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燃料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20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体燃料燃烧装置,目的是减少在熄火或预热时由未燃气体产生的臭气。该液体燃料燃烧装置利用电磁泵3将盛油盘2内的液体燃料供给燃烧装置5以进行燃烧,在熄火时,借助与柱塞9连接的杆17将电磁泵3内的排出阀10打开,从而使喷射管4a内的液体燃料利用喷射管4a和盛油盘2的油面之间的落差回流到盛油盘2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燃烧部供给液体燃料、经过气化后再燃烧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图11是以往的石油风扇加热器等所采用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的断面图。由补充液体燃料的盒式储油罐1、和设在该储油罐1之下的能按一定的量储存液体燃料的盛油盘2、和载置于该盛油盘上部的电磁泵3、和与该电磁泵3连接的供油管4和喷射管4a向燃烧装置5供给燃料。另外,在燃烧装置5的下部设有由马达6a和风扇6b构成的用于供给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的燃烧用送风机6、和与该送风机6接合的转数传感器7,燃烧用送风机6送出的风经由送风管8被送到燃烧装置5。现在说明以往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的动作。首先,由电磁泵3和燃烧用送风机根据每个燃烧阶段按适当比例向燃烧装置5供给燃烧所必需的燃料和空气。以下说明上述供给动作。如图11所示,通过驱动由内部具有吸入阀16的柱塞9和与该柱塞9的上部连接设置的排出阀10构成的电磁泵3从盛油盘2吸取燃料,通过供油管4后,从设在供油管4顶端的由细管构成的喷射管4a将燃料供给燃烧装置5。用设在燃烧用送风机6的风扇6b上的转数传感器7检测风扇6b的转数,根据燃烧的阶段使上述转数被控制在规定的转数,从而使燃烧用空气按必要的送风量,通过送风管8被送到燃烧装置5。以下说明燃烧装置5的动作。在燃烧装置5中,从喷射管4a供给的燃料与被电热器12加热了的气化筒13的内面接触並气化,另一方面,燃烧用空气也同时从喷射管4a的周围被送出,因而在气化面上迅速混合,在从上部的燃烧器头14的火焰口14a被喷出时,由点火火花塞11所放出的电火花点火並燃烧。此外,在熄火时,在关闭运转开关的同时电磁泵3停止运转,燃料的供给也停止。但燃烧用送风机6还要在关闭开关后继续运转约2分钟(称为“延时送风”),以冷却喷射管4a和燃烧装置5。根据以往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当电磁泵3处于关闭状态时,虽然排出阀10关闭以停止供给燃料,但喷射管4a内的液体燃料不能回流。由于采用了这样的结构,使喷射管4a内的液体燃料依然留存在那里。为此,熄火时需要对喷射管4a进行冷却,不然,在气化筒13的余热的作用下会使留存在喷射管4a内的液体燃料的温度上升,並滴落到气化筒13内蒸发,从而散发出强烈的气味。特别是在熄火后立即从插座上拔掉插销而不进行“延时送风”时,会明显地散发出气味。本专利技术是为克服上述问题而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熄火时能减轻臭味、而且在移动本体时不必等侯气化筒的冷却而能立即进行移动的、使用方便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燃烧装置具有通过柱塞的上下振动使吸入阀和排出阀交替开关以进行燃料供给的电磁泵,熄火时能使柱塞处在与通常运转时的柱塞的振动位置不同的位置上,同时,在上述柱塞上设置能推开上述排出阀10的杆。此外,还具有用于控制电磁泵运转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在熄火后能通过逐渐升高对电磁泵的外加电压而使柱塞慢慢移动以打开上述排出阀。此外,上述供油管的一部分配置在比盛油盘的设定油面靠下的地方。另外,上述控制电路能在预热或预热待命时也使上述排出阀开放。本专利技术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由于在熄火时能使电磁泵的排出阀打开,从而能使液体燃料从喷射管返回盛油盘,因而避免了燃料在喷射管内蒸发,这样就使熄火时极少产生臭气。此外,由于在延时送风进行得不充分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由于热膨胀而引起的燃料滴落,所以不会产生臭气和蒸汽。而且,在燃烧装置进行预热或预热待命时也能防止燃料在喷射管内蒸发,所以不会产生臭气。