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进銓专利>正文

剥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460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7:16
一种剥线钳,包括一本体、一弹性件、一剥线刀片组、一压抵件及二连杆件。本体包括相枢接于同一枢部的一第一钳体、一第二钳体、一第一握柄及一第二握柄,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钳口部与一第二钳口部,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远离第一钳口部与第二钳口部分别设有一第一空间与一第二空间。弹性件容设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内,一端设于第一握柄,另一端设于第二握柄。剥线刀片组设于第一钳口部,包括相对应的一第一刀片与一第二刀片,第一刀片可相对第一钳体滑动。压抵件滑设于第二钳口部。其中一连杆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第一刀片与第一握柄之间,另一连杆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压抵件与第二握柄之间。

Wire str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剥线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剥线钳。
技术介绍
一般电线具有金属线材以及包覆于金属线材的塑胶外皮,当欲将二电线进行连接时,需要先将塑胶外皮剥除,方可进行连接作业,市面上售有一种剥线钳,如中国台湾专利号M441966所示,该剥线钳是用于将电线的塑胶外皮剥除的一种实用工具,以方便将二电线相互连接,已知剥线钳的二握柄之间设有一压缩弹簧,当按压该二握柄相靠近后,该压缩弹簧可将该二握柄相互远离推抵,以进行复位的动作。然而,由于压缩弹簧是装设于剥线钳外,因此压缩弹簧容易在使用过程中不慎与外界碰撞造成脱落,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剥线钳,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剥线钳,该剥线钳的弹性件内藏于该剥线钳中的容置空间,且可避免该弹性件外露而与外界碰撞造成脱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剥线钳,其包括一本体、一弹性件、一剥线刀片组、一压抵件及二连杆件。该本体包括相枢接于同一枢部的一第一钳体、一第二钳体、一第一握柄及一第二握柄,该第一钳体与该第二钳体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钳口部与一第二钳口部,该第一钳体与该第二钳体远离该第一钳口部与该第二钳口部分别设有一第一空间与一第二空间。该弹性件容设于该第一空间与该第二空间内,一端设于该第一握柄,另一端设于该第二握柄,以使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具有朝相远离摆动的趋势。该剥线刀片组设于该第一钳口部,包括相对应的一第一刀片与一第二刀片,该第一刀片可相对该第一钳体滑动。该压抵件滑设于该第二钳口部。其中一该连杆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第一刀片与该第一握柄之间,另一该连杆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压抵件与该第二握柄之间。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勾部,二勾部分别勾设于所述第一握柄与所述第二握柄。所述第一握柄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耳部,所述第二握柄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耳部,所述第一耳部与所述第二耳部相面对的凸设,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二耳部枢设于所述枢部,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组接于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凸设有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二耳部的一端。所述第一钳体设有二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钳体设有二第二隔板,所述二第一隔板容置出所述第一空间,该二第一隔板与所述二第二隔板枢设于该枢部,该二第二隔板容置出所述第二空间,所述二连杆件分别位于该第一空间与该第二空间内。所述的剥线钳另包括一长度调整件,该长度调整件包括一穿设件及一横设于该穿设件的挡件,该穿设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钳口部与所述第二钳口部其中一者的穿设口。所述穿设件设有复数卡凸,所述卡凸可挣脱地卡抵于所述穿设口的口缘。所述第一握柄与所述第二握柄分别设有一切断刀片,当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相靠近摆动时,二切断刀片相靠近以供切断物件。所述第一握柄与所述第二握柄其中一者设有一凸块,另一者设有一凹口,当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相靠近摆动时,所述凸块插设于所述凹口,该凸块为方形块体,该凹口为方形凹口。所述的剥线钳另包括一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一端弹抵于所述第一钳体,另一端弹抵于所述第二钳体,以使所述第一钳口部与所述第二钳口部具有相靠近摆动的趋势。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其中一者沿所述枢部的轴向设有一圆柱体,所述扭力弹簧套设于所述圆柱体且一端插设于该圆柱体的径向一侧,另一端弹抵于该第一钳体与该第二钳体的另一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剥线钳,该弹性件容置于该第一空间与该第二空间内,可使该弹性件不容易受到外界的碰撞而脱落或是损坏,可使该剥线钳较耐用。并且,当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相靠近摆动时,该二切断刀片相靠近以供切断物件,以供将整个线材切断,因此无须再使用其他工具进行切断线材的作业。另外,当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相靠近摆动时,该凸块插设于该凹口,可使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于沿该枢部的轴向相摆动时不会发生偏摆。