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和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044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和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上端板、下端板、第一至第四侧板,外壳具有容纳腔,第一和第二侧板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置,第三和第四侧板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多个电芯模块,多个电芯模块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容纳腔内,每个电芯模块包括多个电芯;和至少一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部与上端板相连且下端部与下端板相连,支撑板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电芯模块之间,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支撑板中的每一者包括板体和设在板体上的加热器且邻近电芯模块。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具有结构简单、材料用量少、重量轻、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和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电池模组,还涉及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温度高低对于电池的性能(包括电池的容量、功率、充放电效率、安全性和寿命等)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的充放电功率性能受限,需要对电池进行加热,才能维持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电池模组和具有该电池模组的电池系统和电动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能够装配在一起的上端板、下端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多个电芯模块,多个所述电芯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每个所述电芯模块包括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包括本体和设在所述本体上的极耳;和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端板相连,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部与所述下端板相连,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模块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支撑板中的每一者包括板体和设在所述板体上的加热器,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支撑板中的每一者邻近所述电芯模块。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组具有结构简单、材料用量少、重量轻、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的优点。优选地,所述电芯为软包电芯,相邻两个所述电芯模块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板。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支撑板中的每一者与所述本体的封装膜的折边接触。优选地,所述板体具有安装腔,所述加热器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安装腔内。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压合在所述安装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与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中的每一者相连,所述第二侧板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与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中的每一者相连,所述支撑板通过紧固件或者焊接与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中的每一者相连。优选地,所述下端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一体成型,所述第四侧板通过紧固件或卡扣与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每一者相连。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进一步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安装板设在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中的每一者倾斜地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面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连。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模组。根据本技术的电池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材料用量少、重量轻、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的优点。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系统。根据本技术的电动车辆具有充电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模块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感温防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感温防火装置的爆炸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感温防火装置的第一非隔热防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感温防火装置的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爆炸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如图7-图1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包括外壳2、多个电芯模块1和至少一个支撑板3。外壳2包括能够装配在一起的上端板21、下端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第三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外壳2具有容纳腔27。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置,第三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多个电芯模块1沿该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容纳腔27内,每个电芯模块1包括多个电芯10,每个电芯10包括本体110和设在本体110上的极耳120。支撑板3的上端部与上端板21相连,支撑板3的下端部与下端板22相连,支撑板3在该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电芯模块1之间。其中,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包括板体31和设在板体31上的加热器3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邻近电芯模块1,以便对电芯模块1(电芯10)的侧面进行加热。由于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是外壳2的一部分,因此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24不仅能够对电芯模块1(电芯10)的侧面进行加热,而且能够为电池模组100提供结构强度。由于支撑板3的上端部与上端板21相连,支撑板3的下端部与下端板22相连,因此支撑板3不仅能够对电芯模块1(电芯10)的侧面进行加热,而且能够为电池模组100提供结构强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通过设置具有加热器32的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从而可以将加热部件集成到支撑部件上。由此可以简化电池模组100的结构、减少电池模组100的材料用量、减轻电池模组100的重量,有利于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而且,通过利用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和支撑板3加热多个电芯10的侧面,从而可以使多个电芯10的热传导速率基本一致,避免电芯10温差大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通过将支撑板3设在相邻两个电芯模块1之间,从而可以从电芯模块1(电芯10)的两侧同时对其进行加热,由此可以提高加热效率,以便缩短寒冷天气下的充电等待时间、增加充电效率。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具有结构简单、材料用量少、重量轻、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等优点。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模块1。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模块1包括多个电芯10和至少一个感温防火装置20。每个电芯10包括本体110和设在本体110上的极耳120。感温防火装置20位于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2),所述外壳(2)包括能够装配在一起的上端板(21)、下端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第三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所述外壳(2)具有容纳腔(27),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3)和所述第二侧板(24)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三侧板(25)和所述第四侧板(26)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n多个电芯模块(1),多个所述电芯模块(1)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容纳腔(27)内,每个所述电芯模块(1)包括多个电芯(10),每个所述电芯(10)包括本体(110)和设在所述本体(110)上的极耳(120);和/n至少一个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端板(21)相连,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部与所述下端板(22)相连,所述支撑板(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模块(1)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3)、所述第二侧板(24)和所述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包括板体(31)和设在所述板体(31)上的加热器(32),所述第一侧板(23)、所述第二侧板(24)和所述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邻近所述电芯模块(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2),所述外壳(2)包括能够装配在一起的上端板(21)、下端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第三侧板(25)和第四侧板(26),所述外壳(2)具有容纳腔(27),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3)和所述第二侧板(24)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三侧板(25)和所述第四侧板(26)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多个电芯模块(1),多个所述电芯模块(1)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容纳腔(27)内,每个所述电芯模块(1)包括多个电芯(10),每个所述电芯(10)包括本体(110)和设在所述本体(110)上的极耳(120);和
至少一个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端板(21)相连,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部与所述下端板(22)相连,所述支撑板(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模块(1)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3)、所述第二侧板(24)和所述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包括板体(31)和设在所述板体(31)上的加热器(32),所述第一侧板(23)、所述第二侧板(24)和所述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邻近所述电芯模块(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软包电芯,相邻两个所述电芯模块(1)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支撑板(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3)、所述第二侧板(24)和所述支撑板(3)中的每一者与所述本体(110)的封装膜的折边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31)具有安装腔(33),所述加热器(32)的至少一部分设在所述安装腔(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波刘丽荣林桐华JW江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