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74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右端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外壁套接有两组弧形圈,两组所述弧形圈之间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所述螺丝的两端皆设置有螺母,所述导管的内壁设置有真空板,所述导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四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左端皆设置有吸音棉,所述分隔板上安装有贯穿于分隔板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外壁开设有滤板,所述通风管的内壁设置有斜板,所述导管的右端与回流管套接,所述回流管的右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隔板和通风管相配合,能够使得气流在经过导管的过程中,降低气流的流速,从而使得隔音效果更好。

A muffler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调管路
,具体为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隔音都是采用在空调管路的外壁设置有一层隔音层,但是隔音效果较差,在汽车内部任然能够听到,因气流速度过快撞击空调管内壁,导致空调管震动产生的噪音,同时在不开空调时,空气会从空调管口流入到空调管中,从而空气中一些细小的灰尘也会随之进入到空调管中,使得空调管路进行堵塞,因此亟需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隔音效果差和灰尘会随着空气进入到空调管的内壁造成堵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右端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外壁套接有两组弧形圈,两组所述弧形圈之间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所述螺丝的两端皆设置有螺母,所述导管的内壁设置有真空板,所述导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四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左端皆设置有吸音棉,所述分隔板上安装有贯穿于分隔板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外壁开设有滤板,所述通风管的内壁设置有斜板,所述导管的右端与回流管套接,所述回流管的右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弧形块的顶端左侧。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通风管皆设置关于分隔板对称的位置上。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内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组滤板,所述滤板的表面开设有大小不一的圆形孔。优选的,所述斜板呈环形阵列安装在通风管的内壁,所述斜板统一向右倾斜,且倾斜的角度相同。优选的,所述弧形块设置为中间凸起的形状。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直径等于密封圈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通过设置分隔板和通风管相配合,能够使得气流在经过导管的过程中,降低气流的流速,从而降低了气流撞击空调管内壁造成的震动,使得隔音效果更好;2、该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通过设置密封块,能够使得在空调未打开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空气进入到空调管中,从而造成空调堵塞,同时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回流管中,附着在回流管的内壁,可以通过螺丝将回流管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通风管、滤板和斜板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进气口;2、导管;3、弧形圈;4、螺丝;5、螺母;6、真空板;7、分隔板;8、吸音棉;9、通风管;10、滤板;11、斜板;12、回流管;13、弧形块;14、密封圈;15、密封块;16、活动杆;17、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包括进气口1,进气口1的右端安装有导管2,导管2的外壁套接有两组弧形圈3,同时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回流管12中,附着在回流管12的内壁,可以通过螺丝4将回流管12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两组弧形圈3之间通过螺丝4螺纹连接,螺丝4的两端皆设置有螺母5,导管2的内壁设置有真空板6,导管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四组分隔板7,分隔板7的左端皆设置有吸音棉8,分隔板7上安装有贯穿于分隔板7的通风管9,相邻两个通风管9皆设置关于分隔板7对称的位置上,能够使得气体在导管2中尽可能的减缓流速,通风管9的外壁开设有滤板10,通风管9的内壁呈环形阵列开设有六组滤板10,滤板10的表面开设有大小不一的圆形孔,能够使得气体进行分流,降低了气体的冲击力,从而降低了气体与分隔板7之间的撞击,起到降噪的效果,通风管9的内壁设置有斜板11,斜板11呈环形阵列安装在通风管9的内壁,斜板11统一向右倾斜,且倾斜的角度相同,能够平缓的降低气体的流速,从而降低了气流撞击空调管内壁造成的震动,使得隔音效果更好。导管2的右端与回流管12套接,回流管12的右端设置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的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活动杆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15,密封块15的直径等于密封圈14的直径,能够能够使得在空调未打开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空气进入到空调管中,从而造成空调堵塞,密封块15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圈14,密封圈14设置在弧形块13的顶端左侧,弧形块13设置为中间凸起的形状,能够收集空气中的附着物,同时还能够使得降低气体与回流管12内壁之间的碰撞,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工作原理:首先将弧形圈3套在进气口1的外壁,然后将导管2套接在进气口1的外壁,通过螺丝4,转动螺母5,使得弧形圈3向中间收缩,然后弧形圈3挤压导管2,直到弧形圈3将导管2和进气口1固定在一起,然后使用同样的方法将回流管12固定在导管2的右端,打开空调,冷气从进气口1进入到导管2,然后气体先与吸音棉8相接触,吸音棉8表面的细孔对气体进行缓冲,然后气体才穿过吸音棉8撞击在分隔板7上,分隔板7震动产生的噪音传输到导管2的内壁,被真空板6吸收,然后分隔板7左端的空间开始吸收气体,直到气体接触到通风管9侧壁上的滤板10时,小部分的气体将进入滤板10,通过通风管9传输到第一个分隔板7的右端,还有大部分气体将从通风管9的左端进入,然后在通过斜板11时,不断的撞击斜板11,使得气体的流动速度逐渐降低,直到穿过通风管9到达第一个分隔板7的右侧,然后重复同样的操作,使得气体的流速降到最低,从而减少的噪音的产生。当气体从导管2的右端流出时,气体通过挤压密封块15,使得密封块15挤压活动杆16,从而使得密封块15脱离密封圈14,气体从回流管12中传输到排气口。当关闭空调时,由于没有气体的推力,活动杆16内壁弹簧回复到原来的形状,从而密封块15重新与密封圈14嵌套在一起,将空气堵在回流管12的右端,从而避免空气回流到空调管路中,使得空气中的附着物堵塞管道。当需要清理时,只需转动螺母5,使得弧形圈3张开,直到导管2与回流管12能够脱离,然后将对回流管12的内壁进行清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包括进气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的右端安装有导管(2),所述导管(2)的外壁套接有两组弧形圈(3),两组所述弧形圈(3)之间通过螺丝(4)螺纹连接,所述螺丝(4)的两端皆设置有螺母(5),所述导管(2)的内壁设置有真空板(6),所述导管(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四组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的左端皆设置有吸音棉(8),所述分隔板(7)上安装有贯穿于分隔板(7)的通风管(9),所述通风管(9)的外壁开设有滤板(10),所述通风管(9)的内壁设置有斜板(11),所述导管(2)的右端与回流管(12)套接,所述回流管(12)的右端设置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所述活动杆(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15),所述密封块(15)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圈(14),所述密封圈(14)设置在弧形块(13)的顶端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消音结构,包括进气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的右端安装有导管(2),所述导管(2)的外壁套接有两组弧形圈(3),两组所述弧形圈(3)之间通过螺丝(4)螺纹连接,所述螺丝(4)的两端皆设置有螺母(5),所述导管(2)的内壁设置有真空板(6),所述导管(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四组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的左端皆设置有吸音棉(8),所述分隔板(7)上安装有贯穿于分隔板(7)的通风管(9),所述通风管(9)的外壁开设有滤板(10),所述通风管(9)的内壁设置有斜板(11),所述导管(2)的右端与回流管(12)套接,所述回流管(12)的右端设置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所述活动杆(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15),所述密封块(15)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圈(14),所述密封圈(14)设置在弧形块(13)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同宇李天元孙继胜刘建伟于洪亮龚云飞刘昊张国和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工业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