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09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19
一种螺旋桨驱动结构,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壁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壁相向而对,电机的输出轴的该端壁同转轴相向而对的该端壁扣接。电机的输出轴的柱面的上端与下端都分别固连着一个定位筒,每个定位筒里设有一个气缸,另外该一对气缸背对背的一边分别同一对牵引条的一头固连,该一对牵引条的另一头分别透过一对定位筒的上端与下端且分别同其之外的一对牵引圈体的边壁固连。结合其他结构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经由套筒或另外的部件连接后时装配太复杂、费时费力的缺陷。

Propeller driv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桨驱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桨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的监测系统,所得数据代表性差,无法及时反映水污染的变化情况。于是就推出了申请号为“201721272185.7”、申请日为“2017.09.29”和专利名称为“一种动态水质监测设备”的动态水质监测设备;该动态水质监测设备包括监测箱体,所述监测箱体的尾部设置有螺旋桨,底部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状的平衡块,所述监测箱体的内部被划分成下腔体、中腔体和上腔体,所述下腔体的表面设置有进水孔,所述中腔体内设置有水质监测仪、用于将所述下腔体内的水抽入水质监测仪中的水泵和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的电机,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水泵和电机电气连接的蓄电池组。所述中腔体内还设置有水箱,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所述水箱相连接,所述水质监测仪与所述水箱底部的出水口密封连接,所述水质监测仪的底部通过排水管连接至所述监测箱体外。所述水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上下两个与所述水泵电气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所述监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组电气连接的太阳光伏板。所述监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水质监测仪电气连接的无线发射天线。所述上腔体内还设置有GPS定位模块。能够自动在需要监测的河面上不断的移动,进行长时间的不同位置的水质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实时保存,实现了全自动作业,克服了人工现场采集数据的缺陷。所述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的电机的结构为:所述螺旋桨包括圆柱状转轴,环绕在该转轴的外壁上焊接着若干桨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连接,但是目前的现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经由套筒或另外的部件连接后,即使可以运用,然而这样的部件装配太复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桨驱动结构,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经由套筒或另外的部件连接后时装配太复杂、费时费力的缺陷。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包括圆柱状转轴,环绕在该转轴的外壁上焊接着若干桨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圆柱状结构,所述转轴也是圆柱状结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壁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壁相向而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该端壁同转轴相向而对的该端壁扣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拱形钳持板1A3同一对圈状沟路1A4间的结构,可以让拱形钳持板1A3牢靠的嵌设于圈状沟路1A4里,以此可以让所述电机的输出轴101与转轴102牢靠相接,反向牵引一对牵引圈体106,接着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101的一边同转轴102的一边相接,在一对圈状沟路1A4相接对齐,释放牵引圈体106,在螺旋状铍青铜丝一107与螺旋状铍青铜丝二109反向作用下,可以让拱形钳持板1A3嵌设于圈状沟路1A4里,以此可以让所述电机的输出轴101同转轴102高效相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连接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B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图2所示,动态水质监测系统,包括如申请号为“201721272185.7”、申请日为“2017.09.29”和专利名称为“一种动态水质监测设备”所述的动态水质监测设备;该动态水质监测设备包括监测箱体,监测箱体的尾部设置有螺旋桨,底部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状的平衡块,监测箱体的内部被划分成下腔体、中腔体和上腔体,下腔体的表面设置有进水孔,中腔体内设置有水质监测仪、用于将下腔体内的水抽入水质监测仪中的水泵和用于驱动螺旋桨的电机,上腔体内设置有与水泵和电机电气连接的蓄电池组;中腔体内还设置有水箱,水泵通过水管与水箱相连接,水质监测仪与水箱底部的出水口密封连接,水质监测仪的底部通过排水管连接至监测箱体外。