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赤拟谷盗诱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109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赤拟谷盗诱集剂,所述赤拟谷盗诱集剂包括主诱导剂以及辅助诱导剂,其中,所述辅助诱导剂包括己酸、苯甲醛、己醇、辛酸、2‑庚酮以及1‑辛烯‑3‑醇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用己酸、苯甲醛、己醇、辛酸、2‑庚酮以及1‑辛烯‑3‑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辅助诱导剂与主诱导剂搭配使用,在不需要大幅增加主诱导剂使用量的前提下,能够显著提高诱集剂中对赤拟谷盗具有具有诱集效果的气味浓度,改善了诱集剂对赤拟谷盗的诱集效果。

A kind of attract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赤拟谷盗诱集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存储
,特别涉及储粮害虫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赤拟谷盗诱集剂。
技术介绍
储粮害虫习性防治是利用害虫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如机械、光照、温度、化学物质、气味等的反应诱集害虫的方法。用某种物质气味对储粮害虫进行诱集也是习性防治方法之一。目前利用物质气味诱集储粮害虫,都是采用含有某种储粮害虫喜爱的某种特殊的气味成分物料(通常为可食用物质)来诱集储粮害虫。不同储粮害虫的种类会受到不同特殊气味的引诱。但是,一般物料气味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而起到诱集储粮害虫作用的可能是物质其中一种或者多种特殊气味物质,如果物料中所含储粮害虫所喜爱的气味成分量较少,则诱集效果受到影响。因此,目前都是采用含有某种储粮害虫喜爱的某种特殊的气味成分物料(通常为可食用物质)来诱集储粮害虫,会因所含储粮害虫喜爱的某种或某几种气味成分较少而影响诱集效果。而为提高诱集效果,通常的做法是增加用于诱集害虫的物料的使用量,但是物料使用量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诱集效果的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赤拟谷盗诱集剂,旨在改善诱集剂对赤拟谷盗的诱集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赤拟谷盗诱集剂,包括主诱导剂以及辅助诱导剂,其中,所述辅助诱导剂包括己酸、苯甲醛、己醇、辛酸、2-庚酮以及1-辛烯-3-醇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主诱导剂和所述辅助诱导剂的质量百分比对应为98.85~99.5%和0.5~1.15%。可选地,所述主诱导剂包括小麦制品、淀粉、大米粉、槐豆粉、燕麦片、整粒槐豆、稻米油以及糙米粉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小麦制品包括小麦细麸皮、小麦粗麸皮、面粉、全小麦粉、整粒小麦、小麦胚和芽麦粉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主诱导剂为小麦麸皮,所述小麦麸皮的粒径为50~100目。可选地,所述辅助诱导剂为己酸、苯甲醛或2-庚酮,且所述主诱导剂和所述辅助诱导剂的质量百分比对应为98.85~99.25%和0.75~1.15%。可选地,所述辅助诱导剂为己醇或辛酸,且所述主诱导剂和所述辅助诱导剂的质量百分比对应为99~99.5%和0.5~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选用己酸、苯甲醛、己醇、辛酸、2-庚酮以及1-辛烯-3-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辅助诱导剂与主诱导剂搭配使用,在不需要大幅增加主诱导剂使用量的前提下,能够显著提高诱集剂中对赤拟谷盗具有诱集效果的气味浓度,改善了诱集剂对赤拟谷盗的诱集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改善诱集剂对赤拟谷盗的诱集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赤拟谷盗诱集剂,通过搭配一种或多种对赤拟谷盗具有诱集效果的气味成分物质作为辅助诱导剂,改善了诱集剂对赤拟谷盗的诱集效果,在此构思下,通过对30多种物料进行诱集赤拟谷盗的诱集效果测试,确定具有诱集效果的物料,然后对其气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对赤拟谷盗具有较佳诱集效果的物料含有大量的气味成分,通过筛选并验证出对赤拟谷盗具有较好诱集效果为己酸、苯甲醛、己醇、辛酸、2-庚酮和1-辛烯-3-醇等六种气味成分,并与通常用于诱集的物料(通常为可食用物质)进行复配,得到诱集率较高的诱集剂。