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072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油田油气集输系统中加热设备具有高效传热介质的真空加热装置,该装置运行安全可靠、不解垢、热效率达90%以上、节省钢材30%以上、占地面积小、便于生产管理。该装置技术方案是:由火管(22)与烟管束(25)成U型连接,水平放置装于U形套管(26)内,U形套管(26)水平安装在支座(6)上,在U型套管(26)水平放置中心上部装有加热器(15),与U形套管(26)间用蒸气导管(19)和回水管(7)连通,U形套管(26)尾部设置有烟箱(2),其上面安装烟囱(27),前端封头(3)上安装燃烧器(4),U形套管(26)与火管(22)、烟管束(25)之间空间充有定量的具有高效传热介质的软化水(24)。其用途用于油田油气集输系统中,是井口、转油站、联合站的主要加热设备。(*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油气集输系统中,具有高效传热介质的真空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上使用的加热设备水套式加热炉,均采用间接加热方式,水套炉采用的换热方式是液体换热、正压运行、负压燃烧,热效率只达80%,体积大、消耗钢材量大、管理难度大。(三)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具有高效传热介质的真空加热装置。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真空加热装置,包括有烟囱、燃烧器、蒸气调节阀,其特征是烟囱底部安装在与支座支撑的U形套管相连的烟箱上,在U型套管内水平置有圆管形火管、烟管束,圆管形火管直管部分延续成J形,后端有孔板与烟管束相接;火管与烟管束成U形,火管、烟管束水平放置中心线低于U形套管中心线,U形套管两端直管部位中心线的上部装有加热器,相互间用蒸气导管和回水管连通;U型套管前端连接封头,在封头开有一个燃烧器安装孔;U形套管与火管、烟管束之间空间通过充液口,充定量软化水,软化水中加有高效传热介质微溶无机物。上述火管直管部位尾部上壁设置两端封闭的直管热管,热管内装高效传热介质微溶无机物,一端通过火管壁伸入软化水中,另一端在火管腔内,火管腔内的热管部位装有圆板形金属翅片;火管由支架安装在U型套管内壁封闭。上述烟管束,是由数根细管组成,由孔板架支撑,固定在U形套管内下壁。上述加热器,有金属圆管壳体,内装有可拆卸的加热盘管,由支架支撑,固定在壳体内下壁,壳体右端装有右端盖封闭,右端盖上下对称装下有进口管,上有出口管,左端固定有法兰盘与盲板法兰连接,壳体上部装有蒸气调节阀,加热盘管内外表面作防腐防垢处理。上述烟囱,内壁采用玻璃钢衬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是在微负压下运行,安全可靠,不结垢,热效率可达90%以上,节省钢材30%,占地面积小,便于生产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1、玻璃钢衬里,2、烟箱,3、封头,4、燃烧器,5、燃烧器安装孔,6、支座,7、回水管,8、孔板架,9、进口管,10、右端盖,11、出口管,12、加热盘管,13、盘管支架,14、壳体,15、加热器,16、蒸气调节阀,17、法兰盘,18、盲板法兰,19、蒸气导管,20、热管,21、翅片,22、火管,23、支架,24、软化水,25、烟管束,26、U形套管,27、烟囱,28、充液口,29、孔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有火管22由直管部分延续成J形,末端有孔板29与烟管束25连接成U形,火管22与烟管束25装于水平放置的U形套管26内,火管22、烟管束25中心线低于U形套管中心线,U形套管26水平安装在支座6上,U形套管26两端直管部位中心线上部装有加热器15,与U形套管26间用蒸气导管19和回水管7连通,U形套管26尾端设置有烟箱2,其上面安装圆柱形钢烟囱27,前端连接开有燃烧器4安装孔5的封头3,套管26与火管22,烟管束25之间空间通过充液口28充定量软化水24。上述火管22直管部位尾部设置直管热管20,内装有高效传热介质微溶无机物,一端伸入软化水24中,另一端在火管22腔内,腔内部分热管20上装有圆板形金属翅片21,火管22由支架23与U形套管连接。上述烟管束25,由数根细管组成,有孔板架8支撑固定在U形套管26内壁封闭。上述加热器15,有金属圆管壳体14,内装孔板盘管支架13,支撑可拆卸的加热盘管12,固定于壳体14内下壁,壳体14右端有右端盖10封闭,右端盖10上下对称有进口管9、出口管11,左端固定有法兰盘17与盲板法兰18连接,壳体14外上部装配蒸气调节阀16,加热盘管12内外表面作防腐防垢处理。