的前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中的钻夹头的连接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1中的钻夹头的限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钻夹头的实施例二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8中的钻夹头处于伸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8中的钻夹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1示出了图8中的钻夹头的连接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钻体;20、夹爪;30、前套;31、第一配合部;32、第一安装凹部;40、后套;41、第三配合部;42、第二安装凹部;50、连接套;51、第二配合部;52、第一卡设部;53、第二卡设部;54、第一凸筋;55、第二凸筋;60、限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对钻夹头握持不方便,影响钻夹头与钻头装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钻夹头及具有其的电钻。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钻夹头包括钻体10、夹爪20及套体组件,夹爪20设置在钻体10上,套体组件套设在钻体10外,套体组件包括前套30、后套40、连接套50及限位结构60。其中,后套40设置在前套30上且位于前套30远离夹爪20的一侧。连接套50套设在前套30外且可沿前套30的轴向运动。限位结构60用于对连接套50进行限位止挡。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对钻夹头和钻头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操作连接套50,以使连接套50沿前套30的轴向运动,进而使得套体组件的整体长度增加,进而增大了工作人员握持套体组件的握持面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对钻夹头握持不方便,影响钻夹头与钻头装配的问题,使得工作人员对钻夹头的握持更加容易、方便。待工作人员将钻夹头与钻头装配完成后,工作人员再操作连接套50,以使连接套50沿前套30的轴向运动,以减小套体组件的整体长度,实现钻夹头的小型化。在上述过程中,限位结构60对连接套50进行限位止挡,以防止连接套50从前套30上脱出而影响钻夹头的正常使用。如图2和图4所示,限位结构60设置在前套30与连接套50之间,以使连接套50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运动。这样,在工作人员滑动连接套50过程中,限位结构60对连接套50进行限位止挡,确保连接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夹头,所述钻夹头包括钻体(10)、夹爪(20)及套体组件,所述夹爪(20)设置在所述钻体(10)上,所述套体组件套设在所述钻体(10)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组件包括:/n前套(30);/n后套(40),设置在所述前套(30)上且位于所述前套(30)远离所述夹爪(20)的一侧;/n一个或两个连接套(50),当所述连接套(50)为一个时,一个所述连接套(50)套设在所述前套(30)或所述后套(40)外且可沿所述前套(30)或所述后套(40)的轴向运动;当所述连接套(50)为两个时,一个所述连接套(50)套设在所述前套(30)外且可沿所述前套(30)的轴向运动,另一个所述连接套(50)套设在所述后套(40)外且可沿所述后套(40)的轴向运动;/n用于对所述连接套(50)进行限位止挡的限位结构(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夹头,所述钻夹头包括钻体(10)、夹爪(20)及套体组件,所述夹爪(20)设置在所述钻体(10)上,所述套体组件套设在所述钻体(10)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组件包括:
前套(30);
后套(40),设置在所述前套(30)上且位于所述前套(30)远离所述夹爪(20)的一侧;
一个或两个连接套(50),当所述连接套(50)为一个时,一个所述连接套(50)套设在所述前套(30)或所述后套(40)外且可沿所述前套(30)或所述后套(40)的轴向运动;当所述连接套(50)为两个时,一个所述连接套(50)套设在所述前套(30)外且可沿所述前套(30)的轴向运动,另一个所述连接套(50)套设在所述后套(40)外且可沿所述后套(40)的轴向运动;
用于对所述连接套(50)进行限位止挡的限位结构(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夹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套(50)套设在所述前套(30)上时,所述限位结构(60)设置在所述前套(30)与所述连接套(50)之间,以使所述连接套(50)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配合部(31),所述连接套(5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配合部(51),多个所述第一配合部(31)与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部(51)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各所述第一配合部(31)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配合部(51)配合,以使所述连接套(50)沿所述前套(30)的轴向滑动;其中,各所述第一配合部(31)沿所述前套(30)的轴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夹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套(50)套设在所述后套(40)上时,所述限位结构(60)设置在所述后套(40)与所述连接套(50)之间,以使所述连接套(50)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套(4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历彦兆魏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