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然湖MS专利>正文

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999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壳体,在前方形成线缆插入部,在后方形成多个端子插入口;致动器,构成为通过旋转操作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所述致动器包括:轴部,形成旋转轴;以及主体部,在布置为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时,对插入在所述线缆插入部的线缆加压;多个接地端子,在所述壳体的后方插入在所述端子插入口,所述接地端子具备:上臂,包围所述轴部的局部,以便引导所述致动器的旋转;以及下臂,与在所述线缆的底面形成的接地焊盘接触;以及多个信号端子,在所述壳体的后方插入在所述端子插入口,所述信号端子具备单臂,所述单臂与在所述线缆的底面形成的信号焊盘接触。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柔性线缆和电路板电连接而构成电路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具备多个电子元件,为了将彼此隔开布置的电子元件电连接,广泛使用软质柔性扁平线缆(FlexibleFlatCable:FFC)、柔性印刷电路(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等。所述柔性扁平线缆及柔性印刷电路(以下统称“线缆”)具有多个电极在线缆端部沿宽度方向并排排列的结构。这样的线缆与在电路板安装的连接器可拆卸地接通,以所述连接器作为介质与电路板电连接。图1是以往技术的电连接器10的一例,是用于说明信号端子12中信号反射现象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10中阻抗的曲线图。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10安装在电路板2,与插入的线缆1接通而将线缆1和电路板2电连接。这样的电连接器10包括壳体11、沿壳体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端子、通过旋转动作将线缆1在与壳体11固定或分离的同时与端子接触或解除接触的致动器13、以及在电路板2上固定壳体11的安装脚14。端子根据功能分成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12,信号端子12具有在后方具备安装到电路板2的焊接部12a,并在前方分支成与线缆1的电极接触的下臂12b和包围致动器13的旋转轴13a局部的上臂12c结构。作为参考,接地端子构成为,与信号端子12相同具有分支结构,并为了支承并旋转引导致动器13而上臂包围旋转轴13a的其它局部。在所述信号端子12中,由于所述的分支结构,存在发生信号反射现象(乃至信号涡流现象)的问题。具体地,当在电路板2中通过信号端子12向线缆1传送信号时,通过焊接部12a向信号端子12流入的信号的一部分不能通过下臂12b直接向线缆1传送而经上臂12c同时引起信号反射。参照图2,能够确认由于信号反射现象而电连接器10中的阻抗急剧下降。这样的分支结构引起的信号反射现象阻碍信号高速传送,存在具备分支结构的信号端子12的电连接器10不适合用于高速传送的问题。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变更设计为信号端子12不具备上臂12c时,发生致动器13的支承及旋转动作无法顺畅地形成的问题。因此,在研究能够减少信号反射现象的同时能够顺畅地形成致动器13的支承及旋转动作的电连接器1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能够在线缆和电路板之间进行信号传输地过程中减少在信号端子中发生的信号反射的结构。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即使为了解决上述的第一个目的而信号端子具有新形态,也能够顺畅地形成用于固定或分离线缆的致动器的支承及旋转动作。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包括:壳体,在前方形成线缆插入部,在后方形成多个端子插入口;致动器,构成为通过旋转操作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所述致动器包括:轴部,形成旋转轴;以及主体部,在布置为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时,对插入在所述线缆插入部的线缆加压;多个接地端子,在所述壳体的后方插入在所述端子插入口,所述接地端子具备:上臂,包围所述轴部的局部,以便引导所述致动器的旋转;以及下臂,与在所述线缆的底面形成的接地焊盘接触;以及多个信号端子,在所述壳体的后方插入在所述端子插入口,所述信号端子具备单臂,所述单臂与在所述线缆的底面形成的信号焊盘接触。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分别在所述壳体内分支成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分别以无分支方式延伸,以便形成所述单臂。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和所述致动器重叠的区域内,所述多个信号端子仅位于所述致动器之下。可以是,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分别沿所述致动器的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布置在所述多个信号端子之间。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所述上臂形成以包围所述轴部的上侧的方式向下方开放的旋转引导槽。而且,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对安装脚,所述安装脚构成为具备:紧固部,与所述线缆插入部的两侧部结合;以及固定部,焊接在电路板,并支承所述轴部。可以是,所述紧固部包括:基体,插入到在所述线缆插入部的侧部形成的插槽;第一臂,在所述基体的上侧向后方延伸,并插入到所述壳体的固定槽;以及第二臂,在所述基体的下侧向后方延伸,并布置成隔着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臂相面对。可以是,所述轴部支承在所述第一臂的上面。可以是,所述第二臂插入到在所述壳体的底面向上侧凹陷的收纳槽。可以是,在所述致动器形成固定孔,在所述紧固部凸出形成固定凸起,在所述致动器布置成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的状态下,所述固定凸起插入在所述固定孔。