附图说明图1至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至9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握柄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一握柄的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第一握柄与第二握柄并拢的剖视图。附图标号:1:本体;2:第一钳体;3:第二钳体;4:第一握柄;5:第二握柄;6:弹性件;7:剥线刀片组;8:压抵件;9:连杆件;11:枢部;12:长度调整件;13:穿设口;14:切断刀片;15:凸块;16:凹口;17:扭力弹簧;18:圆柱体;121:穿设件;122:挡件;123:卡凸;21:第一钳口部;22:第一空间;23:第一隔板;31:第二钳口部;32:第二空间;33:第二隔板;41:第一耳部;51:第二耳部;61:勾部;71:第一刀片;72:第二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通过较佳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但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请参考图1至9,其显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剥线钳包括一本体1、一弹性件6、一剥线刀片组7、一压抵件8及二连杆件9。该本体1包括相枢接于同一枢部11的一第一钳体2、一第二钳体3、一第一握柄4及一第二握柄5,该第一钳体2与该第二钳体3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钳口部21与一第二钳口部31,该第一钳体2与该第二钳体3远离该第一钳口部21与该第二钳口部31分别设有一第一空间22与一第二空间32。该弹性件6容设于该第一空间22与该第二空间32内,一端设于该第一握柄4,另一端设于该第二握柄5,以使该第一握柄4与该第二握柄5具有朝相远离摆动的趋势,以达到复位功能。通过该弹性件6容置于该第一空间22与该第二空间32内,可使该弹性件6不容易受到外界的碰撞而脱落或是损坏,可使该剥线钳较耐用。该剥线刀片组7设于该第一钳口部21,包括相对应的一第一刀片71与一第二刀片72,该第一刀片71可相对该第一钳体2滑动。该压抵件8滑设于该第二钳口部31。其中一该连杆件9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第一刀片71与该第一握柄4之间,另一该连杆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压抵件8与该第二握柄5之间,当该第一握柄4与该第二握柄5相摆动时即可带动该二连杆件9移动,该二连杆件9即可带动该第一刀片71及该压抵件8滑动。该弹性件6为拉伸弹簧,该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勾部61,该二勾部61分别勾设于该第一握柄4与该第二握柄5,当该第一握柄4与该第二握柄5相靠近摆动时,该弹性件6受力拉长,而具有回复的弹力。进一步的说,该第一握柄4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耳部41,该第二握柄5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耳部51,该第一耳部41与该第二耳部51相面对的凸设,该第一耳部41与该第二耳部51枢设于该枢部11,该弹性件6两端分别组接于该第一握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本体,包括相枢接于同一枢部的一第一钳体、一第二钳体、一第一握柄及一第二握柄,该第一钳体与该第二钳体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钳口部与一第二钳口部,该第一钳体与该第二钳体远离该第一钳口部与该第二钳口部分别设有一第一空间与一第二空间;/n一弹性件,容设于该第一空间与该第二空间内,一端设于该第一握柄,另一端设于该第二握柄,以使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具有朝相远离摆动的趋势;/n一剥线刀片组,设于该第一钳口部,包括相对应的一第一刀片与一第二刀片,该第一刀片可相对该第一钳体滑动;/n一压抵件,滑设于该第二钳口部;/n二连杆件,其中一该连杆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第一刀片与该第一握柄之间,另一该连杆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压抵件与该第二握柄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09 TW 1072136941.一种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包括相枢接于同一枢部的一第一钳体、一第二钳体、一第一握柄及一第二握柄,该第一钳体与该第二钳体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一第一钳口部与一第二钳口部,该第一钳体与该第二钳体远离该第一钳口部与该第二钳口部分别设有一第一空间与一第二空间;
一弹性件,容设于该第一空间与该第二空间内,一端设于该第一握柄,另一端设于该第二握柄,以使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具有朝相远离摆动的趋势;
一剥线刀片组,设于该第一钳口部,包括相对应的一第一刀片与一第二刀片,该第一刀片可相对该第一钳体滑动;
一压抵件,滑设于该第二钳口部;
二连杆件,其中一该连杆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第一刀片与该第一握柄之间,另一该连杆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压抵件与该第二握柄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拉伸弹簧,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勾部,二勾部分别勾设于所述第一握柄与所述第二握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柄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耳部,所述第二握柄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耳部,所述第一耳部与所述第二耳部相面对的凸设,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二耳部枢设于所述枢部,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组接于该第一握柄与该第二握柄凸设有该第一耳部与该第二耳部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设有二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钳体设有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銓
申请(专利权)人:张进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