在专利技术提供的赤拟谷盗诱集剂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赤拟谷盗诱集剂包括主诱导剂以及辅助诱导剂,其中,所述辅助诱导剂包括己酸、苯甲醛、己醇、辛酸、2-庚酮以及1-辛烯-3-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辅助诱导剂既可以是上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其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经过诱集试验验证,添加一种或多种组分都可以起到较好的诱集效果,考虑到简化配方以便于诱集剂的配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均以选取单一组分作为所述辅助诱导剂为例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选用己酸、苯甲醛、己醇、辛酸、2-庚酮以及1-辛烯-3-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辅助诱导剂与主诱导剂搭配使用,在不需要大幅增加主诱导剂使用量的前提下,能够显著提高诱集剂中对赤拟谷盗具有具有诱集效果的气味浓度,对赤拟谷盗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提高了诱集剂对赤拟谷盗的诱集率,而且还减少了主诱导剂使用量的不必要增加,有利于降低原料成本。由于所述赤拟谷盗诱导剂中对赤拟谷盗起到主要引诱作用的气味是由所述主诱导剂散发的,而所述辅助诱导剂则是辅助增强该对赤拟谷盗具有引诱效果的气味浓度,因此,所述辅助诱导剂的添加量不需要太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诱导剂和所述辅助诱导剂的质量百分比对应为98.85~99.5%和0.5~1.15%。在此配比下获得的赤拟谷盗诱集剂,即能保证对赤拟谷盗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又能避免辅助诱导剂添加量过多而掩盖所述主诱导剂的气味,影响诱集效果。所述主诱导剂作为诱集剂中的主要成分,通常可选用可食用的物质,例如粮食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诱导剂包括小麦制品、淀粉、大米粉、槐豆粉、燕麦片、整粒槐豆、稻米油以及糙米粉中的至少一种,既可以是上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其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经过诱集试验验证,以一种或多种组分作为所述主诱导剂,都可以起到较好的诱集效果,考虑到简化配方以便于诱集剂的配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均以选取单一组分作为所述辅助诱导剂为例进行说明。进一步地,在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选用小麦制品作为所述主诱导剂,得到的诱集剂对赤拟谷盗具有更佳的诱集效果,所述小麦制品可以选用小麦细麸皮、小麦粗麸皮、面粉、全小麦粉、整粒小麦、小麦胚和芽麦粉中的至少一种,既可以是上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其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更优选为单一组分,配方更为简单,便于实施。更进一步地,所述主诱导剂更优选为小麦细麸皮,且所述小麦细麸皮的粒径为50~100目。而小麦细麸皮的气味对赤拟谷盗具有更加良好的引诱效果,且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在无需与其他主诱导剂复配的前提下,对赤拟谷盗的绝对诱集率达到68%,相对诱集率达到36%。所述主诱导剂和所述辅助诱导剂的搭配方式有多种,在配制时,将所述主诱导剂和辅助诱导剂充分混合均匀即可,当选用不同物质作为所述主诱导剂时,可根据所述主诱导剂的气味成分种类和含量来对应选择辅助诱导剂,所述辅助诱导剂所选用的物质、以及或者对应调整所述主诱导剂和辅助诱导剂的添加量也可以对应调整,以得出具有较佳诱集率的诱集剂。对上述所有可以作为所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赤拟谷盗诱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诱导剂以及辅助诱导剂,其中,所述辅助诱导剂包括己酸、苯甲醛、己醇、辛酸、2-庚酮以及1-辛烯-3-醇中的至少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赤拟谷盗诱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诱导剂以及辅助诱导剂,其中,所述辅助诱导剂包括己酸、苯甲醛、己醇、辛酸、2-庚酮以及1-辛烯-3-醇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拟谷盗诱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诱导剂和所述辅助诱导剂的质量百分比对应为98.85~99.5%和0.5~1.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拟谷盗诱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诱导剂包括小麦制品、淀粉、大米粉、槐豆粉、燕麦片、整粒槐豆、稻米油以及糙米粉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赤拟谷盗诱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制品包括小麦细麸皮、小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建肖安红郑联合李豫强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粮油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