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具备水上运输条件的斜拉桥钢箱梁的施工方法中,通常是采用船舶进行待架梁段的运输并通过配置大型专用架梁吊机且在水中搭设支架平台来实现钢箱梁的安装,其需要足够的作业空间以及不断地人工移动架梁吊机才能保证钢箱梁的正常安装;另外,在水上通过采用大型浮吊实现钢箱梁吊装作业的方法,其前提是水位需满足吊船的停靠要求,特别是在长江上游地区水位变化大,枯水期时无法使用大型浮吊,该方法对水位高度有较高的要求且大型浮吊价格昂贵。因此,现有的钢箱梁施工方法均存在施工难度大和对施工环境要求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及其施工方法,其可克服现有的钢箱梁施工方法存在的施工难度大和对施工环境要求高等问题,施工效率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包括:走道梁,所述走道梁上设有第一钢轨且所述走道梁活动固定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走道梁(1),所述走道梁(1)上设有第一钢轨且所述走道梁(1)活动固定于已架钢梁(11)上;/n吊机支架(2),所述吊机支架(2)上设有第二钢轨且所述吊机支架(2)设于所述第一钢轨上;/n智能天车系统(3),所述智能天车系统(3)上设有旋转吊具(3A),所述旋转吊具(3A)用于与待架钢梁(7)连接,所述智能天车系统(3)底部固定有万向行走轮并通过万向行走轮在所述第二钢轨上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走道梁(1),所述走道梁(1)上设有第一钢轨且所述走道梁(1)活动固定于已架钢梁(11)上;
吊机支架(2),所述吊机支架(2)上设有第二钢轨且所述吊机支架(2)设于所述第一钢轨上;
智能天车系统(3),所述智能天车系统(3)上设有旋转吊具(3A),所述旋转吊具(3A)用于与待架钢梁(7)连接,所述智能天车系统(3)底部固定有万向行走轮并通过万向行走轮在所述第二钢轨上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梁吊机还包括螺旋千斤顶(4),所述螺旋千斤顶(4)的底面与已架钢梁(11)连接,顶面与所述吊机支架(2)的底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千斤顶(4)包括第一螺旋千斤顶组(4A)和第二螺旋千斤顶组(4B),所述第一螺旋千斤顶组(4A)和第二螺旋千斤顶组(4B)分别位于走道梁(1)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梁吊机还包括卡板(5),所述卡板(5)用于连接所述走道梁(1)和已架钢梁(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机支架(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钢轨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架梁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轨上贴设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用于增大所述第一钢轨与所述吊机支架(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艺,陈飞,朱留洋,周龙,马聪,程琳刚,李德坤,李芳军,张平,李燕青,曾祥斌,莫鹏东,游杨,袁俊,高潮,徐太顺,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