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05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包括座体、升降板、浮动结构和可视结构,座体安装至道路低洼处,座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的上端设有安装孔,下端设有过水孔;升降板收容至容纳腔内,且可自安装孔伸出至容纳腔外;浮动结构连接升降板,以在容纳腔内的液面升高至不同的预设水位时,带动升降板伸出安装孔至不同的高度值;可视结构设于座体,用以感测并显示升降板的高度值。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随着道路低洼处内液面的升高,浮动结构带动升降板向上活动至安装孔外,升降板在座体外的伸出高度,也即等同于液面距基准面的高度;可视结构感测并显示升降板的伸出高度,可供无人驾驶车辆直观识别,从而可快速获知该道路低洼的深度。

Depth identification device for unmanned dr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一般集成有车载传感系统,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来感知道路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自动规划行车路线,使得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直至到达预定目标。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可精准识别突出于地面的障碍物,但对于道路低洼处的识别效果不佳;而且,当道路低洼内聚积有积水时,无人驾驶汽车无法快速获知该道路低洼的深度,直接驶过容易溅射污水,甚至卡绊底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无人驾驶车辆对道路低洼处的深度无法识别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包括:座体,用于安装至道路低洼处,所述座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端设有安装孔,下端设有过水孔;升降板,收容至所述容纳腔内,且可自所述安装孔伸出至所述容纳腔外;浮动结构,连接所述升降板,以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液面升高至不同的预设水位时,带动所述升降板伸出所述安装孔至不同的高度值;以及,可视结构,设于所述座体,用以感测并显示所述升降板的高度值。可选地,所述可视结构包括:多个调节支路,沿上下向间隔设于所述升降板,所述调节支路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两个接入端分别显露于所述升降板的相对两侧;以及,电源支路,包括设于所述座体的电源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升降板的上端的显示组件,所述电源支路的两个连接端对应所述升降板的相对两侧而显露于所述安装孔,以在所述升降板伸出所述安装孔时,所述电源支路接入对应的所述调节支路而构成通路,供所述显示组件输出对应的高度信息。可选地,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至少显露在所述座体的上端面的光伏电池板、以及与所述光伏电池板电性连接的蓄电池。可选地,所述显示组件包括LED灯或者LED显示屏。可选地,所述浮动结构包括:安装板,沿上下向活动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下腔室;以及,浮动块,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可选地,所述浮动结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浮动块之间;其中,所述缓冲件为弹簧件或者气囊。可选地,所述容纳腔的侧壁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板对应所述滑槽处凸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可选地,所述上腔室的内腔壁朝向所述升降板凸设形成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上设有防水结构;其中,所述防水结构为布设于所述环形台阶上的干燥剂、和/或形成在所述环形台阶的内环面的防水挡圈。可选地,所述升降板的制成材质为橡胶材质。可选地,所述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安装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座体的上端,以具有盖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关闭状态、以及打开所述安装孔的打开状态;以及,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盖板的安装端,用以将所述盖板自所述打开状态复位至所述关闭状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针对聚集有积水的道路低洼处,随着液面的升高,浮动结构带动升降板向上活动至安装孔外,升降板在座体外的伸出高度,也即等同于液面距基准面的高度;接着,通过可视结构感测并显示升降板的伸出高度,可供无人驾驶车辆直观识别,从而可快速获知该道路低洼的深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纵剖示意图,其中,升降板未伸出所述安装孔;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的纵剖示意图,其中,升降板伸出所述安装孔;图5为图1中可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33缓冲件1座体4可视结构11容纳腔41调节件12安装孔42电源组件13过水孔421光伏电池板14滑槽43显示组件15环形台阶44第一触点2升降板45第二触点3浮动结构51干燥剂31安装板52防水挡圈311滑块61盖板32浮动块62弹性复位件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一般集成有车载传感系统,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来感知道路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自动规划行车路线,使得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直至到达预定目标。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可精准识别突出于地面的障碍物,但对于道路低洼处的识别效果不佳;而且,当道路低洼内聚积有积水时,无人驾驶汽车无法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座体,用于安装至道路低洼处,所述座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端设有安装孔,下端设有过水孔;/n升降板,收容至所述容纳腔内,且可自所述安装孔伸出至所述容纳腔外;/n浮动结构,连接所述升降板,以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液面升高至不同的预设水位时,带动所述升降板伸出所述安装孔至不同的高度值;以及,/n可视结构,设于所述座体,用以感测并显示所述升降板的高度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用于安装至道路低洼处,所述座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上端设有安装孔,下端设有过水孔;
升降板,收容至所述容纳腔内,且可自所述安装孔伸出至所述容纳腔外;
浮动结构,连接所述升降板,以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液面升高至不同的预设水位时,带动所述升降板伸出所述安装孔至不同的高度值;以及,
可视结构,设于所述座体,用以感测并显示所述升降板的高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结构包括:
多个调节支路,沿上下向间隔设于所述升降板,所述调节支路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两个接入端分别显露于所述升降板的相对两侧;以及,
电源支路,包括设于所述座体的电源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升降板的上端的显示组件,所述电源支路的两个连接端对应所述升降板的相对两侧而显露于所述安装孔,以在所述升降板伸出所述安装孔时,所述电源支路接入对应的所述调节支路而构成通路,供所述显示组件输出对应的高度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至少显露在所述座体的上端面的光伏电池板、以及与所述光伏电池板电性连接的蓄电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LED灯或者LED显示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用深度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伟刘祯程清思万锐石大排薛君尧杜聪聪陈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