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皱果苋与2种常见混淆品的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0971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鉴别皱果苋与2种常见混淆品的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及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依据皱果苋、白苋、反枝苋的matK基因序列,设计上游特异性正向引物:AvF:5’‑CTTTTTGTTCCTATATAATCTAG‑3’、AaF:5’‑CTAGTAAAAGTCAAAGTTAAGCG‑3’、ArF:5’‑GACTCAATTCTTCAGTAATACCA‑3’和下游通用反向引物matk‑R:5’‑TATAATAATGAGAAAGATTTCGG‑3’。利用特异性引物分别构建多重PCR体系和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实现对皱果苋、白苋、反枝苋相互之间的快速、准确的定性和定量鉴别。

Molecular specific primer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of purslane and two common adulter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鉴别皱果苋与2种常见混淆品的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鉴别皱果苋与2种常见混淆品的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及方法。
技术介绍
药用植物皱果苋(AmaranthusviridisL.)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的功效。皱果苋由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黄素、镁、脂肪、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在民间也常被作为野菜应用。其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分布广,目前尚未形成栽培品种。由于白苋(AmaranthusalbusL.)、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L.)与皱果苋形态相似,且具有类似的分布地,常伴生,很容易相混淆与误用。白苋、反枝苋是皱果苋常见的混淆品,但是他们有不同的属性和药用价值,其中反枝苋主要用于治腹泻、痢疾、痔疮肿痛出血等症。白苋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外敷可以治疮肿,牙疳,虫咬。特别白苋的别称较多,在民间也常被别称为“皱果苋”,容易导致相互混用。因此,急需对三者进行准确鉴别,以确保准确用药。虽然皱果苋新鲜叶片通过静脉、附属物和叶的非腺毛维管束结构之间的显微鉴定差异从其混淆品中鉴别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鉴别皱果苋与2种常见混淆品的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包括如下:/n鉴别皱果苋的上游特异性正向引物AvF:5’- CTTTTTGTTCCTATATAATCTAG - 3’;/n鉴别白苋的上游特异性正向引物AaF:5’- CTAGTAAAAGTCAAAGTTAAGCG - 3’;/n鉴别反枝苋的上游特异性正向引物ArF:5’- GACTCAATTCTTCAGTAATACCA - 3’;/n下游通用反向引物matk-R:5’- TATAATAATGAGAAAGATTTCGG - 3’。/n

【技术特征摘要】
1.鉴别皱果苋与2种常见混淆品的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包括如下:
鉴别皱果苋的上游特异性正向引物AvF:5’-CTTTTTGTTCCTATATAATCTAG-3’;
鉴别白苋的上游特异性正向引物AaF:5’-CTAGTAAAAGTCAAAGTTAAGCG-3’;
鉴别反枝苋的上游特异性正向引物ArF:5’-GACTCAATTCTTCAGTAATACCA-3’;
下游通用反向引物matk-R:5’-TATAATAATGAGAAAGATTTCGG-3’。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特异性标记引物用于鉴别皱果苋与2种常见混淆品的多重PCR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重PCR体系总体积为20μL,从皱果苋、白苋、反枝苋植物中提取10ng的基因组DNA作为扩增模版,加入1μL1×TransStartTopTaqDNA聚合酶,2μL10×TransStartTopTaqBuffer,dNTP2.5mM,0.2μM下游通用反向引物matk-R和3个特异性上游正向引物AvF、AaF与ArF各0.1μM,其余为无菌水;反应程序如下:在PCR仪中,95°C预变性2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艺聪车苏容卢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