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用树脂砂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203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铸造用树脂砂再生装置,属于树脂砂技术领域,包括滚筒、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料组件、收集箱以及用于驱动滚筒的驱动装置,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滚筒的下方,所述滚筒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滚筒内壁上设置有拨料板,上料组件使得上料非常方便,同时上料组件上设置有磁性吸附器,可以出去旧砂中的铁磁性杂质,滚筒内壁设置有拨料板,可以拨动旧砂,使其分散更加充分,增强过滤效果,同时还设置有除尘装置,可以吸收空气中扬起的灰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简单、工作效率高以及适用性广的优点。

A regeneration device of resin sand for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用树脂砂再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树脂砂回收利用
,特别是一种铸造用树脂砂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许多铸造车间里,通常都要进行旧砂回收,也就是把里面的杂质比如废铁、成块的砂以及其他东西去除掉,从而保持砂的均匀干净。通过检索,公告号为CN203955508U的中国专利《筛沙机》中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筛砂机,包括电动机,筛分筒,机架,密封盖,出料口,入料口和废料口,机架上设有密封盖,密封盖左端设有废料口,密封盖右端设有入料口,机架左下角设有出料口,机架上设有筛分筒,与左端的废料口和右端的入料口相接,使出料口在筛分筒下方,所述密封盖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电动机。但是这种方案存在如下问题:通过传送带传动干净的物料,需要消耗能源,且没有方便的上料装置,使得上料需要人工运送进物料口,不能去除铁磁性杂质以及扬起的灰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用树脂砂再生装置,包括滚筒、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料组件、收集箱以及用于驱动滚筒的驱动装置,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滚筒的下方;所述滚筒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滚筒的外壁上,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活动盖,所述滚筒上分布有过滤孔,所述滚筒内壁上设置有拨料板;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一侧,且第一支撑架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块和支撑圈,所述支撑圈套设在所述滚筒的一端,所述支撑圈的内径大于所述滚筒的外径,所述支撑圈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支撑圈下部设置支撑块;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上料仓,所述上料仓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所述上料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上料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送料辊,所述上料仓的下端的一侧设置有料斗,上料仓的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管;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滚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互相配合的转动齿。优选的,所述拨料板的数量为两条,所述拨料板沿所述滚筒的轴向方向分布。优选的,所述拨料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相邻两侧分别与滚筒的内壁以及拨料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拨料板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有气缸座、升降气缸以及和升降气缸活动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支撑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料组件上的第一支杆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上料仓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包括伸缩套杆以及在所述伸缩套杆内活动安装的伸缩杆,所述伸缩套杆上活动安装有调节栓。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内壁设置有磁性吸附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上料组件,使得上料非常方便,同时上料组件的第一支杆设置成可伸缩结构,能够对上料组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进一步增强了本技术广泛的适用性;2.本技术,采用滚筒式筛砂结构,可以使得筛砂过程更加充分,旧砂更加分散,效果更佳,通过将第一支撑架包括有升降气缸,可以在完成筛砂工作后将第一支撑架升起,这样滚筒就可以倾斜一定角度,滚筒里面剩下的废物可以顺着斜坡滑出,简单方便,省时省力;3.本技术,通过在滚筒内设置有拨料板,拨料板在跟随滚筒进行转动的过程当中能够帮助旧砂顺着滚筒内壁向上运动,直至拨料板背砂滚筒的一侧向下倾斜时旧砂掉落下,使得旧砂料反复翻滚而充分离散、筛分,过滤功能更好,通过设置连接筋能够使得拨料板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滚筒上,且在拨料板上设置有橡胶板,可以防止拨料板由于撞击而损害,有效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4.本技术在出料管上设置有磁性吸附器,可以很好地除去旧砂中的磁性以及铁性杂质,使得旧砂回收的效果更佳。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简单、工作效率高以及适用性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滚筒内壁上拨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A处也即是第二电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滚筒-1,进料口-101,过滤孔-102,转动齿-103,气缸座-201,升降气缸-202,连接座-203,支撑圈-204,第二支撑架-3,收集箱-5,拨料板-6,连接筋-601,橡胶板-602,伸缩套杆-701,伸缩杆-702,调节栓-703,第二支杆-8,上料仓-9,送料辊-901,料斗-902,出料管-903,第二电机-11,齿轮-1101。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一种铸造用树脂砂再生装置,包括滚筒1、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3、上料组件、收集箱5以及用于驱动滚筒1的驱动装置,所述收集箱5位于所述滚筒1的下方;所述滚筒1上设置有进料口101,所述进料口101位于所述滚筒1的外壁上,所述进料口101上设置有活动盖,所述滚筒1上分布有过滤孔102,所述滚筒1内壁上设置有拨料板6,所述拨料板6的数量为两条,所述拨料板6沿所述滚筒1的轴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架2位于所述进料口101的一侧,且第一支撑架2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架2包括有气缸座201、升降气缸202以及和升降气缸202活动连接的连接座203,所述连接座203上设置有支撑圈204,所述第二支撑架3位于所述进料口10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3包括支撑块和支撑圈204,所述支撑圈204套设在所述滚筒1的一端,所述支撑圈204的内径大于所述滚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用树脂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1)、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3)、上料组件、收集箱(5)以及用于驱动滚筒(1)的驱动装置,所述收集箱(5)位于所述滚筒(1)的下方;/n所述滚筒(1)上设置有进料口(101),所述进料口(101)位于所述滚筒(1)的外壁上,所述进料口(101)上设置有活动盖,所述滚筒(1)上分布有过滤孔(102),所述滚筒(1)内壁上设置有拨料板(6);/n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进料口(101)的一侧,且第一支撑架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架(3)位于所述进料口(10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3)包括支撑块和支撑圈(204),所述支撑圈(204)套设在所述滚筒(1)的一端,所述支撑圈(204)的内径大于所述滚筒(1)的外径,所述支撑圈(204)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支撑圈(204)下部设置支撑块;/n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8)和上料仓(9),所述上料仓(9)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8)上,所述上料仓(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上料仓(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送料辊(901),所述上料仓(9)的下端的一侧设置有料斗(902),上料仓(9)的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管(903);/n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1101),所述滚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1101)互相配合的转动齿(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用树脂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1)、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3)、上料组件、收集箱(5)以及用于驱动滚筒(1)的驱动装置,所述收集箱(5)位于所述滚筒(1)的下方;
所述滚筒(1)上设置有进料口(101),所述进料口(101)位于所述滚筒(1)的外壁上,所述进料口(101)上设置有活动盖,所述滚筒(1)上分布有过滤孔(102),所述滚筒(1)内壁上设置有拨料板(6);
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进料口(101)的一侧,且第一支撑架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架(3)位于所述进料口(10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3)包括支撑块和支撑圈(204),所述支撑圈(204)套设在所述滚筒(1)的一端,所述支撑圈(204)的内径大于所述滚筒(1)的外径,所述支撑圈(204)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支撑圈(204)下部设置支撑块;
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8)和上料仓(9),所述上料仓(9)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8)上,所述上料仓(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上料仓(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送料辊(901),所述上料仓(9)的下端的一侧设置有料斗(902),上料仓(9)的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管(903);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1101),所述滚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1101)互相配合的转动齿(1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泽锋杨幸东陈阵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金匠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