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速折叠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09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20
一种具有快速折叠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用于安装在无人机的机身的下方的两侧,包括两个连接无人机的机身的竖杆以及设置于竖杆的末端的横杆;两个竖杆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快速折叠结构连接于横杆的两端,两个竖杆可通过各自的快速折叠结构彼此靠拢折叠至平行于横杆的状态。本申请通过在起落架的两个竖杆的下端,分别设置一个具有快速折叠功能的快速折叠结构,通过这个快速折叠结构,竖杆可以彼此靠拢进行折叠,以此可以获得更小的折叠体积,有利于无人机的运输。由于不用将竖杆和横杆彻底拆解开来,各个部件仍然保持连接关系,部件不容易遗失。而且由于是半拆解状态,可以大大节省拆卸和组装的时间,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A kind of landing gear of UAV with fast fold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快速折叠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快速折叠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
技术介绍
CN206278267U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无人机,该现有技术的无人机设置使相邻桨叶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用以减短多旋翼机的轴距从而减轻整机重量,提高续航时间。然而由于该现有技术的起落架的上部过于靠近机身中部,导致起落架的夹角区域太过狭小,无法挂载体积较大的载荷。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CN107600391A公开了一种电动无人机起落架,该现有技术采用连接套管的形式便于通过螺钉进行连接,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和组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无人机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CN209258386U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人机起落架,其采用了便于拆装的快拆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拆卸方便,有利于拆装操作的时候节约时间,降低劳动强度。该现有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但是仍然存在改进的余地。尤其是当需要缩小无人机体积进行快速运输的时候,将全部起落架拆卸下来进行检修、更换、运输的效率仍然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毕竟将起落架拆卸成独立的部件,组装的时候也很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快速折叠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快速折叠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用于安装在无人机的机身的下方的两侧,所述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两个连接无人机的机身的竖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竖杆的末端的横杆;所述两个竖杆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机身相连;所述两个竖杆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快速折叠结构连接于所述横杆的两端,所述两个竖杆可通过各自的快速折叠结构彼此靠拢折叠至平行于所述横杆的状态。优选地,所述快速折叠结构包括一个穿设在所述横杆上的三通套管以及一个穿设在所述竖杆上的竖杆套管。优选地,所述三通套管包括与所述横杆相连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与所述竖杆的竖杆套管相互铰接的第三端。优选地,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竖杆套管通过一个铰接杆铰接在一起;所述铰接杆设置于朝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与所述竖杆套管连接的竖杆可绕所述铰接杆朝向所述第一端一侧的横杆折叠。优选地,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竖杆套管的配合面上形成有相互卡扣的凸凹部。优选地,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竖杆套管的配合面向外伸出有一个扣合形成的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可挤压连接所述锥形凸台的锥形帽。优选地,所述锥形帽通过一根螺杆挤压连接在所述锥形凸台的外侧。优选地,所述锥形凸台包括形成在所述竖杆套管上的第一半凸台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三端上的第二半凸台;所述第一半凸台和第二半凸台之一上形成有可供所述螺杆穿过的螺杆通道部。优选地,所述螺杆通道部的内侧设置有一个螺帽转接件;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杆通道部与所述螺帽转接件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杆将所述锥形帽挤压在第一半凸台和第二半凸台的外侧使二者扣合形成所述锥形凸台。优选地,所述螺帽转接件的内侧进一步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螺帽。本申请通过在起落架的两个竖杆的下端,分别设置一个具有快速折叠功能的快速折叠结构,通过这个快速折叠结构,竖杆可以彼此靠拢进行折叠,以此可以获得更小的折叠体积,有利于无人机的运输。由于不用将竖杆和横杆彻底拆解开来,各个部件仍然保持连接关系,部件不容易遗失。而且由于是半拆解状态,可以大大节省拆卸和组装的时间,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的一个起落架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无人机起落架的快速折叠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无人机起落架的快速折叠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无人机起落架的快速折叠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申请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技术的起落架虽然兼具快速拆装的功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整个起落架拆卸下来进行检修、更换、运输。但是现有技术的无人机起落架需要将其拆卸成独立的部件进行运输,后续组装却很麻烦。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快速折叠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通过快速折叠结构,可以将无人机起落架从机身上拆卸下来之后快速折叠起来,无需拆解得特别细碎,大大提高了起落架的拆卸和组装效率,折叠起来的起落架不易遗失部件,提高了运输的完整性。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起落架同样用于安装在无人机的机身(图中未示出)的下方两侧,即机身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起落架,两个起落架之间也相对现有技术增设了用于增强结构的拉杆27。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架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的改进的起落架可以设置在CN209258386U中公开的相同的无人机上,也可以设置在任何一种无人机上。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本申请的起落架包括两个连接机身的竖杆21以及设置于竖杆21的末端的横杆22,两个竖杆21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211与机身相连。下面参照图2-5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相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申请的说明书未予说明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附图以及现有技术进行理解。其中,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的一个起落架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无人机起落架的快速折叠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无人机起落架的快速折叠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显示的是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无人机起落架的快速折叠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起落架的两个竖杆21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快速折叠结构212连接于横杆22的两端,两个竖杆21可通过各自的快速折叠结构212彼此靠拢折叠至平行于横杆22的状态。即,图2中可见,起落架的两个竖杆21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具有快速折叠功能的快速折叠结构212,通过这个快速折叠结构212,竖杆21可以如图2所示的那样彼此靠拢进行折叠,最终的折叠状态是使得两个竖杆21大体上与横杆22平行,以此可以获得更小的折叠体积,有利于无人机的运输。采用便于折叠的快速折叠结构212,其优点是不用将竖杆21和横杆22彻底拆解开来,各个部件仍然保持连接关系,部件不容易遗失。而且由于是半拆解状态,可以大大节省拆卸和组装的时间,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如图所示,快速折叠结构212包括一个穿设在横杆22上的三通套管29以及一个穿设在竖杆21上的竖杆套管2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三通套管29包括与横杆22相连的第一端291、与第一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快速折叠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用于安装在无人机的机身的下方的两侧,所述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两个连接无人机的机身的竖杆(21)以及设置于所述竖杆(21)的末端的横杆(22);所述两个竖杆(21)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211)与所述机身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竖杆(21)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快速折叠结构(212)连接于所述横杆(22)的两端,所述两个竖杆(21)可通过各自的快速折叠结构(212)彼此靠拢折叠至平行于所述横杆(22)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快速折叠结构的无人机起落架,用于安装在无人机的机身的下方的两侧,所述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两个连接无人机的机身的竖杆(21)以及设置于所述竖杆(21)的末端的横杆(22);所述两个竖杆(21)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211)与所述机身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竖杆(21)的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快速折叠结构(212)连接于所述横杆(22)的两端,所述两个竖杆(21)可通过各自的快速折叠结构(212)彼此靠拢折叠至平行于所述横杆(22)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折叠结构(212)包括一个穿设在所述横杆(22)上的三通套管(29)以及一个穿设在所述竖杆(21)上的竖杆套管(2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套管(29)包括与所述横杆(22)相连的第一端(291)、与第一端(291)相对的第二端(292)以及与所述竖杆(21)的竖杆套管(28)相互铰接的第三端(29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293)与所述竖杆套管(28)通过一个铰接杆(283)铰接在一起;与所述竖杆套管(28)连接的竖杆(21)可绕所述铰接杆(283)朝向所述横杆(22)折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293)与所述竖杆套管(28)的配合面上形成有相互卡扣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振岳孔令超赵学松曹庆旭佟亮叶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旋飞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