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5093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PET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40~60%的PET;1~3%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1~3%的小分子酯类增塑剂;3~5%的增韧剂,0.5~2%的抗氧剂,10~30%的玻璃纤维,5~20%的矿物填充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以PET为基体材料,在添加成核剂的基础上同时添加增塑剂,能够使PET的冷结晶温度明显向低温区移动,热结晶温度及熔点明显向高温区移动,提高PET的结晶速度,分子链排列更加规则,形成的晶体更加完善,脱模效果明显改善,且形成的晶体不会再重新排列,有利于使制件尺寸更加稳定。

A PET composit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各项性能优良并且成本很低的树脂,目前主要用于制备纤维、薄膜及中空容器等。由于PET树脂分子内含有大量苯环,分子刚性大,运动性差,玻璃化温度较高,结晶速度慢,导致模塑周期长、成型周期长、易粘模,而且成型收缩率大,制件尺寸稳定性差,结晶化的成型呈脆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PET树脂的玻璃化温度在75℃左右,升温结晶温度(即冷结晶温度)为145℃左右,熔点为210℃左右,降温结晶温度(即热结晶温度)为242℃左右。PET要想达到快速的成型且不粘模,就要使其玻璃化温度尽量低,熔点及热结晶温度尽量高,冷结晶温度尽量低,这就需要对PET树脂进行改性。目前对PET树脂的改性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与其它树脂共混,如PBT、PC、PA及LCP等,该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进PET的成型性,但是会增加成本,效果也不理想。二是通过添加成核剂来提高PET的结晶性能;成核剂主要用于调节PET的结晶速率,可以使熔体在较高的温度下结晶,增加其成核点,同时缩小其球晶大小,从而带来各方面性能的提升,缩短成型周期。目前主要用到的成核剂主要分为无机成核剂和有机成核剂。无机成核剂主要包括:滑石粉、锌粉、铝粉及石墨等,这类成核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ET的结晶速度,但是对冷结晶温度的降低有限,很难使其降低到120℃以下,因此并不能很好的解决PET的粘模问题。有机成核剂主要包括:一元羧酸盐、苯甲酸及苯甲酸的碱金属盐,这类成核剂主要是通过羧酸盐的作用将PET分子链断链,达到快速结晶的目的;但是该方法对PET的机械性能影响很大,同时这类成核剂会造成更严重的粘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在添加成核剂的基础上同时添加增塑剂,能够显著改善PET的结晶性能,脱模效果好且制件尺寸更加稳定。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ET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40~60%的PET;1~3%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1~3%的小分子酯类增塑剂;3~5%的增韧剂,0.5~2%的抗氧剂,10~30%的玻璃纤维,5~20%的矿物填充物。优选地,所述PET的特征粘度为0.6~1.0dL/g。优选地,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包括乙烯-(甲基)丙烯酸锌盐、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盐和乙烯-(甲基)丙烯酸锂盐中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小分子酯类增塑剂包括新戊基乙二醇联苯酯和/或新戊基乙二醇联苯酯的衍生物。优选地,所述增韧剂包括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抗氧剂包括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1μm,长度为3mm;所述玻璃纤维为经过偶联剂处理的无碱无捻玻璃纤维。优选地,所述矿物填充物包括金云母和/或银云母,粒度为100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PE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ET、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增韧剂与抗氧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将小分子酯类增塑剂与矿物填充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料;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料、第二混合物料和玻璃纤维进行熔融混炼、挤出和切粒,得到PET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PET复合材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PET复合材料在制备汽车空调电机外壳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ET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40~60%的PET;1~3%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1~3%的小分子酯类增塑剂;3~5%的增韧剂,0.5~2%的抗氧剂,10~30%的玻璃纤维,5~20%的矿物填充物。本专利技术以PET为基体材料,在添加成核剂的基础上同时添加增塑剂,能够使PET的冷结晶温度明显向低温区移动,热结晶温度及熔点明显向高温区移动,提高PET的结晶速度,分子链排列更加规则,形成的晶体更加完善,脱模效果明显改善,且形成的晶体不会再重新排列,有利于使制件尺寸更加稳定;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ET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力学性能以及耐低温冲击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ET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汽车空调电机外壳,在140℃条件下长期使用不会变软,不会变形,综合性能优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ET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40~60%的PET;1~3%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1~3%的小分子酯类增塑剂;3~5%的增韧剂,0.5~2%的抗氧剂,10~30%的玻璃纤维,5~20%的矿物填充物。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本专利技术中所述PET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40~60%的PET,优选为50~60%,更优选为54~5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PET的特征粘度[η]优选为0.6~1.0dL/g。本专利技术对所述PET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满足上述要求的市售商品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PET购买自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型号为FG60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PET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1~3%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优选为2~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优选包括乙烯-(甲基)丙烯酸锌盐、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盐和乙烯-(甲基)丙烯酸锂盐中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盐;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盐购买自杜邦公司,具体型号为SURLYN8920。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上述种类的成核剂,其能与PET树脂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形成离子簇,以离子簇为成核点,形成大小均一的球晶,有利于使PET复合材料的冷结晶温度向低温区移动,熔点和热结晶温度向高温区移动,进而使PET复合材料的结晶速度提高,同时不会像羧酸盐类成核剂一样造成PET树脂的降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PET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1~3%的小分子酯类增塑剂,优选为2~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小分子酯类增塑剂优选包括新戊基乙二醇联苯酯和/或新戊基乙二醇联苯酯的衍生物,更优选为新戊基乙二醇联苯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新戊基乙二醇联苯酯购买自朗盛公司,具体型号为Uniplex512。仅添加成核剂主要是提高晶核的形成速度,由于PET分子链的移动性差,造成其后期的晶体生长过程缓慢,因而并不能够有效的提高PET树脂的结晶速度,同时增加成核剂含量结晶速度的变化也不理想,制件的脱模效果不理想,同时尺寸偏大;本专利技术在添加成核剂的基础上同时添加增塑剂,PET分子链开始解冻,分子链变得活跃,加速分子链的规则排列,晶体更加完善,晶体生长速度开始加快,可以使PET复合材料的冷结晶温度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n40~60%的PET;1~3%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1~3%的小分子酯类增塑剂;3~5%的增韧剂,0.5~2%的抗氧剂,10~30%的玻璃纤维,5~20%的矿物填充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
40~60%的PET;1~3%的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1~3%的小分子酯类增塑剂;3~5%的增韧剂,0.5~2%的抗氧剂,10~30%的玻璃纤维,5~20%的矿物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ET的特征粘度为0.6~1.0d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类成核剂包括乙烯-(甲基)丙烯酸锌盐、乙烯-(甲基)丙烯酸钠盐和乙烯-(甲基)丙烯酸锂盐中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酯类增塑剂包括新戊基乙二醇联苯酯和/或新戊基乙二醇联苯酯的衍生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包括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复合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策唐帅刘峰吕孝腾曹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腾首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