上述烟囱27,在内圆周壁采用玻璃钢衬里1。本技术主要用于油田油气集输系统中,是油田井口、中转站、联合站等主要的加热设备。本技术投产运行前,U形套管26内充定量加有高效传热介质微溶无机物的软化水24,火管22加热软化水24,蒸气通过蒸气导管19进入加热器15,需加热介质进行真空微负压换热,达到了热交换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真空加热装置,包括有烟囱(27)、燃烧器(4)、蒸气调节阀(16),其特征是烟囱(27)底部安装在与支座(6)支撑的U形套管(26)相连的烟箱(2)上,U形套管(26)内水平置有圆管形火管(22)、烟管束(25),圆管形火管(22)延续为J形,后端有孔板(29)与烟管束(25)连接成(U)形,并使火管(22)、烟管束(25)水平放置中心线低于U形套管(26)水平放置中心线,U形套管(26)直管部位中心线的上部装有加热器(15),相互间用蒸气导管(19)和回水管(7)连通;U形套管(26)前端连有封头(3),封头(3)开有燃烧器(4)的燃烧器安装孔(5),U形套管(26)与火管(22)、烟管束(25)之间空间通过充液口(28),充定量软化水(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圆管形火管(22)直管部位尾部上壁设置两端封闭的直管热管(20),内装高效传热介质微溶无机物,一端通过火管(22)壁伸入软化水(24)中,另一端在火管(22)腔内,腔内部位的热管(20)装有圆板形翅片(21),火管(22)通过支架(23)安装于U形套管(26)内下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烟管束(25)是由数根细管组成,由孔板架(8)支撑,固定在U形套管(26)内壁封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加热器(15)有金属圆管壳体(14),内装有孔板盘管支架(13),支撑可拆卸的加热盘管(12),固定在壳体(14)内下壁,壳体(14)右端有右端盖(10)封闭,右端盖(10)上下对称装下有进口管(9),上有出口管(11),左端有法兰盘(17),与盲板法兰(18)连接,壳体(14)上部安装有蒸气调节阀(16),加热盘管(12)内外表面作防腐防垢处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烟囱(27)内表面采用玻璃钢衬里(1)。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油田油气集输系统中加热设备具有高效传热介质的真空加热装置,该装置运行安全可靠、不解垢、热效率达90%以上、节省钢材30%以上、占地面积小、便于生产管理。该装置技术方案是由火管(22)与烟管束(25)成U型连接,水平放置装于U形套管(26)内,U形套管(26)水平安装在支座(6)上,在U型套管(26)水平放置中心上部装有加热器(15),与U形套管(26)间用蒸气导管(19)和回水管(7)连通,U形套管(26)尾部设置有烟箱(2),其上面安装烟囱(27),前端封头(3)上安装燃烧器(4),U形套管(26)与火管(22)、烟管束(25)之间空间充有定量的具有高效传热介质的软化水(24)。其用途用于油田油气集输系统中,是井口、转油站、联合站的主要加热设备。文档编号F22B9/12GK2549323SQ02203948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孙占华, 朱利民, 侯常仁, 牛春庆, 王桂秋, 朱林, 张树平 申请人: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真空加热装置,包括有烟囱(27)、燃烧器(4)、蒸气调节阀(16),其特征是:烟囱(27)底部安装在与支座(6)支撑的U形套管(26)相连的烟箱(2)上,U形套管(26)内水平置有圆管形火管(22)、烟管束(25),圆管形火管(22)延续为J形,后端有孔板(29)与烟管束(25)连接成(U)形,并使火管(22)、烟管束(25)水平放置中心线低于U形套管(26)水平放置中心线,U形套管(26)直管部位中心线的上部装有加热器(15),相互间用蒸气导管(19)和回水管(7)连通;U形套管(26)前端连有封头(3),封头(3)开有燃烧器(4)的燃烧器安装孔(5),U形套管(26)与火管(22)、烟管束(25)之间空间通过充液口(28),充定量软化水(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占华朱利民侯常仁牛春庆王桂秋朱林张树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