以下简要说明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液体燃料燃烧装置的电路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中的电磁泵的未通电状态的断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中的电磁泵的运转状态的断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中的电磁泵的连续未通电状态的断面图。图6是对本专利技术与以往液体燃料燃烧装置在熄火时产生未燃气体浓度进行比较的图。图7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中对电磁泵外加电压的状态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中的电磁泵的未通电状态的断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中的电磁泵的运转状态的断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图11是以往的液体燃料燃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在图1中,1是盒式储油罐,2是盛油盘,3是电磁泵,它载置于盛油盘2的上面。电磁泵3的上部的排出口与供油管4连接,在该供油管4的顶端有喷射管4a被配设成对着气化筒13的喷嘴13a的中央。5是燃烧装置,是将气化后的液体燃料形成为混合气再在燃烧头14进行燃烧的装置,具有与图11相同的构成。在燃烧装置5的下部设有燃烧用送风机6,从此将燃烧用一次空气通过送风管8送到气化筒13内。为使该一次空气高速流过喷射管4a的周围而使送风管8与上述喷嘴13a接通。此外,在燃烧用送风机6的风扇6b的上部设有用于检测风扇转数的转数传感器7。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上述电磁泵3的构造。在图1中,9是柱塞,在其内部设有在通常靠弹簧25的施力而关闭着的吸入阀16。柱塞的中央构成为液体燃料的通路,能使燃料从下部向上部流。在该柱塞9上与其共为一体地固定着杆17,该杆17的顶端延伸到排出阀10的下部附近。柱塞9的周围被管状的管体18包围,柱塞9与管体18构成的间隙非常窄。管体18的下部连接着吸入管19,在吸入管19的入口设置了双层网状过滤器20。还设有覆盖着吸入管19和网状过滤器20的水分离过滤器21。在管体18的外周装有线圈22。15、23、24是弹簧,15是为使柱塞9被向上推动而施力的弹簧,23是为使柱塞9被向下推动而施力的弹簧,24是分别按压排出阀10的弹簧。图2是控制上述燃烧装置的电路图。图中,29是运转开关,30是具有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出、入电路、定时器等的微型计算机,31是接在计算机输出侧的驱动部,另外,在驱动部31上分别连接着电热器12、燃烧用送风机6和点火火花塞11。33是向电磁泵3供给24V直流电的额定电压电源,34是根据来自微型计算机30的信号来驱动电磁泵3的半导体。这样便由上述微型计算机30、额定电源电源33和半导体34构成了电磁泵3的控制电路。以下说明第1实施例的动作。首先,盒式储油罐1的液体燃料向盛油盘2流出,当流到一定高度时,根据来自油面传感器(图未示出)的信号,进入可以运转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打开运转开关29使微型计算机30发出向电热器12通电的指示,从而使气化筒13得到加热,当气化筒13达到可以气化的温度时便进入点火状态。进入点火状态后,由燃烧用送风机6经过一定时间运转进行预清洗后,在点火火花塞11通电的同时电磁泵3开始运转。如图1所示,电磁泵3通过柱塞9的上下移动使吸入阀16和排出阀10这2个阀交替地开关,並借此将燃料从盛油盘2内抽出,送到供油管4中。也就是说,当向线圈22外加脉冲电压时柱塞9便向上移动,这时,吸入阀16处于关闭状态而排出阀10开放,燃料便被送往供油管4。当脉冲电压断开时,在支承柱塞9的弹簧23的力的作用下,柱塞9返回下方,杆17也下降。这时由于吸入阀16开放、排出阀10关闭,燃料不作回流,暂时停顿,然后燃料从盛油盘2经过吸入管19流入柱塞9内。通过上述动作的反复,使燃料大体是连续地流向供油管4。然后,当关闭运转开关29时,微型计算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燃料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种液体燃料燃烧装置包括:将液体燃料储存到设定油面的盛油盘,和从上述盛油盘将液体燃料抽出后通过供油管和喷射管供到燃烧装置的电磁泵,和控制上述电磁泵的运转的控制电路;上述电磁泵具有借助外加来自上述控制电路的脉冲电压进行上下移动的柱塞,和借助上述柱塞的上下移动交替地开放、关闭的吸入阀和排出阀,和连接在上述柱塞上的杆;在熄火时,通过使上述柱塞作比运转时更大的移动而使上述排出阀被杆推开,从而使喷射管内的液体燃料能回流到盛油盘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崎信广笠田利雄原英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