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222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属于制袋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机体上的单面打孔装置,机体上且位于单面打孔装置的下方开设有接屑槽,接屑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机体上倾斜设置有与出料口相连通的出料管,出料管远离出料口的管口端可拆卸设置有集废袋,机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接屑槽内的碎屑扫入出料管内的清扫组件,出料口处开合设置有挡板,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板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清理打孔所产生的碎屑且降低工人清理时的危险系数的优点。

A debris cleaning system of bag ma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袋机辅助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
技术介绍
制袋机就是制作各种塑料包装袋或其他材料包装袋的机器,其加工范围为各种大小厚薄规格不同的塑料或其他材料的包装袋,一般来说以塑料包装袋为主要产品。如申请公告号为CN1097200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袋机,以对直通袋的一侧面进行加工,直通袋具有首尾贯通设置的通孔,该制袋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构成对直通袋由机架的一端向另一端间歇式连续水平输送的送料机构,以及对直通袋一侧面进行打孔的单面打孔装置,和对直通袋上的单面孔进行透气膜焊接的焊接装置,还包括沿正交于直通袋输送方向输送透气膜的透气膜送料机构,以构成对焊接装置中透气膜的输送,其中,通过设置在直通袋中的分隔板以及连接分隔板并悬浮设置在通孔中的隔热板,分离直通袋的两侧面,从而实现对直通袋的一侧面切出单面孔并对单面孔进行焊接透气膜。但上述制袋机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单面打孔装置在对袋子进行钻孔时,会有许多碎屑散落在制袋机的台面上,长期使用之后会在制袋机的台面上堆积上厚厚的一层碎屑,清理时需要人工手动伸入台面内进行扫除,不仅清理起来十分麻烦,而且纸袋机的台面上设置有各种机构,如果机构误操作启动,很有可能会对在进行清理碎屑的工人的手部造成伤害,危险系数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具有方便清理打孔所产生的碎屑且降低工人清理时的危险系数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机体上的单面打孔装置,所述机体上且位于单面打孔装置的下方开设有接屑槽,所述接屑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机体上倾斜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远离出料口的管口端可拆卸设置有集废袋,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接屑槽内的碎屑扫入出料管内的清扫组件,所述出料口处开合设置有挡板,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板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控制组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单面打孔装置对袋进行打孔后,接屑槽将碎屑收集,接着启动控制组件,将挡板打开,然后启动清扫组件,开始将接屑槽内的碎屑扫入出料口内,然后从出料管的管口处进入到集废袋中;当集废袋内的碎屑集满后,启动控制组件把挡板挡在出料口处,然后把集废袋取下,将集废袋内的碎屑进行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再把集废袋重新套在出料管的管口端。这样设置后不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清理碎屑,进而不需要工人用手伸入台面上进行清理,达到方便清理打孔所产生的碎屑且降低工人清理时的危险系数的效果。进一步,所述出料管靠近管口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集废袋上位于开口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的穿孔,所述螺纹孔与穿孔之间螺纹穿设有用于将集废袋固定在出料管处的固定螺栓。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集废袋套在出料管的管口上后,把集废袋上的穿孔管对准螺纹孔,然后将固定螺栓拧入,便能够轻松地将集废袋固定在出料管的管口上。进一步,所述出料管的内壁上覆设有特氟龙层。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特氟龙,一般称作“不沾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温以及摩擦系数极低的特点,因此将其涂覆在出料管的内壁上,能够让碎屑更顺畅地从出料管进入到集废袋中。进一步,所述机体上位于接屑槽一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清扫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清理杆以及刷毛,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机体内壁且朝向出料口侧延伸,所述清理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位于接屑槽内的端部,所述刷毛沿着清理杆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在清理杆上且与所述接屑槽的底部抵触。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气缸,让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清理杆便会带着刷毛往出料口侧移动,刷毛便会将处于接屑槽底壁上的碎屑扫入出料口内,从而达到清扫方便的效果。进一步,所述清理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清理杆地可拆卸设置能够实现清理杆的更换,在清理杆以及刷毛损坏时能够及时更换。进一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矩形抵块,所述清理杆的中部设置有供矩形抵块插入的矩形插筒,所述矩形抵块上设置有用于将矩形抵块卡紧在矩形插筒内的卡紧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把矩形抵块插入矩形插筒内后,通过抵紧件的设置,能够让矩形插块抵紧在矩形插筒内,从而方便实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清理杆的连接。