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管生产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08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管生产流水线,包括箱座和电机;所述箱座设有至少两个由电机驱动同向转动的主动辊,所述箱座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根导杆,两组所述导杆之间设有沿靠近或远离主动辊方向移动的压辊,所述压辊的轴线与所述主动辊的轴线平行且压辊位于主动辊的上方,具有使保温管的每层硅酸盐棉板之间能够均匀贴合的效果。

A production line of heat preservation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管生产流水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保温管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管生产流水线。
技术介绍
保温管一般适用于用于石油、化工、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工程保温;硅酸盐棉板由于其具有低导热率、优良的热稳定性,是用于制作保温管的原材料之一。硅酸盐保温管的生产流程首先需要制作片状的硅酸盐棉板,其次软化硅酸盐棉板,然后将软化后的硅酸盐棉板通过粘接剂包裹于钢管周面,最后将烘烤干后的硅酸盐管壳从钢管周面脱离即可。在将硅酸盐棉板包裹于钢管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将一层一层的硅酸盐棉板包裹于钢管周面,每层硅酸盐棉板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但由于手工有误差,两层硅酸盐棉板的每个部分不能均匀涂有粘接剂且不能使每个部分均匀贴合,从而导致整体保温管结构过于松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管生产流水线,具有使保温管的每层硅酸盐棉板之间能够均匀贴合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保温管生产流水线,包括箱座和电机;所述箱座设有至少两个由电机驱动同向转动的主动辊,所述箱座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根导杆,两组所述导杆之间设有沿靠近或远离主动辊方向移动的压辊,所述压辊的轴线与所述主动辊的轴线平行且压辊位于主动辊的上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人工将软化的硅酸盐棉板层层包裹于钢管的周面,再于每层硅酸盐棉板之间涂抹粘接剂,初步制成保温管,最后将保温管放置于两个主动辊之间,压辊放置于保温管的顶部,此时压辊的重力施加于保温管上,通过压力使硅酸盐棉板之间的间隙减少,主动辊带动保温管转动,能够使保温管的周面均能受到来自压辊的压力,从而使保温管的每层硅酸盐棉板之间能够均匀贴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杆竖直固定于所述箱座的上端面,所述箱座设有至少一个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于箱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有开口向上且承托所述压辊的辊芯的托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带动压辊向上移动,使压辊远离主动辊以让出供保温管放置或者取走的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导杆的侧壁设有阻挡于压辊的辊芯的移动路径上的限位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辊向下压实保温管的过程中,压辊的辊芯抵触于限位块,限位块限制压辊的继续压下,从而限制保温管的厚度的继续减少,从而可以制成所需要的保温管厚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设有位于压辊的辊芯的移动路径上且控制气缸启闭的接触开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辊下压至限位块的位置时,压辊的辊芯抵触于接触开关,此时保温管的厚度加工达到预定值,压辊的压实加工结束,接触开关通过控制气泵启动气缸,气缸则将压辊抬升,以便于将该加工完毕的保温管取走以及便于放置下一个待加工的保温管,实现了加工便捷,提高加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固定有连接板,至少一个所述导杆开设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通过连接板所穿设的螺栓与连接板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通过与不同的限位孔固定连接,从而改变压辊的不同下落距离,从而能够生产不同厚度的保温管以满足对于不同厚度保温管的需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相邻所述导杆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内滑移连接有缓冲块,避让槽与缓冲块之间设有迫使两个相对的缓冲块相互靠近的弹簧,所述缓冲块沿压辊的辊芯向下移动方向设有与压辊的辊芯相抵触的斜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气缸需要慢速回退从而带动压辊慢速下降,避免压辊下落速度过大而与保温管碰撞,从而导致保温管的周面凹凸不平,甚至导致保温管报废的情况,但一般这样做将增加加工准备阶段所需的时间,降低加工效率,但是通过在压