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87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和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包括分离室,分离室的两相对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分离辊,分离辊带有磁性,进料机构将镀镍塑料从分离辊上方投入分离室内,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还包括驱动分离辊转动的驱动源,分离室于分离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分离辊处于转动状态且具有磁性,由于金属镍能够受到磁性吸引,高剥离度的塑料件镍含量很低,与分离辊之间的吸附力无法克服离心力进而被拍飞掉落至第一出料板上。剥离度相对较低的塑料件由于镍含量较高,能够直接吸附在分离辊上,最终甩到分离室的底端,实现高剥离度塑料件的分离,提高塑料的产出效率。

A separation device for nickel plated pla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镀塑料回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镀上一层镍的方法,称为镀镍。镀镍塑料在回收处理过程中,通常会进行破碎处理,而破碎过程中,则会产生各种镀层剥离率的塑料以及脱落的金属镀层皮。授权公告号为CN107058741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废ABS塑料电镀件金属回收工艺及其回收装置,其回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tep1,将废ABS塑料电镀件进行破碎;Step2,往破碎后的废ABS塑料电镀件中加入混酸,通入空气反应;Step3,反应结束后,压滤得到铜镍混合液,往铜镍混合液中加入有机萃取剂,分离;Step4,有机相用硫酸进行反萃取,对反萃液电积生成阴极铜,水相用熟石灰调节pH至6,过滤得到氢氧化镍,压滤干燥。由于塑料电镀件在破碎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镀层剥离率的电镀件,不同剥离率的电镀件则能够通过混酸催化退镀或者单酸配合其它氧化剂退镀,而对所有电镀件进行统一退镀,则存在塑料产出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能够分离出高剥离度的镀镍塑料件,以提高塑料的产出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和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所述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包括分离室,所述分离室的两相对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分离辊,所述分离辊带有磁性,所述进料机构将镀镍塑料从分离辊上方投入分离室内,所述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还包括驱动分离辊转动的驱动源,所述分离室于分离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镍塑料件通过进料机构输送至分离室内,进而掉落在分离辊上,由于分离辊处于转动状态,且分离辊具有磁性。镀镍塑料件中,由于金属镍能够受到磁性吸引,高剥离度的塑料件由于镍含量很低,与分离辊之间的吸附力无法克服离心力,进而被拍飞掉落至第一出料板上。而剥离度相对较低的塑料件由于镍含量较高,能够直接吸附在分离辊上,但是当塑料件随分离辊转动至其底端时,逐渐失去分离辊对重力的支撑作用,最终使得塑料件被甩到分离室的底端,进而实现高剥离度塑料件的分离,以提高塑料的产出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储料斗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位于储料斗内、另一端位于进料室上方,所述进料管内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绞龙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转动杆带动绞龙叶片转动,从而将镀镍塑料件从储料斗内输送至分离室的上端,其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贯穿至储料斗的外侧并通过密封轴承定位,所述储料斗的侧壁设置有进料电机,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和进料电机的转轴上均设置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联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进料电机设置于储料斗的一侧,保证了进料电机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的顶端设置有对转动杆进行定位的密封轴承,所述进料管上端的侧壁设置有与进料管相连通的短管,所述分离室的顶端设置有将镀镍塑料件进行集中掉落至分离辊上的导向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镀镍塑料件能够更加集中得从短管内掉落至导向件内,再通过导向件对镀镍塑料件进行集中并掉落至分离辊上,保证了分离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件包括与分离室两相对侧壁固定连接的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所述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在延长方向呈交叉设置,所述下导向板位于上导向板的下方,所述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板封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镀塑料件能够通过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进行集中,使得电镀塑料件能够直接掉落在分离辊上,进而保证筛选分离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辊设置为两根,且分别为上分离辊和下分离辊,所述上分离辊和下分离辊的转动方向相同且转动角速度相同,所述上分离辊位于下分离辊的斜上方,所述上分离辊和下分离辊的表面磁性相等,所述下