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锭纺纱加捻绕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0246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3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锭纺纱加捻绕线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罗拉架,所述罗拉架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前罗拉,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后罗拉。该环锭纺纱加捻绕线机构,通过前罗拉和后罗拉对纱线进行牵拉使得纱线均匀分布以进行加捻过程,纺纱锤带动纱线穿过导向环绕着自身的轴心旋转,从而对纱线进行加捻,在加捻过程中导向环对纱线进行拉伸使其能够均匀,双重拉伸保证了纱线加捻的质量,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双加捻装置的设置增加了一倍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A twisting and winding mechanism for ring spi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锭纺纱加捻绕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为一种环锭纺纱加捻绕线机构。
技术介绍
在纺织过程中需要一个步骤对丝线进行加捻,纺丝的一端被握持住,另一端回转,即可形成纱线,这一过程称为加捻,加捻让丝线压紧,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同时通过加捻对其进行压缩,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最传统的纺纱机大都是由人工进行加捻,随着社会发展,加捻已经成功由机器进行替代工作。加捻装置利用回转运动,把牵伸后的细条子,像洗脸时绞毛巾一样加以扭转,以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起来。目前市面上的加捻装置大多结构比较复杂,加捻速度比较慢,大大影响了加捻的效率,增加了加捻的生产成本,对此我们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锭纺纱加捻绕线机构,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加捻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加捻速度比较慢,影响了加捻的效率,增加了加捻的生产成本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锭纺纱加捻绕线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后侧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锭纺纱加捻绕线机构,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罗拉架(2),所述罗拉架(2)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3)和第二旋转轴(4),所述第一旋转轴(3)的外表面套接有前罗拉(5),所述第二旋转轴(4)的外表面套接有后罗拉(6),所述第一旋转轴(3)左端的外表面套接有从动齿轮(7),所述第二旋转轴(4)左端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齿轮(8),所述罗拉架(2)左侧面的后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架(9),所述驱动电机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穿过罗拉架(2)的左侧面并与第二旋转轴(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锭纺纱加捻绕线机构,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罗拉架(2),所述罗拉架(2)内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3)和第二旋转轴(4),所述第一旋转轴(3)的外表面套接有前罗拉(5),所述第二旋转轴(4)的外表面套接有后罗拉(6),所述第一旋转轴(3)左端的外表面套接有从动齿轮(7),所述第二旋转轴(4)左端的外表面套接有主动齿轮(8),所述罗拉架(2)左侧面的后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架(9),所述驱动电机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穿过罗拉架(2)的左侧面并与第二旋转轴(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前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表面的后侧设置有加捻装置(12),所述支撑板(1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3),所述第一皮带轮(13)的外表面包裹有传动皮带(14),所述传动皮带(14)包裹在加捻装置(12)底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皮带轮(13)的内部插接有传动轴(15),所述传动轴(15)的底端穿过支撑板(11)的上表面,所述传动轴(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所述支撑板(11)系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17),所述传动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8),所述第一锥齿轮(16)和第二锥齿轮(18)啮合;
所述加捻装置(12)包括转动轴(1201),所述转动轴(1201)的底部与支撑板(1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徐中桂缪殿坤沈茂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祥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