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沸腾炉内管式惯性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02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循环沸腾炉上的内管式惯性分离器,其上部为一箱体,下部为一集尘漏斗。箱体内交错排列有特定结构和尺寸的槽形圆管或槽形方管,既使得来流高速碰撞阻挡元件,又能使气流转弯角度大而且次数多且使颗粒有机会在碰撞和转弯中处于有利甩出地位,具有阻力小、结构简单、对于给定气固浓度分离率高、能够布置在给定空间的特点。据测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给定气固浓度分离效率可达85%~90%,阻力为20~30毫米水柱。(*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循环沸腾炉内的分离器,特别是一种循环沸腾炉内的惯性分离器。目前,循环床锅炉普遍采用的旋风分离器,其性能要求有一定的效率,较轻的磨损、较小的尺寸,较低的阻力。一个重要的选择是进口气体速度,有人建议限制在12-18米/秒的低速,以满足上述各项要求,然而,低进口气速必然导致旋风分离器体积增大(文献1P·Basu“Dssign considerations for circulating fluiaized bed conbustors”J·of Institute of Energy 1986 Vol50 PP·179-183)。随着锅炉容量增大,旋风分离器直径成比例增大,以致于跟炉膛体积不相上下,因此不得不配备多个分离器;而且,一般高温分离器不但需要很厚的隔热层,还需要防磨保护层,这样蓄热量很大,从而延长了锅炉启动时间。若在此设置水冷系统,就会使管路复杂,(文献2岑可法等“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及我们的设想和基础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讨论会,1987年9月)。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循环沸腾炉上的内管式惯性分离器,具有阻力小、结构简单、对于给定气固浓度分离率高、能够布置在给定空间的特点。本技术的上部为一箱体,下部为一集尘漏斗,箱体内密排有阻挡元件,所说的阻挡元件可以是用直径为d的金属圆管开铣纵向条缝而成的槽形圆管,条缝宽度为l,条缝宽度与金属圆管的直径之比(l/d)为0.1-1。安装时,将阻挡元件对准来流,交错排列,阻挡元件的中心线垂直于来流方向,其纵向节距为S2,横向节距为S1,横向节距与金属圆管的直径之比(S1/d)为1.2-3.0;纵向节距与金属圆管的直径之比(S2/d)为1-2。阻挡元件的排列方式可以有两种均匀排列式和前疏后密式。阻挡元件也可以是其长度为d、槽口长度为l的槽形方管,其几何参数同上。当含尘气流通过内管式惯性分离器时,由于1、惯性冲击阻挡元件,失去动能而脱离气流;2、气流急剧转弯时,由于惯性,颗粒继续前行,进入槽形管道而被分离。由此可见,由于本技术的阻挡元件采用特定的形状及其排列形式,即使得来流高速碰撞阻挡元件,又能使气流转弯角度大而且次数多且使颗粒有机会在碰撞和转弯中处于有利甩出地位。据测定,根据本技术的原理设计的内管式惯性分离器,对于给定气固浓度分离效率可达85%~90%,阻力为20~30毫米水柱。附图说明图1是均匀排列式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均匀排列式结构的A-A视图。图3是Ⅰ视图。图4是Ⅱ视图。图5是前疏后密式的结构原理图。图6是前疏后密式结构的B-B视图。图7(a)是槽形圆管的截面图。图7(b)是槽形方管的截面图。图中,(1)是箱体,(2)是集尘漏斗,(3)是阻挡元件,阻挡元件(3)通过长螺栓(4)与螺母(7)固定在定位板(6)上,阻挡元件与阻挡元件之间采用定位套(5)隔开。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沸腾炉内管式惯性分离器,其上部为一箱体,下部为一集尘漏斗。本技术的特征是,箱体内密排有阻挡元件,其排列方式可以是均匀排列式,也可以是前疏后密式,所说的阻挡元件可以是用直径为d的金属圆管开铣纵向条缝而成的槽形圆管,其条缝宽度为1,所说的阻挡元件也可以是长度为d,槽口长度为1的槽形方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沸腾炉内管式惯性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阻挡元件必须对准来流,交错排列,其中心线垂直于来流方向,其纵向节距为S2,横向节距为S1。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循环沸腾炉内管式惯性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阻挡元件的几何尺寸、相互位置关系为l/d=0.1~1,S1/d=1.2~3.0,S2/d=1~2。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循环沸腾炉上的内管式惯性分离器,其上部为一箱体,下部为一集尘漏斗。箱体内交错排列有特定结构和尺寸的槽形圆管或槽形方管,既使得来流高速碰撞阻挡元件,又能使气流转弯角度大而且次数多且使颗粒有机会在碰撞和转弯中处于有利甩出地位,具有阻力小、结构简单、对于给定气固浓度分离率高、能够布置在给定空间的特点。据测定,本技术对于给定气固浓度分离效率可达85%~90%,阻力为20~30毫米水柱。文档编号F23C9/00GK2058229SQ89203218公开日1990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张永照, 李荫堂, 张西民, 鲍栋文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沸腾炉内管式惯性分离器,其上部为一箱体,下部为一集尘漏斗。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箱体内密排有阻挡元件,其排列方式可以是均匀排列式,也可以是前疏后密式,所说的阻挡元件可以是用直径为d的金属圆管开铣纵向条缝而成的槽形圆管,其条缝宽度为1,所说的阻挡元件也可以是长度为d,槽口长度为1的槽形方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照李荫堂张西民鲍栋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东方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