分离辊的直径大于上分离辊的直径,所述第一出料板位于上分离辊的一侧,所述分离室于下分离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料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分离辊设置为两根,对高剥离度的塑料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筛分,剥离度非常高的塑料件从上分离辊上直接能够被拍打至下分离辊上,再通过下分离辊直接拍飞至第一出料板,同时也有部分塑料件直接从上分离辊上拍飞至第一出料板上;由于下分离辊的直径大于下分离辊,下分离辊的离心力相对上分离辊更小,剥离度较高的塑料件掉落至下分离辊上,能够被吸附住,进而甩到第二出料板上;剥离度低的塑料件则从上分离辊上甩到分离室的底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室内设置有初步分离电机,所述初步分离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上分离辊和下分离辊的端面均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两个第二皮带轮之间均设置有相应的第一联动带形成联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初步分离电机驱动第一皮带轮,再通过两根第一联动带同时带动两个第二皮带轮转动,保证了上分离辊和下分离辊的同步转动,且转动角速度相同。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镀镍塑料件通过进料机构输送至分离室内,进而掉落在分离辊上,由于分离辊处于转动状态,且分离辊具有磁性。镀镍塑料件中,由于金属镍能够受到磁性吸引,高剥离度的塑料件由于镍含量很低,与分离辊之间的吸附力无法克服离心力,进而被拍飞掉落至第一出料板上。而剥离度相对较低的塑料件由于镍含量较高,能够直接吸附在分离辊上,但是当塑料件随分离辊转动至其底端时,逐渐失去分离辊对重力的支撑作用,最终使得塑料件被甩到分离室的底端,进而实现高剥离度塑料件的分离,以提高塑料的产出效率;2.通过将分离辊设置为两根,对高剥离度的塑料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筛分,剥离度非常高的塑料件从上分离辊上直接能够被拍打至下分离辊上,再通过下分离辊直接拍飞至第一出料板,同时也有部分塑料件直接从上分离辊上拍飞至第一出料板上;由于下分离辊的直径大于下分离辊,下分离辊的离心力相对上分离辊更小,剥离度较高的塑料件掉落至下分离辊上,能够被吸附住,进而甩到第二出料板上;剥离度低的塑料件则从上分离辊上甩到分离室的底端。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对储料斗进行局部剖视以展示内部结构;图3是本实施例中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镀层皮分离机构和低剥离塑料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4另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镀层皮分离机构和低剥离塑料分离机构的联动结构;图8是图7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进料机构;11、滑动架;12、储料斗;13、抬升架;14、进料管;15、转动杆;16、绞龙叶片;17、进料电机;18、第一齿轮;19、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1)和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2),所述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2)包括分离室(21),所述分离室(21)的两相对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分离辊,所述分离辊带有磁性,所述进料机构(1)将镀镍塑料从分离辊上方投入分离室(21)内,所述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2)还包括驱动分离辊转动的驱动源,所述分离室(21)于分离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板(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1)和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2),所述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2)包括分离室(21),所述分离室(21)的两相对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分离辊,所述分离辊带有磁性,所述进料机构(1)将镀镍塑料从分离辊上方投入分离室(21)内,所述高剥离塑料分离机构(2)还包括驱动分离辊转动的驱动源,所述分离室(21)于分离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板(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储料斗(12)和进料管(14),所述进料管(14)的一端位于储料斗(12)内、另一端位于进料室上方,所述进料管(14)内设置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外侧设置有绞龙叶片(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5)的底端贯穿至储料斗(12)的外侧并通过密封轴承定位,所述储料斗(12)的侧壁设置有进料电机(17),所述转动杆(15)的端部和进料电机(17)的转轴上均设置有第一齿轮(18),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8)之间通过第一链条(19)联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镀镍塑料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4)的顶端设置有对转动杆(15)进行定位的密封轴承,所述进料管(14)上端的侧壁设置有与进料管(14)相连通的短管(110),所述分离室(21)的顶端设置有将镀镍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洪明林小胡何朋朋丁先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科锐环境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