水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上下两个与水泵电气连接的液位传感器。监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蓄电池组电气连接的太阳光伏板。监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水质监测仪电气连接的无线发射天线。上腔体内还设置有GPS定位模块。能够自动在需要监测的河面上不断的移动,进行长时间的不同位置的水质监测,并将监测的数据实时保存,实现了全自动作业,克服了人工现场采集数据的缺陷。用于驱动螺旋桨的电机的结构为:螺旋桨包括圆柱状转轴,环绕在该转轴的外壁上焊接着若干桨叶,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连接的结构为:电机的输出轴为圆柱状结构,转轴也是圆柱状结构,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壁与转轴的一端壁相向而对,电机的输出轴101的该端壁同转轴102相向而对的该端壁扣接。电机的输出轴101的柱面的上端与下端都分别固连着一个中空柱状的定位筒103,每个定位筒103里设有一个气缸104,另外该一对气缸104背对背的一边分别同一对柱状牵引条105的一头固连,该一对牵引条105的另一头分别透过一对定位筒103的上端与下端且分别同其之外的一对圈状牵引圈体106的边壁固连。牵引条105的一头处在气缸104一边的中心位置,另外一对牵引条105背对背的一头分别以能移动的方式透设于一对定位筒103背对背的一边的当间位置。这样的牵引条105同气缸104间的结构,在牵引牵引圈体106之际,可让牵引条105牵引气缸104在定位筒103里移动。牵引条105上并处在定位筒103里缠绕着螺旋状铍青铜丝一107,螺旋状铍青铜丝一107的两头分别同定位筒103内表面的一边以及气缸104的一边固连,另外一对气缸104背对背的一边并处在牵引条105的两边都经由曲张杆108分别同一对定位筒10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曲张杆108上缠绕着螺旋状铍青铜丝二109,螺旋状铍青铜丝二109的两头分别同定位筒103内表面的一边以及气缸104的一边固连,气缸104边壁的一边同柱状联接条1A0的一头固连,联接条1A0的另一头透过定位筒103一边开有的柱状贯通口1A1并同其之外的长方体状水平板1A2的一边固连。联接条1A0的一头处在气缸104边壁一边的当间位置,另外联接条1A0的另一头处在水平板1A2一边的当间位置,联接条1A0的两头分别设于气缸104与水平板1A2相向的一边的当间位置。可以让气缸104经由联接条1A0牵引水平板1A2运动。一对水平板1A2相向的一边都固连着拱形钳持板1A3,电机的输出轴101以及转轴102边壁的边沿位置都开有圈状沟路1A4,另外一对拱形钳持板1A3分别嵌接在圈状沟路1A4里,一对拱形钳持板1A3相向的两边相扣接,另外拱形钳持板1A3的内边壁扣接于圈状沟路1A4的内表面上,拱形钳持板1A3同一对圈状沟路1A4间的结构,可以让拱形钳持板1A3牢靠的嵌设于圈状沟路1A4里,以此可以让电机的输出轴101与转轴102牢靠相接,反向牵引一对牵引圈体106,接着把电机的输出轴101的一边同转轴102的一边相接,在一对圈状沟路1A4相接对齐,释放牵引圈体106,在螺旋状铍青铜丝一107与螺旋状铍青铜丝二109反向作用下,可以让拱形钳持板1A3嵌设于圈状沟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包括圆柱状转轴,环绕在该转轴的外壁上焊接着若干桨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圆柱状结构,所述转轴也是圆柱状结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壁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壁相向而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该端壁同转轴相向而对的该端壁扣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包括圆柱状转轴,环绕在该转轴的外壁上焊接着若干桨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该转轴的一头连接的结构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为圆柱状结构,所述转轴也是圆柱状结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壁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壁相向而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该端壁同转轴相向而对的该端壁扣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柱面的上端与下端都分别固连着一个定位筒,每个定位筒里设有一个气缸,另外该一对气缸背对背的一边分别同一对牵引条的一头固连,该一对牵引条的另一头分别透过一对定位筒的上端与下端且分别同其之外的一对牵引圈体的边壁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条的一头处在气缸一边的中心位置,另外一对牵引条背对背的一头分别以能移动的方式透设于一对定位筒背对背的一边的当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条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潮种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天衡计量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