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子标记创制香菇栽培菌株核质杂交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分子鉴定
,具体涉及一种鉴定香菇菌株细胞核类型的方法、一种鉴定香菇菌株细胞质类型的方法和一种创制香菇栽培菌株核质杂交种的方法。
技术介绍
菌种是香菇生产三大要素(菌种、培养料和栽培管理)中最重要的基础生产资料,是影响香菇产量及质量构成的关键因子。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引以为傲的砍花法阶段所用的菌种也是各地的野生菌种,但在引进纯菌种技术和日本菌种之后,日本菌种一直作为我国香菇新菌种培育亲本的主要来源,甚至我国栽培菌种与广布野生种已属于不同的类群。2003年,日本专门修改《种苗法》,对中国香菇凡带有日本原菌种DNA特征的,赋予海关查验后按侵犯知识产权处理。假如现在我国栽培菌种都属于日本菌种的后裔,那将来在全球香菇贸易中,我国香菇产业受到的影响很难想象。当务之急是首先明晰中国香菇栽培菌种的来源,如果与假设一样,就需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对我国的香菇种质资源进行改良和创新。香菇同日本的Shiitake一样都是俗称,它的学名为L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子标记创制香菇栽培菌株核质杂交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包括下列步骤:/n步骤1:确定第一种香菇的细胞质类型/n将香菇的菌丝加入容纳有裂解液的离心管中,在混匀仪上混匀,得到菌丝裂解液,然后以所述菌丝裂解液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为:菌丝裂解液1μ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子标记创制香菇栽培菌株核质杂交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确定第一种香菇的细胞质类型
将香菇的菌丝加入容纳有裂解液的离心管中,在混匀仪上混匀,得到菌丝裂解液,然后以所述菌丝裂解液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为:菌丝裂解液1μL、rrnL部分基因上游引物0.5μL、rrnL部分基因下游引物0.5μL、PCRMagicMix3.012.5μL、无菌ddH2O10.5μL;PCR反应流程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50s,35个循环;72℃终延伸7min;
rrnL部分基因上游引物为:5’-ATTGTCTCGGTGGTTTGGCA-3’,rrnL部分基因下游引物为:5’-CGCTTTTTAAGTTCCCCGATGT-3’;
PCR结果检测及测序:扩增结束后,将PCR反应产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切胶,用SanPrepColumnDNAGelExtractionKit回收特异性片段,连接至pUCm-TVectorCloningKit载体中,然后用Ultra-CompetentCellPrepsKits转入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每个菌丝挑取5个克隆子进行测序;
rrnL部分基因分析及细胞质类型确定:用DNASTARLasergenev7.1.0中的SeqMan软件合并同一菌丝的rrnL部分基因,并剔除上游引物前端和下游引物末端冗余的碱基;将获得的rrnL部分基因与4个线粒体基因组的rrnL相同位置的基因进行同源比对,所用软件为MEGAv7.0,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为邻接树;若该rrnL部分基因与哪个线粒体的rrnL相同位置的基因同源性高,则认为该菌丝与同源性高的线粒体基因组属于同一个基因组类型;
步骤2:确定第二种香菇的细胞核类型
将香菇的菌丝加入含有裂解液的离心管中,在混匀仪上混匀,得到菌丝裂解液,然后以所述菌丝裂解液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反应体系为:菌丝裂解液1μL、上游引物0.5μL、下游引物0.5μL、PCRMagicMix3.012.5μL、无菌ddH2O10.5μL;PCR反应流程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50s,35个循环;72℃终延伸7min;
上游引物为通用引物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下游引物为通用引物ITS4:5’-TCCTCCGCTTA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霞,陈明杰,赵妍,宋春艳,谭琦,章炉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