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0097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包括:包括两个相互间隔且均竖直设置的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第一烟道的上端部开设有烟气进口,第一烟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灰斗,烟气进口与第一灰斗之间的第一烟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SNCR脱硝装置、若干过热器、若干蒸发器,第一灰斗与蒸发器之间的第一烟道的下端部设置有烟气输送通道,烟气输送通道由下向上连通至与第二烟道的顶部,第二烟道内依次设置有喷氨格栅、SCR脱硝装置、省煤器,第二烟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灰斗,省煤器与第二灰斗之间的第二烟道的下端部开设有烟气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热回收效率高,且能大大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含量。

Residual heat boiler of petroleum coke with denit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锅炉
,具体涉及对石油焦煅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的热能进行回收的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石油焦煅烧是石化副产品的延伸加工。石油焦在煅烧窑中进行煅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旋转冷却器冷却后排出。旋转冷却器排出的烟气温度仍然很高在1000℃左右,且含有大量的易挥发物质和颗粒状焦末。为了能充分利用烟气的热量,我公司研发了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其能对石油焦经煅烧窑煅烧、旋转冷却器冷却后排出的高温烟气进行热量回收以及脱硝处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包括:烟道,所述的烟道包括两个相互间隔且均竖直设置的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第一烟道的上端部开设有烟气进口,第一烟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灰斗,烟气进口与第一灰斗之间的第一烟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SNCR脱硝装置、若干过热器、若干蒸发器,第一灰斗与蒸发器之间的第一烟道的下端部设置有烟气输送通道,烟气输送通道由下向上连通至与第二烟道的顶部,第二烟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氨格栅、SCR脱硝装置、省煤器,第二烟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灰斗,省煤器与第二灰斗之间的第二烟道的下端部开设有烟气出口。进一步地,前述的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其中,第一烟道内的过热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进一步地,前述的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其中,第一烟道内的蒸发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光管蒸发器和翅片蒸发器。进一步地,前述的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其中,烟气输送通道由下向上依次连通的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第三输送管道,第一输送管道由下向上倾斜设置,第一输送管道的下端部连通至第一烟道的第一灰斗的顶部,第二输送管道竖直设置,第三输送管道平直设置且与第二烟道的顶部相连通。更进一步地,前述的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其中,第二输送管道的上下两端与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三输送管道之间分别通过膨胀节相连接。更进一步地,前述的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其中,所有过热器和所有蒸发器均悬挂支撑在第一烟道外的支撑架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一、高温烟气从进入到排出会经过SNCR脱硝装置和SCR脱硝装置两次脱硝,这能大大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含量。二、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相互独立,第一烟道1的底部设置第一灰斗,第一烟道中的烟气向下运动再经烟气输送通道向上运动后再进入第二烟道中,这种烟气运动的方式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尽量减少进入第二烟道的烟气中颗粒物的含量,从而避免颗粒物粘附在SCR脱硝装置上,进而确保SCR脱硝装置的脱硝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包括:烟道,所述的烟道包括两个相互间隔且均竖直设置的第一烟道1和第二烟道2。第一烟道1的上端部开设有烟气进口11,第一烟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灰斗12,烟气进口11与第一灰斗12之间的第一烟道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SNCR脱硝装置13、若干过热器、若干蒸发器。