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25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包括固定结构、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起重设备,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传动机构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绳能够相对所述传动机构产生移动;将所述固定结构固定,然后将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再将所述传动机构固定,将所述牵引绳一端与所述起重设备连接,然后绕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再将另一端与所述墙板连接,进行起吊,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A hoisting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行业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随着社会生产节奏的加快,项目竣工的周期也越来越被缩短,但是在施工人员一定的情况下,想要缩短工期,除了管理协调有序之外,设备的利用及改进起着重要多用,包括对先进设备的研发或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比如,在装修施工中需要对隔墙或外墙等进行现场砌筑,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产生了预制墙板来代替混凝土机构或砌体结构,预制墙板相对于砌体结构拥有质量轻、隔热性好等优点。预制墙板的施工安装也对工程进度有着很大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在对预制墙板进行施工时通常都是由施工人员几个人一起通过手扶的方式将预制墙板比对到合适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如遇到规格较大的墙板安装,重量会很大,就会操作不方便、降低了安装效率,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有鉴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方便操作,提高安装效率的吊装装置,至少解决上述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装装置,包括固定结构、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起重设备,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传动机构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牵引绳能够相对所述传动机构产生移动。采用上述方案,将所述固定结构固定,然后将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再将所述传动机构固定,将所述牵引绳一端与所述起重设备连接,然后绕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再将另一端与所述墙板连接,进行起吊,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将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砼柱等进行可拆卸连接,然后将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设置可以避免所述起重设备直接与混凝土或砌体结构解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二固定部和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的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二移动部能够沿所述第二固定部产生相对移动,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第二移动部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二移动部能够沿所述第二固定部产生相对移动可以调节起重设备的位置,以此来适应不同高度的吊装要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移动部包括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能够沿所述第一凹槽产生相对移动。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凹槽可作为所述第一凸块的通道。具体地,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移动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凸块连接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能够沿所述第二凹槽产生相对移动。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凹槽的设置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二凸块的阻挡,从而防止所述第二移动部掉落。具体地,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二移动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适配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连接件可以选用插件,将所述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对准之后,插入插件进行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旁还设置第一标记。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标记可以用来对所述起重设备的位置进行确定,从而在对统一标准层进行吊装时,提高安装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包括第一杆和与所述第一杆连接的第二杆,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可以选用钢管用过十字扣件锁死的方式进行连接,可以一端支撑在本层楼板上,另一端支在砼梁侧面。具体地,所述传动轴还设置有凸起。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凸起可以防止所述牵引绳打滑,还可以当使用多根所述牵引绳时,凸起可以将每条牵引绳分开,防止相互干扰。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体、至少两个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与所述第二固定体连接;还包括第三固定体,所述第三固定体两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体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三固定体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体、第二固定体、第三固定体的结构设置稳固,还可以根据需要移动所述起重设备,灵活性强。具体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第二固定体之间的第四固定体,所述第四固定体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所述第四固定体上设置有传动件,所述牵引绳与所述传动件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所述传动件的设置可以是起吊过程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应用上述吊装装置的一种吊装方法,包括确定安装位置,将预制墙板运送到第一指定位置;将所述固定结构固定在第二指定位置;将所述起重设备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将所述传动机构固定在第三指定位置;将牵引绳一端与所述起重设备连接,所述牵引绳同时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牵引绳另一端与所述预制墙板连接;开启所述起重设备,对所述预制墙板实行吊装。进一步地,将所述固定结构固定在第二指定位置包括:所述第二指定位置位于楼层间支撑结构的侧面,所述固定结构固定在楼层间支撑结构的侧面,根据吊装高度,调节起重设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结构、传动机构、起重设备的配合设置,可以对大重量的预制墙板进行吊装,可以仅通过少量操作人员尽可安装,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效率;所述第二移动部能够沿所述第二固定部产生相对移动可以调节起重设备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的吊装高度,增强了操作性;所述第二凸块、第二凹槽的设置可以避免所述第二移动部掉落,从而增强了吊装的稳定性;所述吊装方法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操作环境,灵活选取固定点,传动机构安装点,灵活性强,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第二固定部和第二移动部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第一凹槽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第二凹槽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第二移动部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第三固定部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传动轴凸起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第四种实施方式左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吊装装置第四种实施方式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1-第一固定部,12-第二固定部,121-第一凹槽,1211-第一标记,122-第二凹槽,123-第一孔,13-第二移动部,131-第一凸块,132-第二凸块,133-第二孔,14-第三固定部,141-第一杆,142-第二杆,2-起重设备,3-传动机构,31-固定件,32-吊钩,33-传动轴,331-凸起,4-牵引绳,5-墙板,6-砼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结构、传动机构(3),还包括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起重设备(2),所述起重设备(2)与所述传动机构(3)通过牵引绳(4)连接,所述牵引绳(4)能够相对所述传动机构(3)产生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结构、传动机构(3),还包括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的起重设备(2),所述起重设备(2)与所述传动机构(3)通过牵引绳(4)连接,所述牵引绳(4)能够相对所述传动机构(3)产生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11),所述起重设备(2)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二固定部(12)和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2)连接的第二移动部(13),所述第二移动部(13)能够沿所述第二固定部(12)产生相对移动,所述起重设备(2)与所述第二移动部(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2)包括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二移动部(13)包括第一凸块(131),所述第一凸块(131)能够沿所述第一凹槽(121)产生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2)还包括第二凹槽(122),所述第二移动部(1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凸块(131)连接的第二凸块(132),所述第二凸块(132)能够沿所述第二凹槽(122)产生相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2)设置有第一孔(123),所述第二移动部(1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123)适配的第二孔(133),所述第一孔(123)和所述第二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启陈祖金李宜郭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宇恒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