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d单原子掺杂的石墨烯/氮掺杂无定形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Pd单原子掺杂的石墨烯/氮掺杂无定形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GO)是由碳原子以sp2键杂化而成的,通过六边形周期排布而成的单原子厚度(GO理论厚度0.35nm,实测约为0.8nm)的二维共轭纳米材料。在平面方向,GO中碳原子以σ键相连;在垂直方向,平行排列的p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离域π键。GO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其具备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优良的力学、电学、光学和热学性质,在电子信息、场效应晶体管、导热散热材料、高能芯片、触控显示、传感器、以及能量储能等领域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质,极有可能对与这些领域相关的产业带来巨大的技术变革,有着相当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目前传统石墨烯制备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不足,难以满足大规模、可控、高效石墨烯的制造需求,急需研发低廉、环保石墨烯制备新原理新方法。生物质资源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产量丰富、可降解、可再生等优点。以生物质为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d单原子掺杂的石墨烯/氮掺杂无定形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生物质细菌纤维素为原料,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一:将细菌纤维素进行预处理:将细菌纤维素冷冻干燥;/n步骤二:配制催化剂水溶液:将催化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n步骤三:将步骤一得到的细菌纤维素浸泡于步骤二得到的溶液中,至膨胀接近于初始形态,干燥;/n步骤四:热处理,将步骤三得到的前驱体于惰性气体、氨气、氢气气氛下碳化处理;/n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产物酸化、抽滤、水洗、干燥,除去铁基化合物,得到生物质石墨烯材料;/n步骤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前驱体置于盐酸多巴胺-Tris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单原子掺杂的石墨烯/氮掺杂无定形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生物质细菌纤维素为原料,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细菌纤维素进行预处理:将细菌纤维素冷冻干燥;
步骤二:配制催化剂水溶液:将催化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步骤三:将步骤一得到的细菌纤维素浸泡于步骤二得到的溶液中,至膨胀接近于初始形态,干燥;
步骤四:热处理,将步骤三得到的前驱体于惰性气体、氨气、氢气气氛下碳化处理;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产物酸化、抽滤、水洗、干燥,除去铁基化合物,得到生物质石墨烯材料;
步骤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前驱体置于盐酸多巴胺-Tris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得到聚多巴胺/石墨烯复合物;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石墨烯/聚多巴胺复合物于惰性气体、氨气、氢气氛围中煅烧,得到石墨烯/氮掺杂无定形碳复合物;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得到的石墨烯/氮掺杂无定形碳复合材料置于K2PdCl4水溶液中反应;
步骤九:将步骤八中得到的产物抽滤、水洗、干燥,得到Pd单原子掺杂的石墨烯/氮掺杂无定形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细菌纤维素为醋酸菌属、根瘤菌属、土壤杆菌属、八叠球菌属等微生物合成的纤维素中的某一或某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催化剂为K4[Fe(CN)6]、K3[Fe(CN)6]、FeCl3、FeCl2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催化剂溶液浓度为0.5~10mol/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徐睿,殷杰,池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