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720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夹具,包括基座、连接基座的夹持组件、及连接夹持组件的固定座;基座上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上设置有压槽与支撑槽;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压槽与安装槽对应设置;固定座上设置有顶块,顶块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槽;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支撑块及顶块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固定槽与支撑槽对应设置。上述固定夹具,通过设置夹持空间实现对线束三层固定,该三层线束的排布方式为底层两根电线,中间层一根,顶层两根电线的排布方式,使线束外侧轮廓大致呈圆形状设置,结构紧凑减小线束占用的空间,且线束的折弯方向不受限制。

Fixed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夹具
本技术涉及电线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周围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电器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电线进行电的传输,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多根电线组成一根线束,需要将多根电线用一个接线头连接,或者对线束与线束之间进行连接,都需要用到固定夹具将各电线先需先固定,在进行后续的加工。现有技术中,对五根电线的固定夹具通常是将五根电线排布成一层状并列状、或者排布成两层,即一层两根另一层三根的排布方式,这两种方式固定夹具的排布都是将线束排布成扁平状结构,占用空间大、且使线束的折弯方向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线束占用空间大折弯方向受到限制的问题,提供一种固定夹具。一种固定夹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夹持组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槽与支撑槽;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压槽分别与所述支撑块两侧的安装槽对应设置;及固定座,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支撑块及顶块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固定槽与所述支撑槽对应设置。上述固定夹具,通过设置基座、夹持组件及固定座,实现对线束进行三层固定,通过设置夹持空间保证三层线束的排布方式为,底层两根电线,中间层一根,顶层两根电线的排布方式,使线束外侧轮廓大致呈圆形状设置,结构紧凑减小了线束占用的空间,且线束的折弯方向不受限制;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对电线进行夹持固定,方便线束的拆装,进而提高加工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支撑块及顶块靠近所述夹持空间的一端均呈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夹持空间大致呈圆柱状结构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与压槽对应呈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槽与固定槽对应呈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安装槽、压槽、支撑槽及固定槽环绕所述夹持空间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对应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对应嵌设在所述卡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块的设置数量为两个;各所述卡块呈长条状沿所述安装槽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卡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安装槽背向所述支撑块的一侧;所述卡槽的设置位置与所述卡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设置有插块,所述固定座上对应设置有插槽;所述插块对应嵌设在所述插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槽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固定槽背向所述顶块的一侧,所述插块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插槽相对应,所述卡槽与插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与固定座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夹持组件对应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对应插设在所述定位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块上设置有凹痕,所述凹痕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两侧;所述基座与固定座在对应所述凹痕位置设置有扣合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痕的设置数量为四个,所述凹痕呈并列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两侧,所述固定座与基座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扣合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固定夹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固定夹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固定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100-固定夹具;10-基座、11-支撑块、12-安装槽、15-卡块;20-夹持组件、30-第一夹持块、40-第二夹持块、41-压槽、42-支撑槽、45-卡槽、46-插块;50-固定座、51-顶块、52-固定槽、55-插槽;60-凹痕、65-扣合槽;70-定位块、75-定位孔;90-夹持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固定夹具100,包括基座10、连接基座10的夹持组件20、及连接夹持组件20的固定座50;该固定夹具100用于对多根电线(图未示)进行夹持固定,进而保证后续对多根电线的加工工序,使多根电线组成一根线束。该基座10呈长条状沿水平方向设置,该基座10设置在固定夹具100的底部,基座10对应与外界设备连接固定;该基座10上设置有支撑块11,该支撑块1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12。该支撑块11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块11自基座10顶部向上延伸设置;该安装槽12呈圆弧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安装槽12自基座10的一侧向另一侧延伸设置,安装槽12连通基座10的两侧,该安装槽12的设置方向与支撑块11相同,该安装槽12用于安装电线。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块11的顶端呈圆弧状结构设置,用于提高对电线固定的稳定性。该基座10上设置有卡块15;该卡块15呈长条状沿水平方向设置,该卡块15自基座10顶部向上凸起,该卡块15的设置方向与安装槽12的设置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块15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卡块15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安装槽12背向支撑块11的一侧。更进一步地,该基座10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16;该连接口16呈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连接口16自基座10的底部向上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该凹槽用于将基座10与外界设备连接固定。该夹持组件20与基座10顶部连接,夹持组件20对应盖设在基座10上;该夹持组件20包括第一夹持块30与第二夹持块40。该第一夹持块30呈长条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夹持块30的底部与基座10相抵接,该第二夹持块40呈长条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夹持块40与第一夹持块30的设置方向相同,第一夹持块30与第二夹持块40相对设置在支撑块11的两侧,第一夹持块30与第二夹持块40用于夹持固定电线。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夹持块30靠近第二夹持块40的一端呈圆弧状结构设置,该第二夹持块40靠近第一夹持块30的一端呈圆弧状结构设置,用于提高对电线夹持固定的稳定性。该第一夹持块30与第二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n夹持组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槽与支撑槽;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压槽分别与所述支撑块两侧的安装槽对应设置;及/n固定座,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支撑块及顶块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固定槽与所述支撑槽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
夹持组件,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块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槽与支撑槽;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压槽分别与所述支撑块两侧的安装槽对应设置;及
固定座,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支撑块及顶块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固定槽与所述支撑槽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支撑块及顶块靠近所述夹持空间的一端均呈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夹持空间大致呈圆柱状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与压槽对应呈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槽与固定槽对应呈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安装槽、压槽、支撑槽及固定槽环绕所述夹持空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对应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对应嵌设在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壮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日新传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