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稀土铝合金材料及其成分控制工艺,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包括AlMgSi合金和稀土合金,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10.50~11.50wt%,Fe:0.50~0.75wt%,Cu:0.05~0.15wt%,Zn:0.05~0.10wt%,Mg:0.20~0.35wt%,Mn:0.20~0.40wt%,Ce:0.105~0.150wt%,La:0.050~0.10wt%,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中每项杂质重量≤0.05wt%,杂质重量总和≤0.50wt%。所述整形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对整形模腔内的待整形齿轮进行整形处理,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提升整形效率,降低整形成本,经济效益好。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从组织、密度等多维度提升了材料自身性能,优化了客户产品质量,改善了工艺加工性,从而降低了产品不良率,节约了成本,间接性的提高了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率。
A rare earth aluminum alloy material and its composition control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铝合金材料及其成分控制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稀土铝合金材料及其成分控制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铝合金技术的不断发展,铝合金材料应用的领域日趋广泛,不同
对特种铝合金材料的需求种类越来越多。尤其汽车等高速运转工具的安全配件、高精密机电设备的超导材料、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对质量轻、耐腐蚀、耐磨损、抗疲劳等性能优异的材质需求日趋增大,品质要求也越趋严格。所以对材质自身组织、晶粒、气密性的要求也超越常规的铝合金材料。对于稀土铝合金,公开号为CN10601150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Al-Mg-Si-Y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6082合金的基体中加入了占最终产物Al-Mg-Si-Y稀土铝合金重量百分比为0.1%~0.7%的稀土Y元素。由于加入了微量的稀土Y元素,细化了合金的二次枝晶组织,减小了共晶化合物尺寸的同时,改善了合金中粗大化合物相AlFeMnSi、AlFeSi相的形貌,由原来硬脆的针状或粗大的骨骼状变成细小、破碎的团球状,棱角钝化,降低了富铁杂质相的危害,避免了拉伸过程中应力集中的产生,合金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其最大抗拉强度较未添加Y提高了10%,合金的塑性较未添加Y,合金的伸长率提高了83.9%。然而,该专利中,采用在6082合金中添加稀土Y元素,然而,添加单一的稀土元素,细化晶粒的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铝合金材料及其成分控制工艺,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从组织、密度等多维度提升了材料自身性能,优化了客户产品质量,改善了工艺加工性,从而降低了产品不良率,节约了成本,间接性的提高了下游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稀土铝合金材料,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包括AlMgSi合金和稀土合金,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10.50~11.50wt%,Fe:0.50~0.75wt%,Cu:0.05~0.15wt%,Zn:0.05~0.10wt%,Mg:0.20~0.35wt%,Mn:0.20~0.30wt%,Ce:0.105~0.150wt%,La:0.050~0.10wt%,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杂质中每项杂质≤0.05wt%,杂质总和≤0.50wt%。进一步地,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内稀土合金中Ce和La的质量比为Ce:La≈2:1,稀土合金产品规格为Ce70%,La30%。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稀土铝合金材料的成分控制工艺,所述成分控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取实验炉,炉内装填有AlMgSi合金熔体,向实验炉内添加稀土合金,控制稀土合金中Ce和La的质量比为Ce:La≈2:1,控制实验炉内稀土铝合金材料中Fe含量至目标值,打底溶解、扒渣,待炉内熔体静置后,用取样勺舀取适量熔体倒入提前烘烤好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后标注为试样D1,检测试样D1内Fe的含量是否达到控制要求;2)向实验炉内投入金属硅,控制实验炉内稀土铝合金材料中Si含量至目标值,待硅完全熔解后,用取样勺舀取适量熔体倒入提前烘烤好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后标注为试样D2,检测试样D2内Si的含量,调整炉内成分直到达到控制要求;3)静置待实验炉内熔体温度降低至730℃时,用取样勺舀取适量熔体倒入提前烘烤好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后标注为试样D3,检测试样D3中除Fe和Si至外的其余元素是否在控制要求范围内,如不符合要求,继续投入常规AlMgSi合金原料直至符合要求;4)检测试样D3符合要求后,向实验炉内加入精炼剂进行除气、扒渣;5)前述工艺完成后,继续向实验炉内微量添加稀土合金,精细化调整实验炉内稀土铝合金材料中Ce、La含量至目标值,Ce、La溶解后,用取样勺舀取适量熔体倒入提前烘烤好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后标注为试样D4,检测试样D4内Ce、La含量是否达到控制要求;6)试样D4中Ce、La含量达到控制要求后,用取样勺舀取适量熔体倒入提前烘烤好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后标注为试样D5,检测试样D5中稀土合金含量,稀土合金含量符合要求后,将实验炉内的稀土铝合金熔液浇铸至模具内,静置、冷却,完成稀土铝合金材料制备工艺。