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人智能导航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59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7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盲人智能导航拐杖,该产品包括拐杖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侧设有开关、SOS按钮,所述把手前端设有夜视广角摄像头和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器,所述把手中内置报警指示灯、麦克风、语音播放器,拐杖本体中内置GPS/北斗模块、电源模块、物联网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以5G为核心,融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元素,以成熟的制造技术为保障,形成了一种可以医疗化、公益化、礼品化的智能拐杖,以毫秒级的延迟处理图像视频,以毫米级的精度保障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智能化控制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A kind of blind intelligent navigation cru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盲人智能导航拐杖
本专利技术属于残疾人用品
,涉及一种盲人智能导航拐杖,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5G的盲人智能导航拐杖。
技术介绍
中国的盲人数量约为1700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年平均约有45万人失明,即几乎每分钟便会出现一例新盲人,据初步预测:至2020年,全球盲人数量将上升至7500万人。1991年,中国在北京建成第一条盲道,2001年,《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开始在全国实施。盲人因为眼睛的不方便,所以交通安全成了盲人出门的最大威胁,对自己的所处位置不了解,对自己所要去的地方不知道该怎么走。有的盲人会因为自己的生理缺陷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不敢出门,排斥与外界交流。目前市场上没有出现一款可以良好协调解决盲人出门问题的,能够大规模发售使用的设备,现有技术中的盲人拐杖由于功能比较单一,满足不了盲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智能化控制的盲人智能导航拐杖,能够解决盲人不敢出门,出门难的问题,给他们的人身安全建筑一道防线。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盲人智能导航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侧设有开关10、SOS按钮1,所述把手前端设有夜视广角摄像头6和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器7,所述把手中内置报警指示灯2、麦克风3、语音播放器4,拐杖本体中内置GPS/北斗模块5、电源模块11、物联网芯片8。进一步,所述物联网芯片8内置CPU模块、5G信号处理模块、存储器等。进一步,所述把手的两侧还设有USB接口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产品以5G为核心,融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元素,以成熟的制造技术为保障,形成了一种可以医疗化、公益化、礼品化的智能拐杖,以毫秒级的延迟处理图像视频,以毫米级的精度保障安全,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智能化控制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盲人智能导航拐杖的侧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盲人智能导航拐杖的把手的内部构造图。其中,1-SOS按钮,2-报警指示灯,3-麦克风,4-语音播放器,5-GPS/北斗模块,6-夜视广角摄像头、7-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器、8-物联网芯片,9-USB接口,10-开关,11-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照图1-图2,一种盲人智能导航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侧设有开关10、SOS按钮1,所述把手前端设有夜视广角摄像头6和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器7,所述把手中内置报警指示灯2、麦克风3、语音播放器4,拐杖本体中内置GPS/北斗模块5、电源模块11、物联网芯片8。所述物联网芯片8内置CPU模块、5G信号处理模块、存储器等。所述把手的两侧还设有USB接口9。智能导航拐主要功能模块位于把手中,把手两侧一边为开关和接口,一边为报警指示灯、麦克风、语音播放器,夜视广角摄像头和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器位于把手前端,GPS/北斗模块、电源模块、物联网芯片位于把手内部,物联网芯片为集成芯片,内置CPU模块、5G信号处理模块、存储器等。导航拐杖的主要功能和实现原理如下:一是实时避障。盲人前方遇到障碍后,红外线接收器会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发射返回的红外信号,CPU模块会根据GPS/北斗模块提供的定位信息和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快速分析判断,语音模块根据CPU模块的判断通过播放器发出不同的语音提示,5G信号处理模块会将遇障信息和图像发往后台基站和服务器,实时记录盲人行动情况。二是智能提醒。智能提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闹钟提醒,工作人员将盲人日常生活需要提示的信息通过5G信号或USB借口输入智能拐杖,智能拐杖会在规定的时间提示盲人;二是位置服务提醒,当盲人行进到城市某个位置时,CPU模块会根据导航信息和盲人需求和日常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提示盲人他已经到达某个区域附近,如超市、医院、车站等等。三是导航。盲人通过语音输入自己的出发目的地,CPU模块会结合盲人实时位置,利用GPS/北斗模块给出路线信息,直至盲人步行到目的地。四是亲情定位。盲人的实时GPS/北斗位置信息会通过5G信号处理模块传到后台,盲人的亲人可登录网站了解盲人位置,可以实时发送提醒信息或者对话。紧急情况时,盲人按下SOS按钮会把报警信息和图像第一时间传给盲人的亲人或有关单位。五是健康监测。统计盲人每日步行的距离,并通过5G信号处理模块传到后台,统计每月的运动量并结合以往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同时传回智能拐杖,盲人每日能了解分析结果。导航拐杖各部分结构功能介绍如下:把手开关:盲人外出时,打开把手开关,系统启动摄像头、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器、GPS/北斗模块等,系统自动开始工作;不使用时,关闭开关,节约电源。SOS按钮:用于盲人遇到紧急情况时,盲人按下SOS按钮会把报警信息和图像第一时间传给盲人的亲人或有关单位,便于亲人或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对盲人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夜视广角摄像头:用于拍摄盲人行进前方情况,即使是夜晚也能够将盲人周围的情况拍摄清楚,与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器接收到信号一起为CPU模块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支持。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器:用于探测盲人前进方向有无障碍物,与夜视广角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一起为CPU模块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支持。报警指示灯、麦克风、语音播放器:报警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和报警指示灯,前者表明电源是否正常工作,后者当盲人遇到障碍物时,会不停闪烁,同时语音播放器会发出报警提示声音。GPS/北斗模块:用于接收GPS/北斗信号,为实时导航提供数据支持。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无线充电装置,为智能拐杖实时避障、智能提醒、导航、亲情定位、健康监测提供电源支持,充电方式有两种,一是选择USB有线适配器,二是选择无线充电装置。物联网芯片:芯片包括CPU模块、5G信号处理模块、存储器等部分,CPU模块是芯片核心,用于分析处理数据,决定是否发出指示和报警信息,是否使用5G信号处理模块发送信息至后台服务器;5G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快速发射和接收信号,将视频等信息传至后台,同时也接收附近基站传来的定位、语音等指示信息;存储器用于存储盲人每天的步行信息,包括位置、图像、行进轨迹和步数等。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盲人智能导航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拐杖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侧设有开关(10)、SOS按钮(1),所述把手前端设有夜视广角摄像头(6)和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器(7),所述把手中内置报警指示灯(2)、麦克风(3)、语音播放器(4),拐杖本体中内置GPS/北斗模块(5)、电源模块(11)、物联网芯片(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盲人智能导航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拐杖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的两侧设有开关(10)、SOS按钮(1),所述把手前端设有夜视广角摄像头(6)和红外线发射与接收器(7),所述把手中内置报警指示灯(2)、麦克风(3)、语音播放器(4),拐杖本体中内置GPS/北斗模块(5)、电源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