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9281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热联供系统,其包括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制冷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热泵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出口、冷却介质进口分别连通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发生器的驱动余热进口、驱动余热出口,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热泵冷凝器中的余热被回收用作吸收式制冷机的驱动热源,这样既可以实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中热泵冷凝器能量最大化的回收利用,同时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发生器换热后的驱动热源重新作为热泵冷凝器的进口冷水,二者配合实现了梯级利用,大大提高了制冷机系统的热利用率,并且该系统能同时供给热源和冷量,可适用于多种场合,使用灵活性比较高。

A combined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联供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量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冷热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升温型热泵,其利用大量的中温热源产生少量的高温有用热能。即利用中低温热能驱动,用大量中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热势差,制取热量少于但温度高于中温热源的热量,将部分中低热能转移到更高温位,从而提高了热源的利用品位。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其中发生器和吸收器形成溴化锂溶液回路,发生器中的浓溶液在吸收器内部被吸收放热,从而将流过吸收器内部换热管中的被加热介质加热,被加热介质被加热后温度升高成为高温液体或者高温气体,高温液体或者高温气体流出吸收器以满足外界使用需求。吸收器流出的稀溶液在发生器内部被加热,蒸发掉部分水再次变成浓溶液。蒸发掉的水形成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内部,被冷凝器中的冷却水降温,冷却水被加热流出冷凝器后在冷却塔中进行降温冷却后,再次返回冷凝器。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在制取高温热源的同时,其部分能量却在冷凝器散失,导致能量浪费。如何在获取高品位热源的同时,尽量降低能量的损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制冷机,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热泵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出口、冷却介质进口分别连通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发生器的驱动余热进口、驱动余热出口,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制冷机,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热泵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出口、冷却介质进口分别连通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发生器的驱动余热进口、驱动余热出口,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关阀,用于连通或者断开所述第一循环回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制冷发生器、制冷冷凝器、制冷吸收器、制冷蒸发器和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用于冷却所述制冷冷凝器和制冷吸收器流出的冷却水,所述制冷冷凝器的冷却水换热管路、所述制冷吸收器的冷却水换热管路串联或者并联连接至所述冷却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热泵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出口或冷却介质进口安装有泵送部件,用于提供冷却介质循环流动的动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蒸发器的冷水换热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用于与外界空调的冷却水管路形成循环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刘卫党徐星北薛兴杜青峰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