而且,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目的,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壳体,在前方形成线缆插入部,在后方形成多个端子插入口;致动器,构成为通过旋转操作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所述致动器包括:轴部,形成旋转轴;以及主体部,在布置为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时,对插入在所述线缆插入部的线缆加压;一对安装脚,支承所述轴部的下侧,所述安装脚具备:紧固部,与所述线缆插入部的两侧部结合;以及固定部,焊接在电路板;多个接地端子,在所述壳体的后方插入在所述端子插入口,所述接地端子具备:上臂,包围所述轴部的上侧,以便引导所述致动器的旋转;以及下臂,与在所述线缆的底面形成的接地焊盘接触;以及多个信号端子,在所述壳体的后方插入在所述端子插入口,所述信号端子具备单臂,所述单臂与在所述线缆的底面形成的信号焊盘接触。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分别在安装到所述电路板上的焊接部分支成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分别在安装到所述电路板上的焊接部以无分支方式延伸至所述单臂。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和所述致动器重叠的区域内,所述多个信号端子仅位于所述致动器之下。可以是,在所述致动器形成固定孔,在所述紧固部凸出形成固定凸起,在所述致动器布置成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的状态下,所述固定凸起插入在所述固定孔。可以是,所述轴部位于所述固定凸起和所述线缆插入部的后侧面之间。通过上述的解决方法获得的本技术的效果如下。第一,在本技术中,信号端子向前后方长长延伸形成,以便以中间无分支部分的方式连接电路板和线缆。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减少在具有分支形态的以往的信号端子中发生的信号反射现象。由此,能够改善电连接器中的阻抗匹配,能够以更高速形成信号传送。第二,在本技术中,形成致动器的旋转轴的轴部构成为,通过安装脚支承下侧,通过接地端子的上臂包围上侧。因此,也能够在没有基于信号端子的旋转引导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接地端子和安装脚顺畅地形成致动器的旋转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技术的电连接器的一例而用于说明信号端子中的信号反射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中的阻抗的曲线图。图3是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及图5是从彼此不同方向分解观察图3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图。图6是沿图3中示出的A-A线截取的剖面图。图7是沿图3中示出的B-B线截取的剖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在前方形成线缆插入部,在后方形成多个端子插入口;/n致动器,构成为通过旋转操作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所述致动器包括:轴部,形成旋转轴;以及主体部,在布置为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时,对插入在所述线缆插入部的线缆加压;/n多个接地端子,在所述壳体的后方插入在所述端子插入口,所述接地端子具备:上臂,包围所述轴部的局部,以便引导所述致动器的旋转;以及下臂,与在所述线缆的底面形成的接地焊盘接触;以及/n多个信号端子,在所述壳体的后方插入在所述端子插入口,所述信号端子具备单臂,所述单臂与在所述线缆的底面形成的信号焊盘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在前方形成线缆插入部,在后方形成多个端子插入口;
致动器,构成为通过旋转操作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所述致动器包括:轴部,形成旋转轴;以及主体部,在布置为覆盖所述线缆插入部时,对插入在所述线缆插入部的线缆加压;
多个接地端子,在所述壳体的后方插入在所述端子插入口,所述接地端子具备:上臂,包围所述轴部的局部,以便引导所述致动器的旋转;以及下臂,与在所述线缆的底面形成的接地焊盘接触;以及
多个信号端子,在所述壳体的后方插入在所述端子插入口,所述信号端子具备单臂,所述单臂与在所述线缆的底面形成的信号焊盘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分别在所述壳体内分支成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
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分别以无分支方式延伸,以便形成所述单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连接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信号端子和所述致动器重叠的区域内,所述多个信号端子仅位于所述致动器之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接地端子分别沿所述致动器的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布置在所述多个信号端子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臂形成以包围所述轴部的上侧的方式向下方开放的旋转引导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支承所述轴部的一对安装脚,所述安装脚具备:紧固部,与所述线缆插入部的两侧部结合;以及固定部,焊接在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部包括:
基体,插入到在所述线缆插入部的侧部形成的插槽;
第一臂,在所述基体的上侧向后方延伸,并插入到所述壳体的固定槽;以及
第二臂,在所述基体的下侧向后方延伸,并布置成隔着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臂相面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支承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成旭
申请(专利权)人:株然湖MS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