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锐勋专利>正文

燃油炉微粒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08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是燃油炉微粒雾化器,属燃油炉的零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喷嘴和一个以上的文丘里管串接所组成,喷嘴与文丘里管的连接采用串接,文丘里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串接,当把它部分放入压力油缸内使用时,根据文丘里管原理,燃油成雾状喷出,从而可以用电子枪脉冲火花点燃。(*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油炉的零部件。现有燃油炉的点火系统,是由喷咀和点火器开关所组成。通过点燃从喷咀喷射出来的油气,使燃油点燃;但这类型炉子不能用电子枪脉冲火花点燃,而是用棉纱球做成火棒点燃;特别是在点燃时要求压力油缸内的气压为0.05MPa,压力过高,火种会被高压气流吹熄,过低则点不着。因此,点火的成功率很低,由于喷油和点火不同步和点火失败都会有大量未燃的油气和黑烟喷出,污染环境,做成浪费。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用火棒点火的缺陷,使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本技术是由喷咀和一个以上的文丘里管串联所组成,即是在现有燃油炉的喷咀上串接上一个以上的文丘里管所组成。其中,喷咀和文丘里管可以用螺纹串接,文丘里管之间也可以用螺纹串接。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其中,1-代表文丘里管Ⅱ;2-代表文丘里管Ⅰ;3-代表喷咀;4-代表假想的压力油罐(压力约为0.05~0.35MPa);a、a1-代表文丘里管的进气道;b-代表喷咀的喷头;C-代表文丘里管的出气道。参见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是由两个文丘里管[1]、[2]和一个喷咀[3]所组成;其中,喷咀[3]与文丘里管Ⅰ[2]用螺纹连接;文丘里管Ⅰ[2]和文丘里管Ⅱ[1]也用螺纹连接。当把本技术部分放入压力油罐[4]内使用时,由于压缩空气通过进气道(a)向出气道(c)快速流动,使喷头(b)的出口处形成了负压。在喷头(b)的出口处与压力油罐的气压压差作用下,使油罐内的燃油从喷咀[3]喷出,形成油粒。油粒在文丘里管Ⅰ[2]的出气道(C)处,被从进气道(a)处进入的气流混合击碎,形成雾粒。这种雾粒进入文丘里管Ⅱ[1]的出气道(C)处时,再一次被从进气道(a1)处进入的气流混合击碎,从而达到雾化的要求,其微粒直径小于5微米。随着串接的文丘里管数量的增加,喷出的微粒度就愈细。本技术可用金属材料制成,最好用黄铜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喷出的燃油成雾状,粒度极其细小,而且密度均匀、连续,可以用电子枪脉冲火花点燃,点火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又不污染环境。本技术是燃油炉的重要零部件,它使燃油炉进入电子时代,给燃油炉带来广阔的使用前景。权利要求一种由喷咀所组成的燃油炉微粒雾化器,其特征是它由喷咀和一个以上的文丘里管串联所组成;其中1、喷咀与文丘里管的连接采用串接;2.文丘里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串接。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名称是燃油炉微粒雾化器,属燃油炉的零部件。本技术是由喷嘴和一个以上的文丘里管串接所组成,喷嘴与文丘里管的连接采用串接,文丘里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串接,当把它部分放入压力油缸内使用时,根据文丘里管原理,燃油成雾状喷出,从而可以用电子枪脉冲火花点燃。文档编号F23D11/38GK2064458SQ8921776公开日1990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1989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者邵锐勋 申请人:邵锐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喷咀所组成的燃油炉微粒雾化器,其特征是它由喷咀和一个以上的文丘里管串联所组成;其中:(1)喷咀与文丘里管的连接采用串接;(2)文丘里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串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锐勋
申请(专利权)人:邵锐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