SNCR脱硝装置13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装置,SNCR脱硝装置13可以对进入第一烟道1内的高温烟气进行脱硝处理,从而有效除去高温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本实施例中第一烟道1内的过热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高温过热器4和低温过热器5;第一烟道内的蒸发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光管蒸发器6和翅片蒸发器7。为了简化第一烟道1内的各换热器的安装结构,所有过热器和所有蒸发器均悬挂支撑在第一烟道1外的支撑架上。第一灰斗12与蒸发器、即翅片蒸发器7之间的第一烟道1的下端部设置有烟气输送通道3,烟气输送通道3由下向上连通至与第二烟道2的顶部。具体地,烟气输送通道3由下向上依次连通的第一输送管道31、第二输送管道32、第三输送管道33。第一输送管道31由下向上倾斜设置,第一输送管道31的下端部连通至第一烟道1的第一灰斗12的顶部,第二输送管道32竖直设置,第三输送管道33平直设置且与第二烟道2的顶部相连通。倾斜设置的第一输送管道31便于烟气输送通道3内的颗粒落入至第一灰斗12中。为了吸膨胀,防止连接处损坏,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管道32的上下两端与第一输送管道31和第三输送管道33之间分别通过膨胀节30相连接。第二烟道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氨格栅8、SCR脱硝装置9、省煤器10。SCR脱硝装置9即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其能进一步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第二烟道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灰斗21,省煤器10与第二灰斗21之间的第二烟道2的下端部开设有烟气出口22。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石油焦经煅烧窑煅烧、旋转冷却器冷却后排出的高温烟气经烟气进口11进入至第一烟道1中。进入至第一烟道1中的高温烟气先经SNCR脱硝装置13脱硝处理,从而第一次对高温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去除。经SNCR脱硝装置13脱硝处理后的高温烟气依次经高温过热器4和低温过热器5、光管蒸发器6和翅片蒸发器7,从而不断释放热量。第一烟道1内烟气中的颗粒掉落下来由第一灰斗12排出。设置第一灰斗12可以有效排出高温烟气中的颗粒物,如焦末,从而大大减少进入第二烟道中的烟气中颗粒物的量。烟气输送通道3引导烟气向上运动后再进入至第二烟道2,其能进一步对烟气中的颗粒进行去除。减少进入第二烟道内的烟气中颗粒物的含量,其目的在于:避免烟气中的颗粒物粘附在SCR脱硝装置9上,从而提高SCR脱硝装置9的脱硝效率。进入第二烟道2内的烟气依次经喷氨格栅8、SCR脱硝装置9、省煤器10后从烟气出口22排出。SCR脱硝装置9对烟气进行再次脱硝处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一、高温烟气从进入到排出会经过SNCR脱硝装置13和SCR脱硝装置9两次脱硝,这能大大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含量。二、第一烟道1和第二烟道2相互独立,第一烟道1的底部设置第一灰斗12,第一烟道1中的烟气向下运动再经烟气输送通道3向上运动后再进入第二烟道2中,这种烟气运动的方式可以有效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尽量减少进入第二烟道2的烟气中颗粒物的含量,从而避免颗粒物粘附在SCR脱硝装置9上,进而确保SCR脱硝装置9的脱硝效率。三、热回收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包括: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道包括两个相互间隔且均竖直设置的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第一烟道的上端部开设有烟气进口,第一烟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灰斗,烟气进口与第一灰斗之间的第一烟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SNCR脱硝装置、若干过热器、若干蒸发器,第一灰斗与蒸发器之间的第一烟道的下端部设置有烟气输送通道,烟气输送通道由下向上连通至与第二烟道的顶部,第二烟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氨格栅、SCR脱硝装置、省煤器,第二烟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灰斗,省煤器与第二灰斗之间的第二烟道的下端部开设有烟气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包括: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道包括两个相互间隔且均竖直设置的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第一烟道的上端部开设有烟气进口,第一烟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灰斗,烟气进口与第一灰斗之间的第一烟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SNCR脱硝装置、若干过热器、若干蒸发器,第一灰斗与蒸发器之间的第一烟道的下端部设置有烟气输送通道,烟气输送通道由下向上连通至与第二烟道的顶部,第二烟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氨格栅、SCR脱硝装置、省煤器,第二烟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灰斗,省煤器与第二灰斗之间的第二烟道的下端部开设有烟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脱硝装置的石油焦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第一烟道内的过热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脱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卫东滕志英许渡姜李小晨王淳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