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00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包括支架主体、固定夹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面上端中部内嵌有红外线感应模块,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面上端内嵌有充电线圈,所述支架主体的后端面上端中部内嵌有触摸感应模块,所述支架主体的左右两侧底端转动设有第一夹臂支架和第二夹臂支架,所述第一夹臂支架通过传动扇形齿片与第二齿轮左下方侧壁啮合,所述第二夹臂支架通过传动扇形齿片与第三齿轮右下方侧壁啮合,所述红外线感应模块和触摸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马达和充电线圈均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车载自动装夹电子产品,并可以进行无线充电。

Mobile stand wireless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车载自动装夹并可以进行无线充电相关
,具体为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无线充电技术逐渐应用到我们身边的电子产品上,最常见的就是手机、平板电脑的无线充电技术,改变了传统采用插孔式充电的方式,提高了充电的效率;目前,一般的无线充电基本时采用的静态放置的方式,也就是说通常静止放置在摆放台上使用,待充电的电子产品贴放在充电座上即可充电,但是无法实现夹持待充电产品,无法安装在车子的排风口上使用,既不便于驾驶过程中充电,也不便于驾驶过程自动夹持和拿取电子产品,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了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包括支架主体、固定夹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支架主体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球头夹持座,所述固定夹的一侧设有万向转动球,所述万向转动球与球头夹持座的内腔转动套接,且球头夹持座的外壁通过外螺纹套接有可锁紧万向转动球的锁紧螺母,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面上端中部内嵌有红外线感应模块,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面上端内嵌有充电线圈,所述支架主体的后端面上端中部内嵌有触摸感应模块,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后端面上端左侧倾斜45度设有马达,所述马达通过动力轴连接有位于马达右下方的锥齿轮,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后端面转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后端面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下方,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支架主体的左右两侧底端转动设有第一夹臂支架和第二夹臂支架,所述第一夹臂支架和第二夹臂支架左右对称分布,且相对侧壁中段位置均连接有传动扇形齿片,所述第一夹臂支架通过传动扇形齿片与第二齿轮左下方侧壁啮合,所述第二夹臂支架通过传动扇形齿片与第三齿轮右下方侧壁啮合,所述红外线感应模块和触摸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马达和充电线圈均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面贴设有镜片。优选的,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面底端面固定设有底托支架,所述底托支架的上端面贴设有底托硅胶垫。优选的,所述支架主体的内腔顶部中心设有续电电容,所述续电电容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端口双向连接。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导线外接有车载充电插头,且数据处理模块内嵌于支架主体内腔底端侧壁。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臂支架和第二夹臂支架的顶端相对侧壁贴设有夹臂硅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能够实现车载自动装夹电子产品,用手或待夹持电子产品及其它需要夹持的物品靠近红外线感应模块,即可自动控制第一夹臂支架和第二夹臂支架打开,把电子产品或其它需要夹持的物品放在底托支架上,即可夹紧电子产品或者其他待夹持物品,通过充电线圈来自动与电子产品或者其他待夹持物品识别是否支持无线充电,通过用手触摸触摸感应模块,即可自动控制第一夹臂支架和第二夹臂支架打开,便于取走物品,操作简单方便。2.本技术,当使用时如遇到停电,通过续电电容为数据处理模块供电,然后数据处理模块会控制马达转动,控制带动第一夹臂支架和第二夹臂支架打开,实现在断电状态下,打开第一夹臂支架和第二夹臂支架,取出物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侧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右侧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主体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主体的内部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结构框图。图中:1、支架主体;11、红外线感应模块;12、第一夹臂支架;13、夹臂硅胶垫;14、第二夹臂支架;15、镜片;16、底托硅胶垫;17、底托支架;18、锁紧螺母;19、球头夹持座;110、触摸感应模块;2、固定夹;21、万向转动球;3、充电线圈;4、续电电容;5、第二齿轮;6、马达;7、锥齿轮;8、第一齿轮;9、第三齿轮;10、数据处理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了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包括支架主体1、固定夹2和数据处理模块10,支架主体1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球头夹持座19,固定夹2的一侧设有万向转动球21,万向转动球21与球头夹持座19的内腔转动套接,且球头夹持座19的外壁通过外螺纹套接有可锁紧万向转动球21的锁紧螺母18,支架主体1的前端面上端中部内嵌有红外线感应模块11,支架主体1的前端面上端内嵌有充电线圈3,支架主体1的后端面上端中部内嵌有触摸感应模块110,支架主体1的内腔后端面上端左侧倾斜45度设有马达6,马达6通过动力轴连