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锅筒水火管锅壳式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36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锅筒水火管锅壳式锅炉,该锅炉特别是将双锅筒左右纵向排布炉排上方、锅筒之间有中间连通管相互连通,且两侧有水冷壁管和对流管束分别连接同侧集箱和锅筒。该锅炉解决了以往锅筒直径大、制造困难以及因传热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锅筒底部变形鼓包,管板裂纹等问题。本锅炉结构紧凑,易于加工制造、而且其负荷具有可调性、热效率高,特别适合于工业和民用及热电联产。(*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电联产工业及民用水火管锅壳式锅炉,具体地讲,该锅炉包括两个纵向排布在炉排上方的锅筒、连接上述锅筒和集箱所用的水冷壁管和对流管束、及其它组成锅炉本体附件。现有技术中,卧式水火管锅壳式锅炉,其结构均采用单锅筒两侧布置水冷壁管构成炉膛和燃尽室受热面,单锅筒内设置有双回程烟管。燃料在炉排上燃烧所产生的火焰和高温烟气在炉膛内首先与锅筒及水冷壁进行辐射换热、经燃尽室、后烟箱进入锅筒烟管第一回程,再由前烟箱折回进入锅筒烟管第二回程,最后由后烟箱经省煤器、除尘器用引风将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中。上述锅炉整体结构及其相应换热方式、使得现有锅壳式锅炉特别对于单位时间蒸发量大的锅炉,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现有锅炉为了达到额定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在锅筒内必须布置双回程烟管束,结果造成锅筒直径很大、筒壁厚、金属耗量多,换热效果也不够理想,锅炉热效率低。第二、上述锅炉换热方式,炉膛高温烟气直接作用于锅筒底部、加之锅炉底部极易沉积大量水垢、使得锅筒底部发生高温蠕变现象、造成变形鼓疱,影响锅炉传热效果和使用寿命。第三、管板裂纹问题特别是后管板高温烟气入口处,当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锅筒水火管锅壳式锅炉,包括纵向排布在炉排1上方的锅筒7、8、连接该锅筒和两侧集箱10所用的水冷壁管5和对流管束6、9前后烟箱2、4及其它附属件。本锅炉特点是所说锅筒为左、右纵向排布双锅筒结构、其中左锅筒7和右锅筒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同侧集箱10和锅筒7、8相连的水冷壁管5和对流管束6、9,左、右锅筒内设有单回程烟管,中间用连通管14沟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通管14是一双面水冷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轻工机械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