进一步,所述卡紧件包括压缩弹簧以及卡块,所述压缩弹簧在矩形抵块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卡块设置在所述压缩弹簧的自由端,所述矩形插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卡块抵入的卡孔。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矩形抵块在滑入矩形插筒的过程中,压缩弹簧被压缩在矩形抵块与矩形插筒的内壁之间;当卡块移动到卡孔处时,压缩弹簧在弹力作用下将卡块弹入卡孔内,从而实现矩形抵块与矩形插筒的卡接,且达到卡接方便的效果。进一步,所述矩形抵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容纳孔的底壁上。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容纳孔的设置能够将压缩弹簧和卡块进行容纳,使得在矩形抵块卡入矩形插筒的过程中,让压缩弹簧能够有一定的压缩空间,达到让卡块能够正常抵入矩形插筒内的效果。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接屑槽的内壁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所述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挡板为橡胶板。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长和缩短便能够控制挡板的位置,伸长时能够将挡板抵在出料口上,缩短时能够将挡板从出料口处移开,达到方便驱动挡板移动的效果,并且挡板为橡胶板,柔软性较好,在触碰到出料口时不易产生剧烈撞击,从而达到不易让挡板损坏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当单面打孔装置对袋进行打孔后,接屑槽将碎屑收集,接着启动控制组件,将挡板打开,然后启动清扫组件,开始将接屑槽内的碎屑扫入出料口内,然后从出料管的管口处进入到集废袋中;当集废袋内的碎屑集满后,启动控制组件把挡板挡在出料口处,然后把集废袋取下,将集废袋内的碎屑进行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再把集废袋重新套在出料管的管口端。这样设置后不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清理碎屑,进而不需要工人用手伸入台面上进行清理,达到方便清理打孔所产生的碎屑且降低工人清理时的危险系数的效果;二、清理杆地可拆卸设置能够实现清理杆的更换,在清理杆以及刷毛损坏时能够及时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及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接屑槽内部的部分剖视及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清扫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二气缸与挡板的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体;11、单面打孔装置;12、容置腔;2、接屑槽;21、出料口;3、出料管;31、螺纹孔;4、集废袋;41、穿孔;5、清扫组件;51、第一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包括机体(1)以及设置在机体(1)上的单面打孔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单面打孔装置(11)的下方开设有接屑槽(2),所述接屑槽(2)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21),所述机体(1)上倾斜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21)相连通的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远离出料口(21)的管口端可拆卸设置有集废袋(4),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接屑槽(2)内的碎屑扫入出料管(3)内的清扫组件(5),所述出料口(21)处开合设置有挡板(61),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板(61)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控制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包括机体(1)以及设置在机体(1)上的单面打孔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单面打孔装置(11)的下方开设有接屑槽(2),所述接屑槽(2)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21),所述机体(1)上倾斜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21)相连通的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远离出料口(21)的管口端可拆卸设置有集废袋(4),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接屑槽(2)内的碎屑扫入出料管(3)内的清扫组件(5),所述出料口(21)处开合设置有挡板(61),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挡板(61)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的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3)靠近管口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31),所述集废袋(4)上位于开口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31)相配的穿孔(41),所述螺纹孔(31)与穿孔(41)之间螺纹穿设有用于将集废袋(4)固定在出料管(3)处的固定螺栓(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3)的内壁上覆设有特氟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袋机的碎屑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位于接屑槽(2)一侧开设有容置腔(12),所述清扫组件(5)包括第一气缸(51)、清理杆(52)以及刷毛(53),所述第一气缸(51)设置在容置腔(12)内,所述第一气缸(51)的活塞杆穿过机体(1)内壁且朝向出料口(21)侧延伸,所述清理杆(52)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51)的活塞杆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顶新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