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床 高、低温回料管给煤系统。
技术介绍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煤粒径主要分布在1 10mm之间,锅炉的入炉燃 料只能从炉膛的侧墙滑入炉膛,存在较大燃煤颗粒在炉膛内部的扩散问 题。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的增加,炉膛截面积相应增加,燃煤在炉膛 内部的扩散能力有限,不利于燃料在炉膛内的燃烧。为了解决大型CFB锅 炉炉内燃料扩散问题,通常需要增加锅炉的给煤口数;但是,增加锅炉给 煤口数往往需要增加炉膛的开口,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压力相对较 高,炉膛开口过多容易导致炉膛的泄漏问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温度相对于煤粉炉低得多,炉膛内部的热流密 度相应较低,大型CFB锅炉炉内受热面的布置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 题,通常在炉膛外部的灰循环回路中设置外置床,其中布置一定量的受热 面以补偿炉内受热面布置不足的问题。此外,外置床内循环灰的流动速度 远低于炉膛内的颗粒运动速度,外置床内的受热面磨辑问题不严重,也在 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炉内受热面磨损的问题。外置床的工作原理为分离 器分离下来的高温循环灰分为两路返回炉膛, 一路经过高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置床高、低温回料管给煤系统,包括炉膛(1)以及与炉膛(1)相连通的分离器(17),其特征在于:分离器(17)下端的出口与立管(8)相连通,立管(8)的出口分别与高温返料室(7)、换热床(9)的入口相连通,高温返料室(7)的高温返料口(6)与高温回料管(4)的入口相连通,高温回料管(4)的出口与炉膛(1)上开设的高温返料灰入口(2)相连通,且在高温回料管(4)与高温返料灰入口(2)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与给煤机(22)相连通的高温落煤管(3);换热床(9)的出口与低温返料室(11)的入口相连通,低温返料室(11)的低温返料口(12)与低温回料管(14)相连通,低温回料管(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献斌,李志伟,时正海,蒋敏华,黄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