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03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控制阀,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子部件、定子部件和齿轮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轴部与所述转子部件的轴孔部套设,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子部件通过连接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键的径向外缘部与所述轴孔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的外缘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孔部的内缘部的直径;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连接轴部与所述齿轮传动部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式控制阀,能降低驱动组件与齿轮传动部件之间的卡死隐患。

A rotary control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流路控制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控制阀。
技术介绍
在流路控制系统中使用旋转式控制阀产品较为普遍,如在大型商用制冷系统中,多采用旋转式控制阀来实现系统流路的切换。应用中较常用的旋转式换向阀主要包括驱动组件和阀组件两部分,驱动组件包括转子部件、定子部件及齿轮传动部件;阀组件包括阀体部件和阀芯部件,阀芯部件设置于阀体部件的阀腔,转子部件能通过齿轮传动部件驱动阀芯部件的旋转阀芯转动。上述旋转式控制阀,转子部件与齿轮传动部件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是需要关注的,如何降低因各零部件加工/装配偏差累积,而造成对驱动组件与齿轮传动部件转动连接不灵活甚至卡死的隐患,是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控制阀,通过优化设计以减少各零部件加工/装配偏差的累积,降低驱动组件与齿轮传动部件之间转动连接的卡死风险。本技术提供的旋转式控制阀,包括驱动组件和阀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子部件、定子部件和齿轮传动部件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阀体部件和阀芯部件,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轴部,所述转子部件的轴孔部套设所述第一连接轴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子部件通过连接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键的径向外缘部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的轴孔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的外缘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孔部的内缘部的直径;第二连接轴部,所述第二连接轴部与所述齿轮传动部件转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旋转式控制阀,由于连接键的径向外缘部与第一连接轴部的轴孔部之间具有间隙,第一连接轴部的外缘部的直径小于轴孔部的内缘部的直径,在装配时,连接件能相对于转子部件进行径向位移调整,减少了零部件加工/装配的累积误差的影响,降低了驱动组件与齿轮传动部件之间的卡死风险。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给出的一种旋转式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旋转式控制阀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3:图1旋转式控制阀的转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3转子部件的上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图3转子部件的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图1旋转式控制阀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图1旋转式控制阀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1中Q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1-图8中的标记符号说明:1-驱动组件;11-转子部件;111-上构件;1111-上轴部、1112-盘部;1113-第一上轴部、1114-第二上轴部;1115-上台阶面;112-下构件;113-转子基部、114-下轴部;1141-第一下轴部、1142-第二下轴部;1143-轴孔部、1144-键槽部;1145-键槽部底面;1146-内缘部、1147-下台阶面;12-定子部件;13-齿轮传动部件;131-中心齿轮、1311-连接孔部;132-环形齿轮、133-行星齿轮;14-连接件;141-第一连接轴部、142-第二连接轴部;143-连接键,144-径向外缘部;145-外缘部;15-罩体、151-内腔;16-盖体,161-轴承座部;17-驱动轴;18-固定架;181-盘状固定部、182-凸环部、183-底部;19A-下轴承、19B-上轴承;2-阀组件;21-阀体部件;211-阀本体;2111-第一流路端口、2112-第二流路端口;2113-第三流路端口、2114-第四流路端口;212-阀上盖、213-阀底座;22-阀芯部件;221-旋转阀芯;2211-第一流道、2212-第二流道;23-阀腔;3-电气控制组件;31-电气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是附图中所示的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本文所采用的方位词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给出的一种旋转式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旋转式控制阀外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旋转式控制阀包括驱动组件1、阀组件2及电气控制组件3三个部分。驱动组件1包括由罩体15和盖体16组成的内腔151。固定架18固定在内腔151,并将内腔151分割成上腔和下腔。在上腔中设置有转子部件11和定子部件12,在下腔中设置有齿轮传动部件13。定子部件12固定在罩体15上。罩体15与盖体16固定连接。图3为图1旋转式控制阀的转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为转子部件的上构件和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转子部件11为中空的分体结构,包括上构件111和下构件112。上构件111包括上轴部1111和盘部1112。上轴部1111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上轴部1113和第二上轴部1114,第一上轴部1113与第二上轴部1114之间形成上台阶面1115。下构件112包括一体加工成型的筒状转子基部113和下轴部114。转子基部113与定子部件12的定子配合设置,可以在电磁力驱动下使转子部件11旋转。下轴部114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下轴部1141和第二下轴部1142,第一下轴部1141与第二下轴部1142之间形成下台阶面1147。为减少转子部件11的体积及旋转可靠性,转子基部113与盘部1112通过焊接固定,使转子部件11形成中空的整体结构。当然,作为技术延伸和替代,转子基部113也可以设置在上构件111上,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图7为本实施例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并结合图1。固定架18包括盘状固定部181和凸环部182。盘状固定部181与罩体15固定连接,下轴承19A设置于凸环部182与转子部件11的下构件112的第二下轴部1142之间。下轴承19A的外圈与凸环部182的内缘配合,下轴承19A的内圈与第二下轴部1142的外缘配合,下台阶面1147与下轴承19A的上端部抵接,凸环部182的底部183与下轴承19A的下端部抵接。盖体16大致呈盘状结构(见图1),包括环状的轴承座部161。上轴承19B设置与轴承座部161与转子部件11的上构件111的第二上轴部1114之间。上轴承19B的外圈与轴承座部161的内缘配合,上轴承19B的内圈与第二上轴部1114的外缘配合,上台阶面1115与上轴承19B的下端部抵接,轴承座部161的底部与上轴承19B的上端部抵接。上述结构的设置,使驱动组件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控制阀,包括驱动组件和阀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子部件、定子部件和齿轮传动部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阀体部件和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子部件通过连接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n第一连接轴部,所述转子部件的轴孔部套设所述第一连接轴部,所述连接键的径向外缘部与所述轴孔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的外缘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孔部的内缘部的直径;/n第二连接轴部,所述第二连接轴部与所述齿轮传动部件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控制阀,包括驱动组件和阀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子部件、定子部件和齿轮传动部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阀体部件和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子部件通过连接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轴部,所述转子部件的轴孔部套设所述第一连接轴部,所述连接键的径向外缘部与所述轴孔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连接轴部的外缘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孔部的内缘部的直径;
第二连接轴部,所述第二连接轴部与所述齿轮传动部件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件包括上构件和下构件,所述上构件包括上轴部,所述下构件包括下轴部,所述轴孔部设置于所述下轴部,所述轴孔部包括键槽部,所述连接键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键部分位于所述键槽部,所述连接键的径向外缘部与所述键槽部的径向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件包括筒状的转子基部,所述转子基部与所述上轴部或与所述下轴部一体加工成型,所述上构件与所述下构件焊接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齿轮传动部件包括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环形齿轮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子部件通过下轴承设置于所述固定架,所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中心齿轮包括连接孔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