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及杂草稻OsICE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测定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332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及杂草稻OsICE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测定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通过对水稻及杂草稻种群的耐冷性比较及OsICE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比较,根据启动子区域特异甲基化位点,设计了基于DNA甲基化的比较水稻和杂草稻耐冷性差异的分子标记引物,分别为pOsICE1‑CT、pOsICE1‑ICTI、pOsICE1‑ICTII和pOsICE1‑CS,分别用于耐冷、中度耐冷及冷敏感水稻和杂草稻种群筛选。利用该引物对水稻和杂草稻OsICE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测定,可实现水稻及杂草稻活体植株快速的耐冷性筛选与比较。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水稻耐冷品种选育及杂草稻耐冷性比较。

A specific molecular marker prime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hylation of osice1 gene promoter in rice and weedy ric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及杂草稻OsICE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测定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与植物遗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及杂草稻OsICE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测定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低温是经常发生且危害严重的逆境因素之一,严重危害植物的分布范围及作物产量。植物应对低温的响应并非是完全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应对过程。自然界许多的植物在遭受非冻害伤害后,植株的抗冷性会增强,这就是所谓的冷驯化现象。但是,热带和亚热带起源的植物对温度条件要求比较高,无法适应骤冷温度(0~15℃)。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来源,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水稻低温冷害是全球性自然灾害,在许多国家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对世界粮食生产安全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我国水稻种植范围广泛,所有稻区均有冷害发生,每4~5年就有一次较大冷害发生,造成水稻产量损失50~100亿kg。水稻冷害主要发生在苗期与生殖生长期,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早稻播种后,幼苗生长期的温度一般低于20℃,寒潮低温天气会导致水稻叶片变黄、生长延迟,甚至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稻及杂草稻OsICE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测定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引物为pOsICE1-CT、pOsICE1-ICTI、pOsICE1-ICTII、pOsICE1-CS中的一种;其中,/n所述分子标记引物pOsICE1-CT是由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n所述分子标记引物pOsICE1-ICTI是由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SEQ ID NO:4或SEQID NO:5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n所述分子标记引物pOsICE1-IC...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及杂草稻OsICE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测定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引物为pOsICE1-CT、pOsICE1-ICTI、pOsICE1-ICTII、pOsICE1-CS中的一种;其中,
所述分子标记引物pOsICE1-CT是由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
所述分子标记引物pOsICE1-ICTI是由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SEQIDNO:4或SEQIDNO:5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
所述分子标记引物pOsICE1-ICTII是由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
所述分子标记引物pOsICE1-CS是由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7所示的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8所示的下游引物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及杂草稻OsICE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测定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引物在水稻耐冷品种选育及杂草稻耐冷性比较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是以亚硫酸氢盐处理后的水稻或杂草稻基因组为模板,用所述分子标记引物pOsICE1-CT、pOsICE1-ICTI、pOsICE1-ICTII、pOsICE1-CS中的一种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成像仪扫描记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反应具体如下:PCR反应体系为:亚硫酸盐修饰后的基因组DNA100ng、dNTPMixture6μL、10×EpiTaqPCRBuffer(Mg2+free)5μL、2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胜解洪杰韩一豪李新月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