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和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044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以及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多个电芯模块,多个所述电芯模块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电芯模块沿第一方向排列;以及第一压力检测器和第二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中的每一者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电芯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与第二压力检测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设在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第一个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设在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最后一个的第二侧面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具有安全性能好等优点。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with the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和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电池模组,还涉及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最近电动车辆无操作放置起火的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电动车辆的安全性能的担忧。在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池的容量衰减程度来判断电池的健康状态。但是,电池的容量衰减程度并不反映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电池模组以及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造成电动车辆因电池而冒烟起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因电芯产气过多而导致电芯的内压过大,进而冲破软包电池的封印或者方形电池的防爆阀,导致电芯漏液并暴露在空气中;(2)电芯在快充电过程中负极析锂,锂枝晶刺破隔膜导致电池短路并热失控。其中,如果负极不析锂,电芯的膨胀力缓慢增大,但如果负极析锂,电芯的膨胀力将突变增大。因此,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地研究后发现,电芯的膨胀力是判断电芯的安全性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多个电芯模块,多个所述电芯模块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电芯模块沿第一方向排列;以及第一压力检测器和第二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中的每一者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电芯模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与第二压力检测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设在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第一个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设在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最后一个的第二侧面上。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具有安全性能好的优点。优选地,每个所述电芯模块的电芯为软包电芯。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中的每一者为片状。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的主表面的面积与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所述第一个的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之比为0.01-0.3,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的主表面的面积与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所述最后一个的所述第二侧面的面积之比为0.01-0.3。优选地,每个所述电芯模块包括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模块的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有石墨片和第一泡棉层,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与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所述第一个的所述第一侧面之间设有第二泡棉层,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与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所述最后一个的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设有第三泡棉层。优选地,所述第一泡棉层的厚度与所述电芯的厚度之比为0.01-0.2,所述第二泡棉层的厚度与所述电芯的厚度之比为0.01-0.2,所述第三泡棉层的厚度与所述电芯的厚度之比为0.01-0.2,所述第一泡棉层、所述第二泡棉层和所述第三泡棉层中的每一者的收缩比为50%-99%。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三压力检测器,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所述第一个的第二侧面上设有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器,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所述最后一个的第一侧面上设有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器,其余的所述电芯模块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每一者上设有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器。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电芯模块之间设有刚性的隔板,所述隔板位于相应的两个所述第三压力检测器之间。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模组。根据本技术的电池系统具有安全性能好的优点。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系统。根据本技术的电动车辆具有安全性能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包括外壳10、多个电芯模块20、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第二压力检测器(图中未示出)。外壳10具有容纳腔,多个电芯模块20设在该容纳腔内,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该第二压力检测器中的每一者设在该容纳腔内。多个电芯模块20沿第一方向排列。多个电芯模块20在该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压力检测器30与该第二压力检测器之间。其中,第一压力检测器30设在多个电芯模块20中的第一个的第一侧面上,第二压力检测器设在多个电芯模块20中的最后一个的第二侧面上。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该第二压力检测器可以检测电芯模块20的电芯的膨胀力。其中,可以选取第一压力检测器30的检测值和该第二压力检测器的检测值中较大的一个作为电芯模块20的电芯的膨胀力P。当(膨胀力P-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做处理;当(膨胀力P-该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大于该第二预设值且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时,电池管理系统(BMS)发出预警信号;当(膨胀力P-该第一预设值)/该第一预设值大于该第三预设值时,则说明该电芯产气过多和/或负极析出的锂枝晶刺破隔膜,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电池模组1停止工作。该第一预设值为处于正常状态的电芯的膨胀力,例如,该第二预设值可以是10%,该第三预设值可以是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通过设置位于多个电芯模块20的两侧的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该第二压力检测器,从而可以检测电芯模块20的电芯的膨胀力。进而,可以根据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该第二压力检测器的压力检测值,判断出电芯模块20的电芯是否失效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具有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1可以包括外壳10、电芯模块20、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该第二压力检测器。外壳10可以是已知的且与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点无关,因此不再详细地描述。多个电芯模块20沿第一方向排列。例如,该第一方向可以是左右方向。每个电芯模块20可以包括多个电芯,每个电芯模块20的电芯可以是软包电芯。如图2所示,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该第二压力检测器中的每一者为片状。由此不仅可以使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该第二压力检测器更加方便地、更加容易地设置在电芯模块20(电芯)上,而且可以减小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该第二压力检测器占用的空间,以便可以提高电芯模块20的使用空间。多个电芯模块20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压力检测器30与该第二压力检测器之间。其中,第一压力检测器30设在多个电芯模块20中的位于最左侧的一个(第一个)的左侧面上,该第二压力检测器设在多个电芯模块20中的位于最右侧的一个(最后一个)的右侧面上。具体而言,第一压力检测器30设在最左侧的电芯模块20的位于最左侧的电芯的左侧面上,该第二压力检测器设在最右侧的电芯模块20的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1),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10),所述外壳(10)具有容纳腔;/n多个电芯模块(20),多个所述电芯模块(20)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电芯模块(20)沿第一方向排列;以及/n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第二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中的每一者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电芯模块(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30)与第二压力检测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30)设在多个所述电芯模块(20)中的第一个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设在多个所述电芯模块(20)中的最后一个的第二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1),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具有容纳腔;
多个电芯模块(20),多个所述电芯模块(20)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电芯模块(20)沿第一方向排列;以及
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第二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中的每一者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电芯模块(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30)与第二压力检测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30)设在多个所述电芯模块(20)中的第一个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设在多个所述电芯模块(20)中的最后一个的第二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芯模块(20)的电芯为软包电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30)和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中的每一者为片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的主表面的面积与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所述第一个的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之比为0.01-0.3,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的主表面的面积与多个所述电芯模块中的所述最后一个的所述第二侧面的面积之比为0.0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芯模块(20)包括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模块(20)的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有石墨片(60)和第一泡棉层(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石龙熊得军廖其东廖章金熊伟J·W·江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