接有位于马达6右下方的锥齿轮7,支架主体1的内腔后端面转动设有第一齿轮8,第一齿轮8与锥齿轮7相互啮合,支架主体1的内腔后端面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设有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9,第三齿轮9位于第一齿轮8的下方,且相互啮合,第二齿轮5与第三齿轮9相互啮合,支架主体1的左右两侧底端转动设有第一夹臂支架12和第二夹臂支架14,第一夹臂支架12和第二夹臂支架14左右对称分布,且相对侧壁中段位置均连接有传动扇形齿片,第一夹臂支架12通过传动扇形齿片与第二齿轮5左下方侧壁啮合,第二夹臂支架14通过传动扇形齿片与第三齿轮9右下方侧壁啮合,红外线感应模块11和触摸感应模块110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10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马达6和充电线圈3均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10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其中,支架主体1的前端面贴设有镜片15,镜片15可用于日常观察面容使用;支架主体1的前端面底端面固定设有底托支架17,底托支架17的上端面贴设有底托硅胶垫16,通过设置底托硅胶垫16,既防滑,又能防止电子产品或者其他待夹持物品表面被刮伤。本实施例中,首先将支架主体1通过固定夹2固定在车子的空调排风口位置,通过转动拧松锁紧螺母18,然后转动调节万向转动球21,再通过锁紧螺母18把万向转动球21锁紧在球头夹持座19上,可通过调节万向转动球21来调整支架主体1的角度位置;支架主体1通电后,数据处理模块10会控制马达6转动,通过锥齿轮7带动第一齿轮8顺时针转动,第三齿轮9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5顺时针转动,通过传动扇形齿片分别带动第一夹臂支架12和第二夹臂支架14闭合起来,如是闭合状态则不会动,当需要使用夹持电子产品时,用手或待夹持电子产品及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包括支架主体(1)、固定夹(2)和数据处理模块(10),所述支架主体(1)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球头夹持座(19),所述固定夹(2)的一侧设有万向转动球(21),所述万向转动球(21)与球头夹持座(19)的内腔转动套接,且球头夹持座(19)的外壁通过外螺纹套接有可锁紧万向转动球(21)的锁紧螺母(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前端面上端中部内嵌有红外线感应模块(11),所述支架主体(1)的前端面上端内嵌有充电线圈(3),所述支架主体(1)的后端面上端中部内嵌有触摸感应模块(110),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腔后端面上端左侧倾斜45度设有马达(6),所述马达(6)通过动力轴连接有位于马达(6)右下方的锥齿轮(7),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腔后端面转动设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与锥齿轮(7)相互啮合,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腔后端面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设有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9),所述第三齿轮(9)位于第一齿轮(8)的下方,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5)与第三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支架主体(1)的左右两侧底端转动设有第一夹臂支架(12)和第二夹臂支架(14),所述第一夹臂支架(12)和第二夹臂支架(14)左右对称分布,且相对侧壁中段位置均连接有传动扇形齿片,所述第一夹臂支架(12)通过传动扇形齿片与第二齿轮(5)左下方侧壁啮合,所述第二夹臂支架(14)通过传动扇形齿片与第三齿轮(9)右下方侧壁啮合,所述红外线感应模块(11)和触摸感应模块(110)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10)的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所述马达(6)和充电线圈(3)均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10)的信号输出端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器,包括支架主体(1)、固定夹(2)和数据处理模块(10),所述支架主体(1)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球头夹持座(19),所述固定夹(2)的一侧设有万向转动球(21),所述万向转动球(21)与球头夹持座(19)的内腔转动套接,且球头夹持座(19)的外壁通过外螺纹套接有可锁紧万向转动球(21)的锁紧螺母(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的前端面上端中部内嵌有红外线感应模块(11),所述支架主体(1)的前端面上端内嵌有充电线圈(3),所述支架主体(1)的后端面上端中部内嵌有触摸感应模块(110),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腔后端面上端左侧倾斜45度设有马达(6),所述马达(6)通过动力轴连接有位于马达(6)右下方的锥齿轮(7),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腔后端面转动设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与锥齿轮(7)相互啮合,所述支架主体(1)的内腔后端面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设有第二齿轮(5)和第三齿轮(9),所述第三齿轮(9)位于第一齿轮(8)的下方,且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5)与第三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支架主体(1)的左右两侧底端转动设有第一夹臂支架(12)和第二夹臂支架(14),所述第一夹臂支架(12)和第二夹臂支架(14)左右对称分布,且相对侧壁中段位置均连接有传动扇形齿片,所述第一夹臂支架(12)通过传动扇形齿片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兴慧程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兴创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