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256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包括沥青路面本体、过滤网板和卡接件,沥青路面本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排水槽,排水槽内部设有多个排水隔层,排水槽内部等距离设有多个卡接壳,此拜耳法赤泥路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通过设有的多个排水隔层,从而形成排水孔的作用,同时在排水隔层顶端设有的过滤网板,同时过滤网板与排水槽内部的卡接壳通过卡接件进行卡接,从而实现对过滤网板进行快速拆卸更换的作用,同时,通过在卡接壳上设有的可拆卸防护装置,从而起到对卡接件的防护作用,同时保证过滤网板稳定防止在排水隔层的顶端,进而提高了水排放效率,同时防止了路面积水的产生。

A rainwater collection structure for asphalt pavement of Bayer red mud Subgr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具体为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
技术介绍
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主要的负面影响是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渣,工业废渣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因此工业废渣的安全管理和处治成为突出问题。在各种类型有害工业废渣中,赤泥是比较突出的一种。拜耳法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拜耳法赤泥约7000万吨,我国每年产生的赤泥为3000万吨以上。目前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积的堆场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我国目前正在大规模进行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筑路材料。但是,随着近年来各地越来越重视河道及环境治理,大面积禁止采挖土场、砾石和山区石料,很多地区土、砂、石等筑路材料极为短缺,筑路成本大幅增加。将赤泥作为道路各结构层的主要材料,在解决部分地区筑路材料短缺问题的同时,对赤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也将是重大突破。根据专利号201820780182.2,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包括沥青路面本体(1)、过滤网板(5)和卡接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路面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内部设有多个排水隔层(3),所述排水槽(2)内部等距离设有多个卡接壳(4),所述过滤网板(5)设有多个,且多个过滤网板(5)底部的两侧均通过两个卡接件(6)分别与两个卡接壳(4)卡接,所述过滤网板(5)滑动连接在排水隔层(3)顶端,所述卡接壳(4)内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复位件(7),且复位件(7)输出端与卡接件(6)输出端接触,所述卡接壳(4)内部设有可拆卸防护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包括沥青路面本体(1)、过滤网板(5)和卡接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路面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排水槽(2),所述排水槽(2)内部设有多个排水隔层(3),所述排水槽(2)内部等距离设有多个卡接壳(4),所述过滤网板(5)设有多个,且多个过滤网板(5)底部的两侧均通过两个卡接件(6)分别与两个卡接壳(4)卡接,所述过滤网板(5)滑动连接在排水隔层(3)顶端,所述卡接壳(4)内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复位件(7),且复位件(7)输出端与卡接件(6)输出端接触,所述卡接壳(4)内部设有可拆卸防护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6)包括支撑壳(9)、缓冲弹簧(10)、挡板(11)和卡接杆(12),所述支撑壳(9)固定连接在过滤网板(5)底端,所述缓冲弹簧(10)设有两个,且两个缓冲弹簧(10)的一端均通过挡板(11)与卡接杆(12)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1)滑动连接在支撑壳(9)内部,所述卡接杆(12)远离挡板(11)的一端分别穿过支撑壳(9)和卡接壳(4)与复位件(7)输出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拜耳法赤泥路基沥青路面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7)包括复位杆(13)、限位弹簧(14)和支撑杆(15),所述复位杆(13)的一端与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春燕潘伟何乔谢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广铝氧化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