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炉为坩埚炉或反射式熔炼炉,所述坩埚炉为300kg坩埚炉,步骤1)中实验炉内成品稀土铝合金材料的成品汤量为270kg;所述反射式熔炼炉为双室蓄热型节能反射熔解炉。进一步地,步骤1)中添加的稀土合金中Ce:70wt%,La:30wt%。进一步地,步骤1)中稀土铝合金材料中Fe含量的目标值为0.60~0.75wt%,试样D1的取样要求:熔体搅拌均匀,熔体取样位置实验炉铝液面中间位置,试样D1取样温度≥730℃;试样D1送至检验室,通过光谱分析仪检测试样D1内Fe的含量是否达到控制目标值要求,若未达到,可根据熔体内Fe实际含量添加铁剂增加Fe含量,直至满足要求。进一步地,步骤2)中稀土铝合金材料中Si含量的目标值为11wt%,试样D2的取样要求:熔体搅拌均匀,熔硅温度≥750℃,熔体取样位置实验炉铝液面中间位置,试样D2取样温度≥780℃;试样D2送至检验室,通过光谱分析仪检测试样D2内Si的含量是否达到控制目标值要求,若未达到,可根据熔体内Si实际含量添加硅剂增加Si含量,直至满足要求。进一步地,步骤3)中试样D3的取样要求:熔体搅拌均匀,熔体取样位置实验炉铝液面中间位置,试样D3取样温度≥730℃;试样D3送至检验室,通过光谱分析仪检测试样D3中除Fe和Si至外的其余元素是否在控制要求范围内,如不符合要求,继续投入常规AlMgSi合金原料直至符合要求。进一步地,步骤4)中精炼剂用量为1kg,除气温度为730~740℃;步骤5)中稀土铝合金材料中Ce含量的目标值为Ce:0.105~0.145wt%,Ce和La的质量比为Ce:La≈2:1;步骤5)中试样D4的取样要求:熔体搅拌均匀,熔体取样位置实验炉铝液面中间位置,试样D4取样温度≥730℃;试样D4送至检验室,通过光谱分析仪检测试样D4内Ce、La含量是否达到控制要求,如不符合要求,继续微量添加稀土合金,精细化调整直至符合要求。进一步地,步骤6)中稀土铝合金材料的稀土合金含量要求为0.155~0.250wt%,试样D5的取样要求:熔体搅拌均匀,熔体取样位置实验炉铝液面中间位置,试样D5取样温度≥730℃;试样D5送至检验室,通过光谱分析仪检测试样D5内稀土合金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继续添加稀土合金,调整稀土合金含量直至符合要求,稀土合金中Ce和La的质量比为Ce:La≈2:1;浇铸过程中,熔体温度<740℃;浇铸过程中取样:稀土铝合金材料锭断面1块,圆样1个,拉棒5根,K模5小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增加稀土元素La+Ce并合理配比,可降低熔体表面张力,增加流动性,有利于浇注成锭,从而大大改善了合金的塑性加工性及产品的表面特性,提升了产品质量;制定了精细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包括AlMgSi合金和稀土合金,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10.50~11.50wt%,Fe:0.50~0.75wt%,Cu:0.05~0.15wt%,Zn:0.05~0.10wt%,Mg:0.20~0.35wt%,Mn:0.20~0.30wt%,Ce:0.105~0.150wt%,La:0.050~0.10wt%,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n所述杂质中每项杂质≤0.05wt%,杂质总和≤0.50wt%。/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包括AlMgSi合金和稀土合金,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10.50~11.50wt%,Fe:0.50~0.75wt%,Cu:0.05~0.15wt%,Zn:0.05~0.10wt%,Mg:0.20~0.35wt%,Mn:0.20~0.30wt%,Ce:0.105~0.150wt%,La:0.050~0.10wt%,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杂质中每项杂质≤0.05wt%,杂质总和≤0.5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铝合金材料内稀土合金中Ce和La的质量比为Ce:La≈2:1,稀土合金产品规格为Ce70%,La3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稀土铝合金材料的成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控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取实验炉,炉内装填有AlMgSi合金熔体,向实验炉内添加稀土合金,控制稀土合金中Ce和La的质量比为Ce:La≈2:1,控制实验炉内稀土铝合金材料中Fe含量至目标值,打底溶解、扒渣,待炉内熔体静置后,用取样勺舀取适量熔体倒入提前烘烤好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后标注为试样D1,检测试样D1内Fe的含量是否达到控制要求;
2)向实验炉内投入金属硅,控制实验炉内稀土铝合金材料中Si含量至目标值,待硅完全熔解后,用取样勺舀取适量熔体倒入提前烘烤好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后标注为试样D2,检测试样D2内Si的含量,调整炉内成分直到达到控制要求;
3)静置待实验炉内熔体温度降低至730℃时,用取样勺舀取适量熔体倒入提前烘烤好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后标注为试样D3,检测试样D3中除Fe和Si至外的其余元素是否在控制要求范围内,如不符合要求,继续投入常规AlMgSi合金原料直至符合要求;
4)检测试样D3符合要求后,向实验炉内加入精炼剂进行除气、扒渣;
5)前述工艺完成后,继续向实验炉内微量添加稀土合金,精细化调整实验炉内稀土铝合金材料中Ce、La含量至目标值,Ce、La溶解后,用取样勺舀取适量熔体倒入提前烘烤好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后标注为试样D4,检测试样D4内Ce、La含量是否达到控制要求;
6)试样D4中Ce、La含量达到控制要求后,用取样勺舀取适量熔体倒入提前烘烤好的模具内,冷却凝固后标注为试样D5,检测试样D5中稀土合金含量,稀土合金含量符合要求后,将实验炉内的稀土铝合金熔液浇铸至模具内,静置、冷却,完成稀土铝合金材料制备工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铝合金材料的成分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炉为坩埚炉或反射式熔炼炉,所述坩埚炉为300kg坩埚炉,步骤1)中实验炉内成品稀土铝合金材料的成品汤量为270kg;所述反射式熔炼炉为双室蓄热型节能反射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辉,张福林,屠晓东,闫德全,杨燕东,潘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仓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