辊下落经过的区域设置缓冲块,即便压辊快速下落,但是压辊抵触于缓冲块斜面,由于相对的两个缓冲块之间的阻尼作用,将降低压辊的下落速度,从而实现压辊能够快速下落一段距离并慢速抵触于保温管的顶部,从而即保证加工质量又提高加工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块的斜面凸出设有若干个沿缓冲块的斜面方向排布的弹性凸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凸起与压辊相抵触,由于弹性凸起具有弹性,可以对压辊起到缓冲效果,以减少压辊快速下落与斜面碰撞时所造成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凸起之间的距离沿缓冲块的斜面方向从上至下逐渐增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辊下落先与缓冲块的上部抵触,此时斜面上部的排布较密的弹性凸起对压辊能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当压辊下落至缓冲块的下部时,此时的压辊下落速度较小,因此不需要较为密集排布的弹性凸起,合理的弹性凸起排布减少缓冲块的加工成本并更适用于压辊下落速度的缓冲。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压辊对施加于保温管施加,使硅酸盐棉板之间的间隙减少,主动辊带动保温管转动,能够使保温管的周面均能受到来自压辊的压力,从而使保温管的每层硅酸盐棉板之间能够均匀贴合;2、通过在压辊下落经过的区域设置缓冲块,降低压辊的下落速度,从而实现压辊能够快速下落一段距离并慢速抵触于保温管的顶部,从而即保证加工质量又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箱座;2、工作台;3、成品区;4、电机;5、主动辊;6、压辊;7、气缸;8、导杆;9、限位块;71、托撑;81、避让槽;82、缓冲块;821、弹性凸起;91、连接板;92、限位孔;93、接触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保温管生产流水线,如图1所示,包括箱座1、固定于箱座1一侧的工作台2和固定于箱座1另一侧的成品区3;其中箱座1的固定有电机4,箱座1的相对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由电机4驱动同向转动的主动辊5,两个主动辊5的轴线平行且均位于水平面内;箱座1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气缸7,气缸7的缸体竖直固定于箱座1的上端面,气缸7的活塞杆固定有U型的托撑71,箱座1两侧的上端面分别竖直固定有两根导杆8,两组导杆8之间设有压辊6,压辊6的辊芯位于托撑71的移动路径上;将保温管放置于两个主动辊5之间,再将压辊6沿导杆8置于保温管的顶部通过压辊6的重力压力完成对保温管结构的压实。如图2所示,两个相邻的导杆8的相对两侧壁分别开设有避让槽81,避让槽81内滑移连接有缓冲块82,避让槽81与缓冲块82之间设有迫使两个相对的缓冲块82相互靠近的弹簧;缓冲块82沿压辊6的向下移动方向设有与压辊6的辊芯相抵触的斜面,缓冲块82的斜面凸出设置有若干个沿缓冲块82的斜面方向排布的弹性凸起821,弹性凸起821为橡胶材质,相邻弹性凸起821之间的距离沿缓冲块82的斜面方向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如图2所示,导杆8的侧壁设有限位块9,限位块9的最低端高于缓冲块82的最低端,限位块9的侧壁固定有连接板91,导杆8的侧壁开设有沿竖直方向等距排布的限位孔92,限位孔92通过连接板91所穿设的螺栓与连接板91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管生产流水线,其特征是:包括箱座(1)和电机(4);所述箱座(1)设有至少两个由电机(4)驱动同向转动的主动辊(5),所述箱座(1)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根导杆(8),两组所述导杆(8)之间设有沿靠近或远离主动辊(5)方向移动的压辊(6),所述压辊(6)的轴线与所述主动辊(5)的轴线平行且压辊(6)位于主动辊(5)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管生产流水线,其特征是:包括箱座(1)和电机(4);所述箱座(1)设有至少两个由电机(4)驱动同向转动的主动辊(5),所述箱座(1)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根导杆(8),两组所述导杆(8)之间设有沿靠近或远离主动辊(5)方向移动的压辊(6),所述压辊(6)的轴线与所述主动辊(5)的轴线平行且压辊(6)位于主动辊(5)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管生产流水线,其特征是:所述导杆(8)竖直固定于所述箱座(1)的上端面,所述箱座(1)设有至少一个气缸(7),所述气缸(7)的缸体固定于箱座(1),所述气缸(7)的活塞杆固定有开口向上且承托所述压辊(6)的辊芯的托撑(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管生产流水线,其特征是:至少一个所述导杆(8)的侧壁设有阻挡于压辊(6)的辊芯的移动路径上的限位块(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管生产流水线,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9)设有位于压辊(6)的辊芯的移动路径上且控制气缸(7)启闭的接触开关(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明李慧琳母宣贻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福源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