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19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包括底座和架设在底座上的出钢辊,所述出钢辊包括空心转轴和套设在空心转轴上的环形的运输槽,所述运输槽与空心转轴固定连接,用于承载输送连铸钢坯;所述空心转轴内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在空心转轴外的端部连接有输水管。采用空心转轴代替现有的实心转轴,并在转轴内通入冷却水管供给冷却水,从而使出炉地辊接收到的热量不断被冷却水带走,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温度运行,有效避免了润滑油高温蒸发导致地辊卡死的情况出现。

A cooling structure of the ground roll of the 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连铸钢坯出炉后,通过铺设在地面上的地辊形成的轨道运输到后续加工工段中。由于加热炉长期保持高温状态,设置炉门附近的出炉地辊会不可避免地接收到更多的热量。出炉地辊长期处在高温烘烤下,地辊轴承中的润滑油很容易挥发消耗掉,导致地辊经常因缺少足够的油液润滑而卡死。单纯的依靠人工加大补油频次,也不能彻底解决地辊轴承卡死情况。出炉地辊的卡死导致产线中断维护,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同时也给维护人员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采用空心转轴代替现有的实心转轴,并在转轴内通入冷却水管供给冷却水,从而使出炉地辊接收到的热量不断被冷却水带走,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温度运行,有效避免了润滑油高温蒸发导致地辊卡死的情况出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包括底座和架设在底座上的出钢辊,所述出钢辊包括空心转轴和套设在空心转轴上的环形的运输槽,所述运输槽与空心转轴固定连接,用于承载输送连铸钢坯;所述空心转轴内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在空心转轴外的端部连接有输水管。优选的,所述空心转轴包括盲孔,所述盲孔平行于所述空心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冷却水管平行于所述盲孔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冷却水管与盲孔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在空心转轴内的端部与盲孔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盲孔靠近空心转轴表面的位置处设有环形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盲孔其他部分的内径。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回收冷却水的回水槽,所述回水槽位于导流槽的垂直投影下方。优选的,所述空心转轴水平设置,所述盲孔的轴线与空心转轴的轴线重合。优选的,所述空心转轴端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用于驱动空心转轴和运输槽转动。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两个轴承架,所述轴承架关于运输槽对称设置,所述空心转轴活动设置在所述轴承架上。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位于空心转轴内的冷却水管不断输送冷却水,通过热传递将空心转轴及运输槽上的热量带走,使出炉地辊始终处于较低的温度,出炉地辊上添加的润滑油挥发缓慢,能留存较长时间并起到润滑作用,有效降低了地辊轴承卡死情况的发生频率。冷却水管与盲孔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两者之间不发生接触,当空心转轴运行时不会与冷却水管发生相对摩擦与损耗。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注入盲孔中,再由冷却水管与盲孔之间的间隙流出,结构简单不易出现故障。在盲孔的出口位置设置导流槽,从盲孔中流出的冷却水的流向能更为稳定集中,便于后续的回收。盲孔与空心转轴的轴线重合,盲孔中的冷却水对空心转轴的热吸收更加均匀,降低了冷却效率。轴承架对称设置,对空心轴承的支撑更加均匀对称,使空心轴承能够更加准确地保持水平放置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出钢辊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底座1、轴承架11、回水槽12、空心转轴2、运输槽21、盲孔22、导流槽23、冷却水管3、输水管31、驱动电机4、连铸钢坯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附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包括底座1和架设在底座1上的出钢辊,所述出钢辊包括空心转轴2和套设在空心转轴2上的环形的运输槽21,运输槽21与空心转轴2固定连接,用于承载输送连铸钢坯5。底座1包括两个轴承架11,轴承架11关于运输槽21对称设置,空心转轴2活动设置在轴承架11上。空心2转轴水平设置,空心转轴2包括盲孔22,盲孔22的轴线与空心转轴2的轴线重合。空心转轴2的盲孔22内设有冷却水管3,冷却水管3在空心转轴2外的端部连接有输水管31。冷却水管3平行于盲孔22的延伸方向设置,冷却水管3与盲孔22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冷却水管3在空心转轴2内的端部与盲孔22底部之间留有间隙。盲孔22靠近空心转轴2表面的位置处设有环形的导流槽23,导流槽23的内径大于盲孔22其他部分的内径。底座1上设有用于回收冷却水的回水槽12,回水槽12位于导流槽23的垂直投影下方。空心转轴2端部连接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驱动空心转轴2和运输槽21转动。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运行时,来自输水管31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管3输送到盲孔22底部,冷却水从冷却水管3中流出后沿着冷却水管3和盲孔22之间的间隙流出,在空心转轴2内部形成冷却水的水路。冷却水流出空心转轴2后,在导流槽23的引导下准确流入回水槽11中,便于后续的循环利用。驱动电机4运转,带动空心转轴2和运输槽21转动,将从加热炉出来的连铸钢坯5运输到后续工序中进行加工。由于有冷却水持续将热量带走,空心转轴2能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运行,润滑油长时间存积并进行润滑,有效降低了地辊轴承卡死的情况发生,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包括底座和架设在底座上的出钢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辊包括空心转轴和套设在空心转轴上的环形的运输槽,所述运输槽与空心转轴固定连接,用于承载输送连铸钢坯;所述空心转轴内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在空心转轴外的端部连接有输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包括底座和架设在底座上的出钢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辊包括空心转轴和套设在空心转轴上的环形的运输槽,所述运输槽与空心转轴固定连接,用于承载输送连铸钢坯;所述空心转轴内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在空心转轴外的端部连接有输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转轴包括盲孔,所述盲孔平行于所述空心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冷却水管平行于所述盲孔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冷却水管与盲孔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炉出炉地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在空心转轴内的端部与盲孔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盲孔靠近空心转轴表面的位置处设有环形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野黄加俊陈建明彭志明罗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