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伞杆装置及其伞杆传动组件以及电动伞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伞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伞杆装置及其伞杆传动组件以及电动伞。
技术介绍
折叠伞折叠后,长度较小,非常便于携带、收藏,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传统的折叠伞通常需要用户双手并用才能打开或收合,在用户一手持物一手持伞时,不便于方便快捷的打开或收合折叠伞。为了更方便快捷的打开或收合折叠伞,人们设计出了电动伞。电动伞通常包括伞杆装置及伞骨装置,伞骨装置设于伞杆装置上。当打开电动伞时,既需要使得伞杆装置伸长,又需要使得伞骨装置撑开;当收合电动伞时,既需要使得伞杆装置缩短,又需要使得伞骨装置收拢。其中,伞杆装置通常通过伞杆传动组件伸长或缩短伞杆,但传统的伞杆传动组件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动伞的伞杆传动组件,旨在使得伞杆传动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伞杆传动组件,用于设于电动伞的中棒内,包括:第一杆结构,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杆结构包括第一杆体及设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的阻旋部,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杆传动组件,用于设于电动伞的中棒内,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杆结构,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杆结构包括第一杆体及设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的阻旋部,所述阻旋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径;/n第二杆结构,包括第二杆体及设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的压簧部,所述第二杆体插于所述第一杆结构内,且所述压簧部位于所述阻旋部远离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外,所述压簧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阻旋部的外径,所述压簧部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面为压簧面,所述压簧部设有导簧过道;以及/n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杆结构上,且所述弹簧的至少部分簧圈设于所述导簧过道;/n其中,当所述第二杆结构与所述第一杆结构相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杆传动组件,用于设于电动伞的中棒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杆结构,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杆结构包括第一杆体及设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的阻旋部,所述阻旋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径;
第二杆结构,包括第二杆体及设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的压簧部,所述第二杆体插于所述第一杆结构内,且所述压簧部位于所述阻旋部远离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外,所述压簧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阻旋部的外径,所述压簧部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面为压簧面,所述压簧部设有导簧过道;以及
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杆结构上,且所述弹簧的至少部分簧圈设于所述导簧过道;
其中,当所述第二杆结构与所述第一杆结构相对旋转时,被压缩于所述压簧面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一侧的弹簧能被释放,使得所述弹簧自所述压簧部远离所述阻旋部的一端伸出,并对所述中棒施力,使所述中棒的多个套管拉开形成首尾连接的长杆;
当所述第二杆结构与所述第一杆结构相对旋转时,伸出至所述压簧部外的弹簧能被压缩于所述压簧面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一侧,以撤销所述弹簧施加于所述中棒上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杆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旋部等于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弹簧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杆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簧过道的内径小于所述阻旋部的内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杆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簧过道的形状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弹簧的簧圈的形状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杆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面设有滚柱,以在释放过程及压缩所述弹簧的过程中,使得所述弹簧与所述压簧面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所述弹簧与所述滚柱之间的滚动摩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伞杆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为多个,多个所述滚柱间隔设于所述压簧面。
7.一种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头;
中棒,包括多个套管,多个所述套管能拉开形成首尾连接的长杆,所述中棒的位于最内的套管为内管,所述中棒的位于最外的套管的外管,位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为中间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