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特别涉及一种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桥梁建设中,越来越多新颖的桥梁结构和建桥技术得以应用并取得了卓越的效益成果。桥梁顶推施工从空中完成跨越,能够克服施工过程中诸多不利因素。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拖拉式顶推施工工艺,但在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施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拼装顶推支架基础工程量大且工期长,浮船拖拉移动慢且易受外力影响而偏离预定方向。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结构简单,可循环利用,且能快速精准完成拖拉的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这种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包括拼装顶推支架体系和水域浮船定位拖拉体系,拼装顶推支架体系上方设置钢桥梁;所述拼装顶推支架体系包括轨道、纵箱梁、横梁、钢管柱、连接钢板、剪刀撑、基础、法兰板和加强肋;所述基础包括预埋吊环、预埋底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拼装顶推支架体系(2)和水域浮船定位拖拉体系,拼装顶推支架体系(2)上方设置钢桥梁(1);/n所述拼装顶推支架体系(2)包括轨道(15)、纵箱梁(16)、横梁(17)、钢管柱(18)、连接钢板(19)、剪刀撑(20)、基础(21)、法兰板(25)和加强肋(26);所述基础(21)包括预埋吊环(22)、预埋底板(23)、螺栓孔(24)、预埋螺栓(27)和钢筋笼(28);所述钢管柱(18)底端设置法兰板(25)和加强肋(26),钢管柱(18)设置在基础(21)的预埋底板(23)上,所述剪刀撑(20)通过连接钢板(19)设置在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拼装顶推支架体系(2)和水域浮船定位拖拉体系,拼装顶推支架体系(2)上方设置钢桥梁(1);
所述拼装顶推支架体系(2)包括轨道(15)、纵箱梁(16)、横梁(17)、钢管柱(18)、连接钢板(19)、剪刀撑(20)、基础(21)、法兰板(25)和加强肋(26);所述基础(21)包括预埋吊环(22)、预埋底板(23)、螺栓孔(24)、预埋螺栓(27)和钢筋笼(28);所述钢管柱(18)底端设置法兰板(25)和加强肋(26),钢管柱(18)设置在基础(21)的预埋底板(23)上,所述剪刀撑(20)通过连接钢板(19)设置在相邻的钢管柱(18)之间,所述横梁(17)设置在钢管柱(18)顶端,所述纵箱梁(16)设置在横梁(17)上方,所述轨道(15)设置在纵箱梁(16)上方;
所述的水域浮船定位拖拉体系包括支承点(4)、承台(5)、预埋钢锚(6)、定位钢锚绳(7)、浮船(8)、临时固定轨道支承(9)、浮船支架(10)、锚桩(11)、钢绞线(13)、卷扬机(14)、边锚(29)、缆绳(30)、连接杆(31)和定位环(32),所述承台(5)设置在河面(12)两岸,所述支承点(4)设置在承台(5)顶端,所述预埋钢锚(6)分别设置在两岸的承台(5)上,所述定位钢锚绳(7)连接预埋钢锚(6),所述两个浮船(8)顺桥向布置,并且两个浮船(8)之间通过连接杆(31)相连,所述浮船支架(10)分别设置在两个浮船(8)上,所述临时固定轨道支承(9)设置在浮船支架(10)上方,所述锚桩(11)设置在浮船(8)边沿,所述卷扬机(14)设置在拼装顶推支架体系(2)对岸的承台(5)上,卷扬机(14)通过钢绞线(13)分别与浮船(8)前部的锚桩(11)相连,所述边锚(29)设置在两岸的承台(5)附近,边锚(29)通过缆绳(30)分别与浮船(8)两侧的锚桩(11)相连,所述定位环(32)设置在连接杆(31)中点下方用于固定定位钢锚绳(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21)为条形基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吊环(22)设置在基础(21)两端,所述预埋底板(23)设置在基础(21)上,预埋底板(23)设置有螺栓孔(24),所述预埋螺栓(27)设置在预埋底板(23)的螺栓孔(24)内,所述预埋吊环(22)和预埋螺栓(27)底端均设置在基础(21)内的钢筋笼(2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航水域钢桥梁顶推拖拉体系,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梦,陶正前,刘春梅,过令,李振标,叶明林,吴启源,郭峰,康小厚,卢小凤,李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