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独立平动与转动的抗拉型桥梁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49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独立平动与转动的抗拉型桥梁支座,包括上座板、中座板和下座板,还包括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中座板底面的第二凸台,设置于下座板顶面的第一凸台以及限位件,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均设置有与限位件匹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件一端设有挡板,另一端设有螺纹,限位件沿水平方向穿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限位孔将中座板和下座板连接,限位件螺纹端与固定螺栓可拆卸连接上座板下方两侧分别设有抗拉挡块且水平位置处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不锈钢板、滑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平动转动可独立实现,耐疲劳性好,可大力的推广应用。

A kind of tension type bridge bearing which can move and rotate independ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独立平动与转动的抗拉型桥梁支座
本技术涉及桥梁道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独立平动与转动的抗拉型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土建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以及国民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悬挂式单轨,跨座式单轨,磁悬浮等新型轨道交通应运而生,由于其具有造价低,施工块等特点,近几年来在我国中小城市得到了广泛发展,相比于公路、铁路桥梁,悬挂式单轨、跨座式单轨等新型轨道交通典型特点为动载占比高,因此对桥梁支座具有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支座发挥承载,适应结构平动、转动等功能,同时需具备抗拉功能,且需在上部长期动载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目前广泛使用于公路、铁路的桥梁支座普遍结构较复杂,都只能单一实现平动功能或者转动功能,不能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桥梁、公路对支座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桥梁支座高要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独立平动与转动的抗拉型桥梁支座,为能满足桥梁受应力集中导致梁端的竖向转动,消耗竖向载荷,保护支座及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独立平动与转动的抗拉型桥梁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独立平动与转动的抗拉型桥梁支座,包括上座板(1)、中座板(2)和下座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中座板(2)底面的第二凸台(11),设置于下座板(4)顶面的第一凸台(10)以及限位件(3),所述第一凸台(10)和第二凸台(11)上均设置有与限位件(3)匹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件(3)一端设有挡板(13),另一端设有螺纹,限位件(3)沿水平方向穿过第一凸台(10)和第二凸台(11)的限位孔将中座板(2)和下座板(4)连接,限位件(3)螺纹端与固定螺栓(7)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独立平动与转动的抗拉型桥梁支座,包括上座板(1)、中座板(2)和下座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中座板(2)底面的第二凸台(11),设置于下座板(4)顶面的第一凸台(10)以及限位件(3),所述第一凸台(10)和第二凸台(11)上均设置有与限位件(3)匹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件(3)一端设有挡板(13),另一端设有螺纹,限位件(3)沿水平方向穿过第一凸台(10)和第二凸台(11)的限位孔将中座板(2)和下座板(4)连接,限位件(3)螺纹端与固定螺栓(7)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独立平动与转动的抗拉型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座板(2)底面设有两个第二凸台(11),所述下座板(4)顶面设有4个第一凸台(10),每两个第一凸台(10)之间形成一个凹槽(12),第二凸台(11)置于凹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独立平动与转动的抗拉型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板(1)底面还设有抗拉挡块(8),所述抗拉挡块(8)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座板(1)底面,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大成郭一民罗鑫刘国绪刘成英谢君邹贻军王剑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中唐空铁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